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时代风采》2011,(22):22-23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10月28日主持召开市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并批准通过《昆明市地铁票价方案》。会议决定:昆明市地铁设定票价0—4公里内2元起步,跳档里程实行“递远递减”,每档里程递增2公里,票价相应递增1元,此试行价格的试行期为二年。  相似文献   

2.
廖明 《中国工运》2014,(5):12-12,14
我叫廖明,是北京地铁公司运营三分公司的一名列车司机.至今在这个岗位上工作29年,创下了安全运营90万公里无事故的记录,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2圈半,成为北京地铁安全运营里程最长的司机。  相似文献   

3.
禅君 《农村青年》2008,(3):37-40
2007年的电视荧屏,是漫山遍野的军旅题材,每一次换台都是硝烟弥漫。《士兵突击》是收视界最神奇的一次空降,让观众经历了一场措手不及的情感突击战。该剧播出后,王宝强由“傻根”变成了“兵王许三多”,征服了全国亿万观众。2007年11月,王宝强出任某品牌形象代言人,在郑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还表演了一套少林拳。接受采访时,王宝强披露了自己成名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云帆 《农村青年》2007,(6):21-24
一位目不识丁的七旬老太,偶然拿起小孙女的蜡笔信手涂鸦,居然一鸣惊人,被人们誉为中国农村的“梵高奶奶”!她在新浪开博客,又在网络上一炮走红。这位“梵高奶奶”不仅拥有了数十万忠实“粉丝”,还两次走进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2007年初,她在香港举办了个人画展,  相似文献   

5.
阿友 《农村青年》2010,(2):21-24
他是一个开朗率真的阳光大男孩,在大学毕业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屡屡成为猛料重磅新闻事件的“始作俑者”:2007年他曾三次伫立在合肥最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头,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白血病女童发起大型募捐,誓言筹集不到20万元就出家,开了“慈善行为艺术”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本刊以《谁给这位镇人大代表一个答复》为题,报道了浙江省上虞市章镇镇人大代表方信娟“花费数万元,被抓好几次”依然坚持帮农民反映问题的情况。 2007年国庆节前夕,方信娟用手机发来短信:“刘记者,我现在被黑社会找上门来,应该向哪个部门求救?” 方信娟所在村村民告诉记者:“黑社会”是村支书花钱雇来的流氓打手,剃着光头,画着文身,脸上带着一股凶气。 方信娟的女儿俞芳在城里上班,那天一大早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叫她向上虞市公安局报警。听到村里有人被电警棍击昏,她说:“换个人,吓也吓死了!我外婆劝过我妈妈多少次,让她不要再管了,可我妈妈就是不听……”  相似文献   

7.
梦幻秘乐谷     
雅兰 《时代风采》2010,(4):51-52
秘乐谷位于云南省禄劝县的撒营盘镇,距昆明约170多公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峡谷。 元旦,我们一家子先到禄劝撒营盘镇,第二天一大早驱车往离镇7公里的秘乐谷赶去。车一离镇,满田满地都是白茫茫一片,我还以为是下雪了呢,打开车窗一看:“好大的霜呀。”  相似文献   

8.
子非 《农村青年》2007,(7):55-57
一个做小生意的男子,只因对一名法院书记员的姐姐说句牢骚话,竟然丢了性命。死因长时间存在争论:一边是当地警方认定的“跳楼自杀”,一边是民间盛传的“警察杀人”。 悲剧惨绝人寰,在备受社会关注的同时,惊动了中央高层。在重要批示下,当事民警因涉嫌故意杀人被送上法庭。2007年5月,此案一审判决下达,三名被告人均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刑。  相似文献   

9.
朱丹 《农村青年》2006,(5):15-17
年轻有为的吴琴福曾经几次成为新闻人物: 一次是在当地政府积极解决“农民贷款难”过程中,他“给信用社打了一个电话,半个小时20万元贷款就落实了”。于是,他在媒体上留下了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以往向信用社贷款时手续麻烦,贷款额也有限;如今有政府帮忙,贷款只论信用不问贫富,这样的农信社才真正算是农民自己的银行。”  相似文献   

10.
李玉金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内河航运、公路运输管理和公路建养管理工作。2002年,他调任十堰市公路处主任后,内抓管理强素质,外创环境树品牌,使“十五”期成为十堰公路发展史上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其投资高达20多亿元,公路建设总里程多达3000余公里,316国道十堰东段创建成为“省级文明路。  相似文献   

11.
在江苏省如皋市,有一群从重庆、四川、贵州等地远嫁而来的“外来妹”,她们过着少则三五年、多则三十年的无“户口”生活,成为无法享受当地教育、医疗、社保等保障待遇的“黑户”。该市民警在“大走访”中发现这一群体竟达497人。两年来,民警们先后6次背起行囊,远赴10个省72个市、县,行程3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12.
红孩 《农村青年》2006,(8):10-13
焦平坤是一个农民,却有近10年时间没顾上好好种地。 因为土地纠纷,他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耗资近20万元。 他连年上访,9年当中“到县城1500多次,省城38次,北京2次;给有关领导打电话600多次,向有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投诉200多次”。不仅如此,他还说,他通过正常的民主蕖道维权,却“遭遇司法腐败”,并且被一些干部“厚颜无耻地索要”,使“积攒多年的血汗钱被榨尽”。 尽管这样,他仍然信誓旦旦要“不屈不挠地抗争到底”。  相似文献   

13.
无车也罢     
在公共汽车还不兴“前门上、后门下”的年代,我就总是一上车就往后面钻。曾有两年,从住处到公司有五六公里距离,大家上下班要统一乘交通车,我也是哪怕第一个上车也要坐最后一排。良好形象就这样树立起来了,大家都说小朱真是一个好小伙子,高风亮节!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比起小时候“吊车”来,坐最后一排于我已经是神仙般的享受了,甚至潜意识中也许还有不敢忘本之类的微言大义,也未可知。三十年前,老家山区极狭窄、凹凸不平的公路上,一天难见汽车过几次。老远看见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如醉酒般摇摇晃晃扬尘而来,我们一帮“小把戏”不管手里正做什么,都必是丢下就跑,到公路边候着。车到跟前,大家就追着跑。有的拽着车后的  相似文献   

14.
周洋 《农村青年》2007,(7):62-63
刘莹是重庆一家媒体的女记者。在一次采访中,她接触到当前都市中刚刚露出头角的“快闪一族”。“快闪”最初是一个叫比尔的美国人创始的。主要是为了宣泄过大的工作压力。2003年6月比尔策划了首次“快闪”活动。那天,他和在互联网上约好的200多人齐集纽约一家百货公司,同一时间一齐向售货员说要买同一款地毯,在大约10多分钟之后,便又突然散开。2005年后“快闪”传入中国,在一些城市中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5.
《时代风采》2011,(22):23-23
11月7日,普洱市发改委、普洱市交通运输局、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思茅区城市出租汽车运价暨运价油价联动机制的通告》,《通告》称,将于本月20日实施新的收费标准,其中规定,起步基价里程为2.5公里,白天起步价为6元,夜间起步价为10元,超过2.5公里,每公里租价1.8元。《通告》还规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2月1日,由安徽电视台主办的首届“心动2007安徽年度10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以高票当选的胡文传,是年度新闻人物中唯一的农民获奖者。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6年间,他经历人生的两次选择。在生与死、得与舍面前,我们触摸到一颗大爱之心。透过困顿与坚强,我们看到一个质朴的灵魂。他是一个好人,好人也许会流泪,好人也许会伤心,好人却是这个世界的魂。  相似文献   

17.
杨阳 《农村青年》2008,(1):42-43
2007年11月12日,在浙江省慈溪市胜山头村近百名党员参加的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中,来自河南省郸城县的王永全满票当选为村党总支委员,他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进入村级党组织班子的外来党员。这几天,王永全成了当地的名人,浙江省内外媒体争相采访。 一名在异乡打工的普通保洁员,满票当选村党总支委员,这不仅仅是他个人人生经历的一次嬗变。像他这样已经进入打工所在地“上层政治”的农民工正日渐增多,这是基层政治文明照在打工者身上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广羽 《工友》2010,(4):30-33
互联网时代从不缺少概念。几年前“com”在国内第一次掀起了全民创业热潮,走在大街上,任何一个手提电脑包的家伙都可能是某家网站的CXO。  相似文献   

19.
“水!水!漏水啦……”不知是谁大喊起来,恐怖的声音穿过长长的巷道,直抵每一个矿工的耳膜…… 2007年7月29日,这一天永远铭刻在中国矿难史上:河南省陕县国营支建煤矿发生矿难,69个矿工被困井下…… 自私、冷漠……人性的弱点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临时大家庭在井下建立。“绝不丢下一个兄弟”,69个矿工怀抱这个信念团结自救,度过了艰难的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多年的污染积累和生态破坏,滇池不质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恶化,蓝藻疯长,恶臭难闻。虽然治污行动一直没有停歇,但水质恶化势头在持续加剧。直到2006年盘点治理成果时,也只能是“一声叹息”:治理目标又一次落空。在2007年全国“三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座谈会后,云南新一轮保卫高原明珠的战役全面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