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禁毒法》的规定,各地劳教场所相继承担了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任务,并在继承劳教戒毒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一系列的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新方法。在《禁毒法》视野下如何提高戒毒实际效果,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履行《禁毒法》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职能,是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正式实施,该法取消了劳动教养戒毒,将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统一为强制隔离戒毒,这对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也是此次《禁毒法》中的一项重大立法突破。本文从强制隔离戒毒取代劳教戒毒入手,指出了劳动教养戒毒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在认识到强制隔离戒毒是对劳教戒毒的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日《禁毒法》颁布实施,规定了四种戒毒模式,其中关于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是《禁毒法》中最突出的亮点。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是《禁毒法》中明文规定的一种戒毒措施,是对吸毒成瘾的戒毒人员最有效的一种戒毒措施,同时也为强制隔离戒毒后的戒毒康复、社区康复等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成本理论的角度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良性发展的有益启示,从而较好地完成劳教场所职能扩展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禁毒法》实施以来戒毒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禁毒法》的颁布施行结束了我国没有禁毒单行法律的历史,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禁毒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以《禁毒法》为指导,大力开展各项禁毒工作,特别是禁吸戒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重构了我国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的戒毒新体系。但是,在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同时,在具体适用《禁毒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急需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从此进入到了依法全面推进禁吸戒毒新的历史阶段,对全面推动我国禁毒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禁毒法》的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劳教戒毒的结束。《禁毒法》中明确了我国今后的戒毒发展方向: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为此,我国戒毒模式将依法得以重构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强制隔离戒毒是当前我国主要的戒毒措施之一,新《禁毒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矫治的重要性。通过对河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的调查,在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一般心理特点和戒毒不同阶段特有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戒毒场所、戒毒人员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矫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析我国戒毒模式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从此进入到了依法全面推进禁吸戒毒新的历史阶段,对全面推动我国禁毒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禁毒法》的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劳教戒毒的结束。《禁毒法》中明确了我国今后的戒毒发展方向: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为此,我国戒毒模式将依法得以重构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禁毒法》第43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从中可以看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工作的内容及性质决定工作人员的素质及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强制隔离戒毒流程的依据(一)法律依据《禁毒法》第43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第31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相似文献   

10.
《禁毒法》中规定的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康复)、强制隔离戒毒和药物维持治疗构成一个新的戒毒体系。这几种戒毒模式互为补充,无论是内涵、工作内容、范围、接受对象还是执行的主体,都有一定差异。探析美沙酮维持疗法与社区戒毒模式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戒毒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