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完成实现“两个提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从锡盟实际出发,应围绕实行“两个转变”,从加速集约化、工业化、产业化、多元化和一体化进程方面下气力、下功夫。实现“两个提高”,必须加速集约化进程。在锡盟主要是加快草原畜牧业的集约化进程。一是以人工半人工草地建设为中心,加强对草地的集约经营。二是以冷季舍饲和家畜改良为中心,加强对畜群的集约经营、三是积极引导牧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讲求投入产出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四是积极探索新型的牧区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以建立产业化的…  相似文献   

2.
在锡盟草原,以畜牧业再上新台阶,牧民率先达“小康”的物质文明建设和以“提高牧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像两朵艳丽的红花已深深地植根在这片浑厚的土地上。一东乌珠穆沁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基础经济的畜牧业大旗,当年,随着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由于忽视了文化建设,一时间苏木电影放映队散了,旗里的乌兰牧骑一年之中也很少能深入到基层,逐渐富裕起来的牧民面临着精神生活贫乏的境况。怎么办?东乌珠穆沁旗于1981年首先在3个苏木试着办起了文化站。虽说那时的文化站条件简陋只有几本图书、几张报纸…  相似文献   

3.
从“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到畜牧业产业化,是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的又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锡盟在实行了“草畜双承包”以后,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探索产业化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历了一次次的思想飞跃和观念的裂变。锡盟是个草原畜牧业“王国”,全盟天然295亿亩,草地原生植被保存完整,类型多样,饲用植物、优质牧草资源丰富;牲畜饲养量稳定在1600—1800多万头只,肉、毛、皮、乳等畜产品产量在内蒙古独占鳌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锡盟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  相似文献   

4.
牧民市场意识明显增强白音巴特尔改革开放给牧区带来了生机,畜牧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牧民的市场意识也日益增强了。我们在锡盟调研期间,无论碰到基层干部还是牧民,他们都很关心市场,热情地打听和探讨市场经济方面的情况,盘问各种...  相似文献   

5.
在锡盟,有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叫“从畜牧业大盟向畜牧业强盟跨越”。怎样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锡盟盟委、行署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通过大规模的草原建设,大幅度提高产草量,在发展畜牧业中实现草畜平衡的良性循环,实现增草增畜,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大力...  相似文献   

6.
新疆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后,从生态效益来看,改善了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增加了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了牧区经济稳定增长和畜牧业发展、转变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效益来看,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在实际中也存在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标准低、草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7.
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苏木,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地区,跨入九十年代以来,他们紧紧围绕区党委提出的三项奋斗目标,从更新观念、提高牧民整体素质入手,以“牧民率先达小康”为目标,以“畜牧业生产模式化技术”为龙头,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了全苏木各项事业的发展。 冲破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桎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思想与畜牧业经济的同步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苏木率先实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结束了草原畜牧业“大锅饭”的局面,调动起了…  相似文献   

8.
树立经营草原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我们在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中深切地体会到,必须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树立经营草原的新观念。近几年,我旗干部群众在这方面也做了艰苦不懈的探索。牧民舍登就是其中的一名典型代表。几年来,他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以经营草原的理念,建成了集生态保护、草原建设、引种入牧、科学养殖、草原旅游为一体的家庭生态牧场,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发展“双赢”的目标,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新路子——“舍登模式”,成为全旗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一面旗帜,发挥了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为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锡盟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全面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结合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以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经营方式为重点,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历史性变革。一是坚持局部禁牧、全面休牧、普遍轮牧,辅之以封、飞、造等措…  相似文献   

10.
八月草原花正鲜。在锡盟苏尼特右旗蒙古族中学的会议室里,一个别开生面的捐助仪式正在进行。内蒙古党委组织部、锡盟委组织部和苏尼特右旗委组织部的领导和有关同志把带着三级组织部门叔叔阿姨们深情厚意的助学资金、学习用具和一件件衣物递到孩子们手中,孩子们被这真情感动了,眼眶里溢出激动的泪花。帮助苏尼特右旗蒙古族中学学生的事儿,还得从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开展“察民情、知民意”下基层调研活动说起。调研中组织部的同志们了解到,苏尼特草原由于连续三年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使大批牲畜死亡,牧民的生活陷入困境,许多孩子面临…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5)
<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草原"双权一制"、取消农牧业税后,又一项惠及广大牧民的好政策,是协调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牧业生产与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自治区农牧业厅高度重视政策落实,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从草原牧区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牧民增收、草原增绿、畜牧业增效的政策取向,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目  相似文献   

12.
圆梦大草原     
醇香的奶茶飘溢着草原的芬芳,幸福的微笑写满了鄂温克族老牧民那仁哈吉德饱经风霜的面庞。回首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这位七旬老人把万千感慨化成了一句肺腑之言:是共产党,是新中国,是改革开放,圆了我们牧民祖祖辈辈的梦想。1929年,那仁哈吉德生在鄂温克草原深处的嘎鲁吐嘎查,这片草原是他永远的家。大自然赐予这里丰美的水草,然而,在旧社会,牧民们住着低矮的蒙古包,过着贫穷的游牧生活。“勒勒车”(牛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牧民们常年吃着稷子米、黑面汤,没有大米白面,更没有蔬菜。草原上没有一家医院,牧民们生了病。只…  相似文献   

13.
锡盟东苏旗巴彦德力格尔嘎查座落在苏尼特左旗西南112公里处,草场总面积558平方公里,有牧户110户、394人,是蒙、汉、满三个民族聚居的纯畜牧业嘎查。这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草场退化沙化较严重,灾害频繁,交通不便,生产和生活条件差,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嘎查。随着牧区改革的深化和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嘎查各项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一跃成为全旗先进典型。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增加到8万多元;集体积累达30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999年为3587元。牧民富了,牧区变了,这些成绩的背后闪现着党…  相似文献   

14.
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婉蜒在锡盟的千里边境线上,它东起东乌旗,沿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东苏旗至西苏旗,全长IO95公里。在这道文化风景线上,一朵朵文化建设的奇葩争相怒放,一首首文化建设的凯歌在边疆上空回响,牧民在歌唱,千里草原在歌唱。草原涌着潮锡林郭勒草原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牧民能歌善舞。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复发达,信息闭塞等原因,他们的娱乐方式仍停留在以民间艺人演唱、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等专*团体演出为主。群众基层文化建设>分落后,文化事业发展处于滞后状态。1…  相似文献   

15.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全县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也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千里草原,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把河南导入了富民强县的伟大征程。“八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将改革发展畜牧业放在全县各项  相似文献   

16.
中央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定位在四个方面 ,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四个方面可以说切中西部的要害 ,也切中锡盟的要害。因为我们的落后主要在这四个方面 ,它们也是长期以来阻碍锡盟经济发展的四大桎梏。一、面对四大桎梏锡盟人做过什么锡盟位于内蒙古中部 ,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 ,总面积为 2 0 8万平方公里 ,辖 2市 9旗 1县 ,总人口 92万人 ,属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长期以来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是全国著名的畜牧业大盟。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盟的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17.
进入周世纪80年代,锡林郭勒草原悄然兴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以草原植被建设为主的绿色革命。绿色,在牧人的脚下延伸。从此,草原人告别了“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走上了立草为业、建设养畜、稳定发展的路子。回首眺望千里草原,缓缓流淌的锡林河水再也听不到牧人遇灾千里走场的呼步“驼铃声”。绿,是草原畜牧业的底色,草场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一方面为牲畜的生存和繁衍提供饲草来源,另一方面为人类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提供基地。与此同时,由于草原畜牧业受天然草场“一岁一枯荣”的影响,牧草生产与牲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锡盟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20多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可利用草牧场18万平方公里;全盟12个旗县市中,有9个以牧为主。畜牧业和牧区工作在全局中占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锡盟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开拓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促进了牧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的探索一是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突破口,突出抓好基层干部和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富民政策象春风吹绿了达茂草原,养畜致富已不是一两个典型的事了。风驰电掣的摩托、轻骑成为草原上时髦的“坐骑”,现代化的家电取代了古旧的陈设,暖气炉和电灯改变了牧民“牛粪取暖、煤油点灯”的传统生活。 望着满圈、满坡的马、牛、羊,看着那熟睡在地下的矿产宝藏,面对牧民生产力的严重过剩,是陶醉在小富即安的传统意识里,还是谋求更大的发展。草原在沉思,牧人的路该怎么走?这个严肃的命题终于摆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面前。理论研讨、外出考察……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论证,达成了共识:抓住沿边开放开发的好时机,在加强畜牧业生产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的广大牧区。草原畜牧业历来是牧区的主体产业。同其他地区的畜牧业生产相比,草原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以利用天然草场为主,以饲养草食牲畜为主,以放牧经营为主。解放以来,特别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的10多年来,牧区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二化,草原畜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无论是从增加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还是从繁荣牧区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角度来看,都要求草原畜牧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因此,总结40多年来我国草原畜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