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珠三角、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与珠三角、长三角并称为驱动中国经济腾飞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2.
胡云生 《当代广西》2004,(14):28-29
从“小珠三角”到“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体现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覆,以各种形式参与各个层次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30年,我国沿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目前已经形成了在全国乃至亚太都具有较大影响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台湾、福建、浙江南部地区、广东东部地区以及腹地江西中东部地区,其人口和“长三角”相当,经济总量超过“长三角”,有条件形成一个经济区,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加快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构建海峡经济区,是两岸经济区域分工走向不断深化并取得最优资源配置和相对竞争优势的最佳出路,也是台湾经济避免被“边缘化”和产业“空洞化”的理性选择。本文着重研究了海峡经济区的基本内涵、功能定位,并探讨了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这对于海峡经济区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于珠三角企业来说,情况实在不妙: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来料加工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最早受到了冲击。因为无法获得订单,大量企业破产倒闭,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失去工作。这不但“慌”了农民工,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纷至沓来的订单又让企业遭遇了“招工难”。  相似文献   

5.
3月12日,由北京、广东等地社科院联合编纂的“2007年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面世。蓝皮书称,珠三角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时代,外向型经济投展环境亦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6.
夏颐 《就业与保障》2009,(12):12-15
从2008年底珠三角的“民工慌”到如今的“民工荒”。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逐渐回暖的一个信号,但更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劳资矛盾等深层次问题的再次暴露。俗话说得好,水满则溢,弦紧易断。  相似文献   

7.
卜桂花 《传承》2011,(3):50-51
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和我国经济的强力反弹,用工紧缺的现象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显现,至今年春节前后更是愈演愈烈,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部分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现象。“用工荒”已蔓延至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8.
黄祯光 《当代广西》2007,(10):59-61
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实现“打造新一极”的伟  相似文献   

9.
钟振 《当代广西》2005,(10):25-26
“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涉及其中的“一廊”和“一圈”,这表明广西在中越构建的“两廊一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有专家指出,“两廊一圈”将东盟10国与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三角对接,这必将加速中国与东盟产业梯次转移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人才&就业     
《干部人事月报》2009,(18):76-7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称“用工荒”属局部现象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称,最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用工荒”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但这还是一种局部现象,中国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和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与实践》2008,(7):44-48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给中部各省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基于武汉城市圈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应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本文试将武汉城市圈同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进行对比,通过社会经济、税收等方面的对比,提出一些税收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珠三角”地区曾独领风骚多年。中国被誉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而这里被誉为中国的“制造工厂”。在经历30年的快速发展后,“珠三角”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凸现,“珠三角”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潜力商机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5,(23):29-29
11月12日至14日.2005年广西民营经济发展(宾阳)研讨会暨小商品展销会(简称经贸“两会”)在素有“小商品之乡”的宾阳隆重举行。本届经贸“两会”主要是以整合资源、二次创业、打造品牌、发展县域经济为主题,通过借助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平台,依托珠三角经济区域启动的强势,办成面向广西、辐射全国的盛会,以此推进宾阳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东发展良机千载难逢——访广东省省长黄华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小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成功地抓住毗邻港澳的优势,先行一步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典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增强粤港澳地区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广东创造性提出了“大珠三角”计划;2004年,一个扩大到整个南部中国的合作发展计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计划开始实施,由此,人们将看到广东的再次腾飞,看到中国经济区域合作的未来。本刊记者就广东在“9+2”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广东未来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广东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措施加快融入泛珠三角的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广东省省长黄华华。  相似文献   

15.
公平发展“珠三角”的必由之路 “珠三角”的“先走一步”,主观上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政策监管、实施行为的一种下放许可,实则是国家与地方一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含有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财税来源,“先行一步”,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历史特定  相似文献   

16.
贺州市八步区农业人口52.7万人,占总人口的83.65%,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几年来,八步区充分发挥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坚持走农业“外向型”发展路线,将“大农业”范围内的各类优势农林果畜牧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珠三角地区及国外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八步区“珠三角菜篮子基地”的地位,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前后,除了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之外,人们听得最多的就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企业倒闭和产业外迁的消息了。2007年12月10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珠三角上千企业倒闭调查:成本上升致企业外迁”;经济观察网称,2007年广东倒闭的企业超过1万家;2008年1月2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珠三角上千家鞋厂倒闭,万余港企面临关闭潮,更多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计划迁离;根据亚洲鞋业协会调查,除了部分企业倒闭外,目前广东另有25%左右鞋厂到越南、缅甸等国家设厂,  相似文献   

18.
《半月谈》2003,(18):22-2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是把东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第四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  相似文献   

19.
近日,美国商会公布对205家美国企业的最新调查,其中关于“最希望到中国哪个地区投资”的调查显示:珠江三角洲魅力大增,75%的企业把珠三角作为首选,19%的企业把珠三角作为第二选择,两项相加有94%的企业愿意选择到中国的珠三角投资。  相似文献   

20.
惠州经济发展战略重构,必须放在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考虑。要从珠三角未来的一体化进程中确立惠州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要在经济政策、产权制度、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惠州与珠三角的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