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次大会经贸合作组是参加人数最多 (始终保持在 45人左右 )、讨论也极为热烈的一组。有 5位俄罗斯朋友始终参加会议 ,并作了专题发言。中外学者讨论十分热烈 ,内容涉及外贸、区域性、边界、结算、投资环境、黑龙江省和西伯利亚贸易现状、边境人口流动的调控等问题 ,对倒包贸易问题、文化交流以及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等问题也有所涉猎。会议最主要的成果在于中外学者面对面地交流 ,相互了解彼此的观点。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担任经贸合作组讨论的俄方主持人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米纳基尔 ,中方主持人是著…  相似文献   

2.
“共求发展——21世纪的中国与东南亚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8月26—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马来西亚政策研究所、新加坡信息与资料中心、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中外学者共约70人,其中外国学者34人,中方学者36人。马来西亚政府副总理易卜拉欣·安瓦尔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分四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发言和讨论。第一专题为“架起沟通东南亚与中国的桥梁:文化及人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朋友们、同志们 :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经过 3天热烈、坦诚、积极的讨论 ,今天就要闭幕了。我代表各主办、协办单位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衷心的祝贺 !这次会议的成功是中俄等国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家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的结果。我对中外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家有关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俄区域合作的精彩演说和宝贵建议表示由衷钦佩 !对为大会工作与服务的各位专家和同志致以诚挚的谢意 !他们在会前做了大量准备和联络工作 ,会议过程中又不辞辛劳地工作 ,这是本次国际会议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正…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26-27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在沪举办了“第七届中亚局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研讨会,来自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俄罗斯中亚与外高加索研究所、塔吉克斯坦战略研究中心、俄塔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中国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疆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有关研究机构的近40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中亚形势、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组织框架下的多领域合作、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环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关于中亚形势。与会学者…  相似文献   

5.
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日本鸟取大学共同举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2次国际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12~13日在长春举行.会议期间,有28位中外学者做了大会发言,就中国东北振兴、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国际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2月1 6—1 9日,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的“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召开。来自全国2 0多个省市及日、韩等周边国家的1 5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着重就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变迁与复兴等问题展开精彩热烈的研讨。由于本次会议与会者甚众,各自研究的领域和专长不一,彼此的思考路径与方法也不尽一致,因此很难以一篇短文涵盖研讨会的所有精要,只能以述评形式摘其要者以纪之,是为纪要。“东亚文化圈”的概念与地域界定学者们在会议一开始就对本次会议的主题“东亚汉…  相似文献   

7.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与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于2004年8月19~20日共同举办了"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1次国际学术会议",围绕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东北振兴",有30位中外学者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和自由发言,就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中国东北振兴、东北亚能源开发与合作、东北亚地区安全与朝鲜半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主办、拉美所国际关系室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大使论坛“巴西的大国地位与大国战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会议室举行。巴西驻中国大使路易斯·奥古斯托·德卡斯特罗·内维斯作了“巴西———发展中大国及其国际战略”的主题演讲。来自外交部、中联部、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荷兰莱顿大学,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所、日本所和拉美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等新闻单位的中外代表6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六月的哈尔滨,风和日丽,繁花似锦。在这美好的季节,中俄大项目合作对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不辞辛苦莅临会议的中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88,(Z1)
根据1987年7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的决定,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将于1990年5月在我国昆明市举行。 泰学研究国际会议是由泰国学者发起的,其目的是加强世界各国对泰国的了解,增进各国泰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和促进世界范围的泰学研究。泰学研究包括对泰国及泰语系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第二届,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都有我国学者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5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国政治事务部和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联合举办的《和平之路:预防暴力冲突的包容性路径》研究报告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行。来自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机构代表、外国驻华使节以及中外学者、记者等7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2.
2013年5月13—15日,第八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传递与发展——华侨华人与中外人文交流。研讨会由中山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周敏、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令狐萍、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教授/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厦门大学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李明欢分别为大会作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0,(3)
尊敬的干拉雅妮·瓦塔娜公主殿下, 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根据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的决定,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今天如期在昆明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云南各族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专程前来主持会议开幕式的泰王国干拉雅妮·瓦塔娜公主殿下一行,向出席本届会议的各国学者表示竭诚的欢迎。我还要向德·汶纳大使阁下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所于1990年5月11——13日成功地在昆明主办了“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名学者(其中外国学者250多名)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我所所长陈吕范研究员的论著《泰族起源问题研究》以及我所编辑的《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第1、2卷)同时印出,发至与会学者手中(论文集3、4卷系在会后印出分发的)。会后,许多外国学者陆续在外刊外报上撰文,对以上各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论。现将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弗兰克(中文名为傅吾康)所撰一组共三篇书评译出,供有关人士参考。这组文章收集在《1991年汉学图书评论:历史学与社会科学》一书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眼里的世界:中国学者的看法>>(t’As China See:the World:perceptionsof ChineseschofarS”)一书经过三年时间的酝酿、修改和编纂,终于1987年在伦敦出版了。这是中国第一本以英文版在国外出版的有关国际间题研究的书籍。该书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持,由著名国际间题学者哈里希·卡布尔主编,由英国法兰西斯·平特出版公司出版,是中外学者和出版商通力合作的产物。作者包括29名中国学者,除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部分学者外,还有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拉美研究所和西亚非洲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厦门大学南亚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他们都是长期从事国际间题研究的高级研究人员,专业各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9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召开2006年学术年会。省社科院曲伟院长出席了会议。俄罗斯研究所全体同志,科研处、犹太研究中心、文献信息中心、东北亚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单位有关同志以及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会议。年会的主题是“俄罗斯经济与文化研究”,学术报告人是该所五位3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所加大了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采取了给课题、压任务、资金倾斜、老带新的措施。本次年会采取了由青年学者做学术报告、资深学者点评的办法。会议由该所副所长牛燕平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3~4日,"中国与欧洲在非洲的发展合作前景:价值观、目标与方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德国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并得到了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的慷慨资助.来自德国发展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中外专家学者、商务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企业界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下列三方面内容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奠边府战役暨日内瓦会议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越、法三国30余名专家学者及历史见证人参加了会议。2004年,是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意义的奠边府战役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50周年。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回顾和反思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中国、越南和法国等三个国家的学者们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从2002年起,一些从事越南研究的法国学者开始着手准备举办纪念奠边府战役50周年的学术研讨活动,并向越南学者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亚非处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于2002年4月11日主办了"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教育交流研讨会",来自教育部亚非处的官员及全国各省市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虽然会议为期只有一天,但学者们仍就广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与讨论要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老挝史略     
关于老挝的历史,过去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始于1353年法昂建立的澜沧王国。近数十年来,我国学者根据中国古籍中的有关史料,认为老挝建国的时间应是公元1至2世纪。虽然老挝的历史大大推前,但由于史料的缺乏,这个国家的上古史仍然相当模糊,不少领域还是空白;这个国家的近代史料也未充分发掘,许多问题有待研究。相信今后在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老挝历史的研究成果定会更多。本文试图用有限的篇幅勾划出老挝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