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政治经济学分为广义政治经济学和狭义政治经济学。后者正是马克思所创立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创立更为广义的经济学说是未来几代研究人员的事情。难怪列宁在批驳用传统的哲学-历史公式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时坚定地强调:“……马克思说的只是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也就是他说的,他研究的只是这个形态而不是别的形态的发展规律”,“对一种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一种进步(资本主义进步)作了科学的分析”。这里自然产生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始人有什么根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着重地表现在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认为要改革开放就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就会被某些条条、框框束缚住。这个错误指导思想的理论形态,就是“庸俗生产力标准论”。这是他篡改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理论基础。曲解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地位和功用必将实现出来。因此,深圳在二次创业中应把文化建设的任务提到重要的位置。回顾历史,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曾有过两种相对立的文化观。其一是“文化决定论”,认为“意见决定历史”,思想或价值观念是社会行为的终极动因;而作为思想、价值观念集合的文化,其发生、发展只是自身运动的结果,或者仅仅是自然环境和种族特征决定的,与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无关,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归因于文化的盛衰。其二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把人以及人创造的文化看作是由经济操纵的傀儡。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4.
社会协调发展:动力与机轴的结合向文桥一、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说起现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需要和利益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体从事社会活动的动因。但我们认为,实现这种需要和利益的机轴则是交换和奉献这两种基本的社会行为方式。就前者而言,无论任何社会,利...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在目前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有六十八年(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始);二是认为有五十一年(从1934年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始);三是认为有四十九年(从1936年11月苏联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写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书中,竟同时使用了两种说法:在该书第87页中说“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变成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而在第98页又说“在苏联,一九三六年已经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年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论制度文明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状态。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五彩缤纷的极为丰富多样的图画。因此,文明的结构不仅可以从横截面来研究,也可以从纵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研究。从纵的方面看,文明与人类社会俱生。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在“人猿相揖别”的时候,人类文明就产生了。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我们可把文明划分为原始社会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从横的方面看,每个历史时代有不同性质和层次的文明。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一种意见是把文明看成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维结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大趋势.这是我们考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离开和否定这一基本观点,就有可能在复杂变幻的社会现实中迷失方向.目前,世界社会主义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为了达到推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制造了许多背离这一基本观点的错误的舆论来搅乱人们的思想.一些好心的同志也因为缺乏认真的学习而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对这一大趋势产生了惑疑.对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研究现代世界历史的大趋势,才能获得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夏逢松 《学理论》2010,(24):22-22
追求利益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因。民主不是一件东西,也不算一种制度,民主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利益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利益的实现形式,理清利益与民主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诉求机制对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若望说:“我们对中国自己这个国家怎样一个情况也是模糊的,对它的认识也是错误的,认为有了共产党领导,就可以建立社会主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幻想”。又说:“按照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阶段的分析,整个社会发展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估计还要走一百年到二百年,而我们打了十年游击战争,就在天安门宣布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了,行吗?如果行的话,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一钱不值。这就叫主观唯心主义。结果怎么啦,弄得大家无饭可吃。弄得来也会饿死人啦。”在这里,王若望给我们设下了一个圈套,即如果认为马克思说过的人类经过五种社会形态,其中包括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对的,那么我们跳过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错的;如果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的,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一钱不值。非此即彼,似乎使我们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2)
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中从来不存在普遍的非历史的方法,所谓科学的进步常常是以"诡计"和"欺骗"等手段来实现的,他不认为一个理论取代另一个理论是因为理论上本来就有的更可以解释世界现象的优势,而把它的转换归结为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从而得出"怎么都行"的错误观点。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得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理论,才更有可能被发展着的社会接受。片面地强调怎么都行,只会让更多理论成为炮灰,很多科学家的努力和汗水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1.
11月20日,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校庆五十周年,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召开科学讨论会,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问题,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纪的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十三大得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种观点认为,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王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防止和辨别“左”的和右的错误的准绳。在程论和政策超越社自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左”的错误;否认或离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去补资本主义的课,就会犯右的错误。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我们实事求是地按现阶段的客观规律办事,使我们的路线更正确更稳妥,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也不能说这一理论的提出就必然能避免再犯“左“的和右的错误,还可能出现因为承认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而要求盲目赶超的冒进现象,对此也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形成的问题,有两种带根本性的估计,仍然需要加以深入讨论。一说,在《哥达纲领批判》写作以前,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过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另一说则相反,认为他们两人从开始就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阶段。到底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马恩关于这一重要理论形成的历史真实,恩格斯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们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严重失误,究其原委,固然有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原因,但认识上的片面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一种意见似乎认为,在旧社会即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知识分子都是为地主资产阶级服务的,是附在地主资产阶级这张皮上的毛,因而总是和劳动人民相对立的。这种不加分析地把知识分子一概等同于剥削阶级的糊涂观念,正是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政策的认识上的根源。因此,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阐明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认识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理论主张,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又是对“历史必然目的”的理论澄明,持有对资本主义道德的批判精神和以人民解放、自由和发展为旨趣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揭示了道德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强调道德的实践能动作用,把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道德标志。唯物史观与道德观的内在融合启示我们,对社会进步的总体评价包含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两个基本方面,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才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社会进步不应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齐勇 《理论视野》2014,(7):39-41
空间生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背景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城市空间生产领域所产生的智慧成果.这一理论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运作模式下城市发展的过程,以及空间生产背后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动因.研究此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有些关于改革的理论文章中,出现了把改革说成是变革的提法,似乎毋容置疑.我认为改革与变革,虽然都有改变事物的基本方面,但在是否改革事物主体的本质,对某一主体事物存利除弊的方式上是有区别的.社会主义的改革不是变革,把改革说成是变革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世界近代史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自从欧洲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都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进步建立了丰功伟绩.但是,自14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了.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下令封关自守直到清朝,中国一直处于自我封闭之中.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从明朝中叶开始,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一直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搞了三十多年了,大家对于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问题已是很清楚了。通过学习十三大报告,我认识到:过去[左]的错误的不断出现以至最后导致十年浩劫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没有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存在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赵紫阳同志的报告是对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经验教训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现状的科学分析。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对革命所处的历史阶段问题作出科学分析。列宁认为,要想对社会问题作出科学分析,就必须考虑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毛泽东同志也认为,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就不能恰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不仅重视这个问题,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正视和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的结论,反对一切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抛弃任何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依据这种方法,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整整34年了.然而近几年来,中国是否应当走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有人认为:中国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应当首先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让资本主义有一个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时期,然后再搞社会主义.他们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犯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社会主义是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呢?我们还是用历史本身作出回答.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堵住了中国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我们伟大的祖国,曾经是一个历史悠久,创造了高度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家,然而她在近代落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和评价历史,只能从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入手,找出决定历史进步的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如何,是衡量人类社会前进还是倒退的根本标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确立和增强,个性解放和人格完善的程度,是衡量道德进步的标志。唯心主义历史观以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否定物质的力量和人的力量。有人从这一历史观出发,认定人类道德水准在大滑坡,人类社会反复地循环、堕落,“世风日下”,断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如何正确评价社会道德的现状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呢?对此,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社会进步是历史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