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干部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干部的选拔路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30多年干部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来看,干部选拔路径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单一干部选拔路径——组织选拔阶段,十三大至十六大——以组织选拔为主、探索多元干部选拔路径的阶段,十六大以来——公开选拔逐渐成为干部选拔制度化重要路径的阶段.考察30多年来干部选拔路径演变的历程,可以从中发现这种演变具有明显的“多样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及“综合化”的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李源潮同志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只有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才能更好地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那么,县级组织部门应如何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制"入手.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共产党干部制度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干部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三个方面。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干部制度的改革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创新干部管理体制,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4.
差额选拔干部是当前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在《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作为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突破项目。公开差额选拔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领导干部的选拔中,成为民主选拔的新突破、干部选拔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强调,“要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制度。”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四权”,对于我们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依靠广大群众选好干部、用好干部、管好干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6.
刘子强 《实践》2014,(10):7-7
<正>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新时期选人用人的根本遵循,是选拔任用好干部的制度保障。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了改进完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让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直接参与,以更好地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减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失误,是干部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社会上所关注的热点问题。1999年以来,凤城市委组织部在市委的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对干部制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权利既是党内民主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选好用好党政干部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不断完善,民主选拔的机制逐步健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少数地方和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还存在一些弊端和腐败现象,其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9.
分析十三大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过程,可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干部选拔任用向民主化方向发展;不断破解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潜规则;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考核干部标准更加科学;优秀人才引入企业趋向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秦安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路子,坚持凭党性、凭政绩用干部,着力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刘喜发  陈新  项晓霞 《唯实》2007,(5):23-24
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为导向,提高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以疏通“出口”为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退出机制;以实行任期制和推进干部交流为重要措施,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以加大制度创新和加强监督为着力点,从源头上遏制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必须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努力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创新,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机制。一、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逐步建立竞争择优用人机制要围绕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管理制度,把群众对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实践工作中。突出的是要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人,解决“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神秘化、封闭式”的弊端,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是积极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趟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率…  相似文献   

13.
魏建中 《学习月刊》2010,(20):110-110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区委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采取“三推一考”(领导推荐、群众推荐、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区管干部,在完善干部选任提名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9,(7):8-9
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要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治本就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治标就是从严查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当前,选人用人上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完善有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是遏制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尤其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与监督,防止实际上的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相似文献   

15.
从地方干部的态度来看,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对县人大进行改革的可行性不大。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可以成为县域治理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干部制度开始实行改革。20年来,中央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干部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正在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目标迈进。但科学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干部制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平昌县委坚持把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纳入全县干部队伍整体建设之中,出台了<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干部制度>、<党外干部培养选拔联席会议制度>,为党外干部的成长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党在21世纪的重大使命,提出了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在理论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作风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提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与制度;要进行观念创新,提高选拔任用干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要抓紧建立和健全干部"能下"的各项制度;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并在实践锻炼中考察、培养和选择干部.要从严治理党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9.
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近年来,各地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促进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拉票”现象,有的干部结交大款朋友,让大款朋友出面用金钱拉票;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13,(12):16
正近年来,隆德县大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加强干部管理,全面推行干部工作上台阶。一是根据干部的能力特长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重用有能力、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