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高校贫困生较多,各种助学救济措施虽然解除了贫困生暂时的经济困难,但不少贫困生却陷入了心理困境。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分析贫困生陷入心理困境的原因,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困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亟待在理论上予以创新。个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方法之一,其理论对于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可以协调贫困生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有助于调整贫困生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亟待在理论上予以创新。个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方法之一,其理论对于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可以协调贫困生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有助于调整贫困生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研究多集中在贫困生所具有的苦闷、自卑、孤独、焦虑、忌妒等心理研究上,本文通过对某贫困生的资助过程,发现并探究了贫困生的另一种心理贫困:自私、不满足、不感恩的心理现象,并提出了教育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费用的不断上升,高校贫困生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贫困生在高校的大环境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针对在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需要用心关爱贫困生,要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扶贫更要扶志。同时,要培养他们理性受助、感恩社会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资助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提高教育公平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了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结合新形势背景,论述了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一些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7.
合同解除制度主要是通过赋予守约一方的单方解除权来保障合同目的能够尽量快速地实现,从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的高效与活力,避免合同义务由于被违约方长期拖延履行导致设定的合同目的难以实现,进而导致整个经济活动运行受到消极影响。但合同解除制度存在有明显的逻辑缺陷,基于该缺陷的单方行为给合同相对方以及相关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主要表现是部分合同主体滥用合同的解除制度,随意解除合同关系,从而导致合同相对方陷入损失困境并且由此形成一系列的程序对抗。所以,应当对合同解除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7年新资助政策体系在高校的全面实行,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然而,在贫困生经济贫困的背后,新的"心理贫困现象"又悄然而生,而山区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尤为凸出,构建山区高职院校资助与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新格局成为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国家的长久发展。针对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应该构建学校、教师、非贫困生与贫困生之间及贫困生心理内部的和谐关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入手研究,并分析了高职贫困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较为深刻地发映出保障高校贫困生平等受教育机会的有形经济资助与无形制度关怀、平等受教育权的结果正义与过程正义、整体权利与个别化权利、人的主体性等诸多两位一体问题的碰撞与协调。造成高校贫困生隐私权与高校管理权、资助人权利、商业银行权利之间困境的原因多元复杂,需要以适度公开方式、个案调解方式、合同方式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困境。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心理测试调查显示,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生,为此必须在人格主体意识、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具体方法主要有开设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心理训练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况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通过学习、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情感上的自卑、人际交往中的挫折等诸多心理问题,并提出以经济资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辅导与就业工作等方面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扩招和学费的增长,贫困生问题目前已成为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新山东大学成立一年多来,学校为全校的贫困生筹措了大量的资金,实现了"不让一名贫困生因贫退学"的承诺,解除了大批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但是,无偿发放贫困补助款,以及无偿减免学费等,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同学并不真正懂得要珍惜这些钱,所以一些同学在拿到钱后,有的花钱请客,有的用来泡网吧、上网聊天等.  相似文献   

15.
面对高校较大数量的贫困生群体,帮助他们奋斗成才和脱困,是贫困生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应针对贫困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注重健全贫困生心理教育,强化助困育人环境,将育人与助困有机结合,促进高校贫困生顺利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扩招和学费的增长,贫困生问题目前已成为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新山东大学成立一年多来,学校为全校的贫困生筹措了大量的资金,实现了“不让一名贫困生因贫退学”的承诺,解除了大批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但是,无偿发放贫困补助款,以及无偿减免学费等,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同学并不真正懂得要珍惜这些钱,所以一些同学在拿到钱后,有的花钱请客,有的用来泡网吧、上网聊天等。事实上这些同学确实很困难,由于从未经历过挣钱的艰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封闭、嫉妒、粉饰和依赖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其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建立健全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努力优化高校校园育人环境,是当前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珊红  杨庆实 《工会论坛》2010,16(5):118-119
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要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引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贫困;完善健全多元化资助体系,做好贫困生物质帮困工作;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生顺利成长;强化贫困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大学校园里出现了特殊群体一贫困生。文章从贫困生心理健康这一角度出发,从贫困生心理现状入手,探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轨和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中贫困生逐渐增多,我校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校贫困生占学生总数的7.8%。经济上的拮据,使他们在心理上要承受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压力感和挫折感,从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困扰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高校贫困生中发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较一般学生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的被动性——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