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揭晓 《前沿》2011,(16)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和灵魂,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生死存亡。文化软实力在维护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以文化软实力为立足点,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来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文化巨匠。在他伟大的一生中,科学地论述了文化软实力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为科学指导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既重视狭义意义上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精心指导文化事业建设;又重视广义意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从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率先垂范为建设先进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等方面,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在指导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这些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竞争力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包括制度文化软实力和观念文化软实力两个部分,优越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制度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文化软实力特征: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也面临一些困境。只有走出困境,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政治制度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一、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加剧,作为综合国力重要内容的软实力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软实力”概念是由约瑟夫·奈(Joseph S.Nye,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首先提出的。约瑟夫·奈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hardpower)和软实力(softpower,也翻译为软国力、软权力、软力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建设"文化中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中国"的独特魅力、广泛指涉和博大包容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建设"文化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提高建设"文化中国"的文化自觉,大力继承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是做好这项重要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清醒认识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树立"自信、开放、多样、创新、务实"的文化安全观,大力推进以意识形态安全、核心价值观建设、现代传播能力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安全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正良 《政策》2008,(9):60-60
陈正良在2008年第2期《浙江社会科学》撰文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丰富资源和良好基础,同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问题。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强国使命所在。(一)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荟萃世界多元文化精华,凝结民族文化精神,建设生机勃发的当代中国新文化,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曹慧滢 《传承》2014,(9):140-14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对文化的要求程度也越来越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国际竞争力的日益增强,都使软实力这一研究热点在中国得到更多关注。我国丰富璀璨的文化资源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迫在眉睫,文化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探索文化建设途径的基础之上,寻求更利于文化创新的机制,以期推动我国文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与夯实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中,宗教文化不容回避.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宗教文化参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宗教及其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宗教文化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有三:一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深度互动与相互适应;二是深入发掘宗教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并内化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营造宗教文化与时俱进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提出。我国关于软实力的研究很早就开始,目前关于软实力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自从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软实力"这一提法在理论界和各种媒体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文化软实力概念界定问题依然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李冬平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8):38-41,49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看待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问题。文化自觉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前提,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文化自强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只有实现文化"三自",才能在根本上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硬实力兴起的过程,更是文化软实力兴旺的过程。当前,经济与文化的亲密互动,文化需求的海量增长,科技时代无比宽广的文化舞台,国际金融危机中蕴藏的文化生机和转机,预示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成长的周期。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已经处于井喷式复兴的前夜。准确把握形势新变化,认清文化发展新方位,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对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代复兴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软实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本文主要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现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措施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以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此.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守党性、协调互补、科学选择、主动性、开放性、与时俱进、科学宣传、循序渐进等重要原则:处理好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与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学习与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等若干紧要的关系,并将它们贯穿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具体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工作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16.
刘舸 《求索》2010,(5):183-185
"soft power"概念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其基本概念、内涵存在着较大争议。本文从概念辨证入手提出一条化解当前学界有关软实力概念、内涵论争的路径。我们在定义"soft power"概念时,我们既要考虑约瑟夫.奈的"soft power"论的原意,也要考虑它被引进我国后在中文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从而在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它的发展。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的核心是要动用各种传播手段实现既有的软实力,使之权力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相比国内积极关注质量提升的硬实力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提升中国的文化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伴随文化强国理念的广泛认同,"文化软实力"议题从学界焦点开始深入影响到各国国家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正面临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命之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动力。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提振中国特色文化凝聚力;培育文化自信心态,彰显中国特色文化生命力;激励文化自主创新,弘扬中国特色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才能内化和硬化,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国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面临三大战争:军事战争,经济战争,意识形态战争。三大战争中,意识形态战争因其越来越依赖于独特的理论软实力而备受各国重视。中国道路和中国所坚持的理论指导及价值文化紧密相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坚持中国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建构中国特色理论以及推进理论大众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论述就意味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二者衔接性的角度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