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师道精神,源远流长。“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安贫乐道精神,“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躬身自省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刻苦好学精神,“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敬业爱生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德精髓,也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从2006年起,我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立良好道德规范为目标,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组织实施了“三德工程”:家庭美德以“孝”为切入点,实施“孝德工程”,突出生活保障、精神慰藉、敬业回报的主题;职业道德以“诚”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5,(34)
一位荷兰的报业同行说:荷兰人有“欧洲的中国人”之称,因为荷兰人勤俭而又爱清洁。可见中国劳动人民的勤俭美德是为世人所深知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大大发扬了这一传统美德。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遭受经济封锁的延安遇到了极其严重的物质困难。当时的共产党人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敌人,  相似文献   

4.
田瑜  李建峰 《学理论》2011,(13):303-30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科技上的培养。过度的重视科技的同时,必然会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况,特别是人文精神中的大爱精神。大爱精神是一种超脱于普通爱的精神,是对人深远的爱,深厚的爱,是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爱,是人们对人类自身的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关爱。旨在研究大爱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希望能够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对大爱精神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奋斗的总课题孙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错误言行,表现为"封闭式""空心式""功利式""割裂式"和"伪装式"五种主要类型。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科学理性精神,就需要正确辨析、拒斥非理性、错误言行,顺应时代呼唤,坚守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敬业奉献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以惊人的速度跨入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日本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日本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与日本的企业界有意识地向职工注入“忘我工作精神”分不开的。在日本,公司的职工效忠于自己的公司,置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于不顾,为公司的发展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这种被称为“爱社(公司)精神”的“美德”,曾是每个职工都必备的,日本人的能干也因此而扬名世界。然而,最近这种“爱社精神”却在日本青年中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一批又一批当年以身相许,立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千一辈子的国有企业职工,一夜之间被命运之神抛入求职择业的茫茫大海。社会各方面对这一数额庞大的群体给予了深切关注和极大同情。在帮助他们寻找出路的同时,也思考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今后还要不要爱岗敬业,献身于一种职业的精神该不该提倡?以笔者之见,在下岗和再就业的宣传中,不能淡化爱岗敬业精神,作为一种从业美德,爱岗敬业永远不会过时。现今社会究竟有多少种职业,多少个岗位,任何人一下子很难说清,然而有一个基本事实是大家公认的:社会越是发展,越是进步,分工就越细,因…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自1996年开始,依靠民主创评形式开展“三爱四评”活动,受到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针对近年来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上出现滑坡、理想信念和敬业意识淡化,而传统的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又与形势不相适应的情况,南阳市从调查入手,及时总结出“三爱四评”这一群众性活动载体。其做法主要是,组织广大职工以民主公开投票的方式评选“一、二、三星级文明职工”、评选“优秀干部”,同时组织职工开展以“爱国家、爱企业、爱岗位”为主题的“三爱”教育,以激发职工的爱国思想和敬业爱岗意识。…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如何使这一价值观在企业中进一步弘扬起来?笔者以为,民族精神在企业集中体现为敬业素质。弘扬民族精神不能一般化强调,而是要具体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通过提高职工敬业素质,激发职工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与我们今天所普遍理解的“知识”是有偏差的,这种知识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或者是从书本上学来的间接经验,而是一种主观的理性智慧,凭借这种理性智慧获得自身独特的价值体验和价值认同。美德不能直接教,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不断向学生渗透道德影响。教师要做的是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认识美德和实践美德的环境和机会,以此来取代空洞的说教。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自悟性,迫使其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依靠自己的心灵实现对道德的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规划,确立了“以人为本,务实创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总体思路。在实践中,我们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我们抓了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形成一支懂理论、肯钻研、会管理的干部队伍。二是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有理想、当先锋、做模范的党员队伍。三是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培养一支创业、敬业、乐业的职工队伍。我们加强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制定了《职工行为规范》、《“五星级”文明家庭标准及…  相似文献   

13.
欧阳娟 《学理论》2013,(33):384-385
试图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找出与高职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建构存在耦合的地方。首先是树立理性的民主意识和包容的和谐观,提倡大众文化和正确对待多元文化;其次是认清自由的相对性和平等的差异性,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最后是坚定对敬业的执着和诚信的追求,传承中华优秀美德。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企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这就有力地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积极推进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不仅要求理顺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同时也要求处理好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企业职工与社会用户、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在调节这些关系中,有着特别重…  相似文献   

15.
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指出的。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倡导敬业创业精神。”敬业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他所关注的不是自己事业成功后能得到多少物质报酬,而是关注这一成功对社会对人民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敬业精神也就是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表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体体现了党的宗旨。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敬…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党政论坛》2010,(1):50-50
习近平同志目前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作为组工干部,如何践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认真读哪些书呢?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培育职业精神有很多路径,而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实践对驱动职业精神形成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一激发人的热情,催生敬业、奉献精神学习型组织及其实践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重要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信仰。全国劳动模范是社会树立的典型和榜样,他们之所以为劳模。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以勤业、精业、乐业、守业为核心的敬业精神。目前湖南省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经济转型的需要,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劳动模范作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能够发挥有效的带头作用,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敬业精神不仅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可以给予社会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所需要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体现的是一种诚实、服从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无可阻挡的执行力。接受了任务而完不成,不应该找任何借口。寻找借口就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20.
张勇 《党政论坛》2009,(11):51-5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作为组工干部,如何践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认真渎哪些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