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基层税务机关的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呈上升趋势,同时纳税人署名举报与匿名举报、新闻媒体明访与暗访次数均呈上升态势,这说明了在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公民法律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因此降低或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是近年来税务机关努力工作的目标,也是每个税务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丁琳 《法制与社会》2010,(4):162-162
税收执法风险就是执法行为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风险。本文指出在规避执法风险这个问题上,应通过合理有效的组织机制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体现了程序控权的理念,但该法在税收执法程序上仍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税收执法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对税收执法行为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工作风险逐渐加大.因此,分析税收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探讨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依法治税进程的加快,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得到了进一步明确,纳税人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加之社会各界对税收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受到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税收执法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增强税务干部自我保护意识,是各级税务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税收执法风险的界定及其表现形式、产生执法风险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作进一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依法实施消防监督,督促火灾隐患整改,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法定职责。只有牢牢抓住依法监督、依法整改火灾隐患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工作,正确处理依法监督与人本精神之间的关系,有效地督促火灾隐患的整改,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天津蓟县莱德商厦6.30重大火灾事故责任追究情况的研究,分析当前消防监督执法风险成因,就新形势下消防监督员如何有效防范、应对执法风险,减少工作压力,营造良好的消防执法环境,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税收筹划与税收法律法规是密不可分的,它追求最小税负的特殊目的性,会驱使其在法律边缘进行具体操作的,必然会触发不可避免的法律风险。实践中,企业税收筹划不当,造成企业巨大经济损失和遭受行政处罚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对其实际操作开展法律视角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税收筹划主要方式中遇到的法律风险,进一步提出预防法律风险的措施,从而保证税收筹划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司法业务文选》2013,(24):33-41
1.2013年2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9号公布2.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税收执法督察工作,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保证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方志 《中国司法》2012,(12):35-39
近年来,司法部机关收到和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不服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法律服务执业投诉处理行为类的行政复议申请数量增长较快。作为对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的一种"事后监督",行政应诉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工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状况,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发现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司法部机关办理的行政应诉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对相关制度建设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洪涛 《法制与社会》2011,(30):202-203
对税收执法风险进行法律上的控制对于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执法风险萌法律控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从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内部监督以及司法外部环境来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1.
阎巍 《中国司法》2003,(12):42-43
非诉讼标的行政行为是指与诉讼标的相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证据载体。它在诉讼中可以起到直接影响审判机关对诉讼标的作出认定和判决的依据作用。如民事判决中作为证据使用的房屋权属证书。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情况下,审判机关不会对这种非诉讼标的行政行为本身的合法性作出认定,但会作为对诉讼标的作出判决的一种理由和依据。那么,当事人如果发现审判机关将非诉讼标的行政行为作为判决的理由和依据有误,能否提起行政复议,由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或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呢?由于法律对此没有  相似文献   

12.
利益规避是一个诉讼法上常用的概念,其含义在于当案件裁判结果含有纠纷解决者个人利益时,该纠纷解决者不应参与而应该退出该纠纷的解决程序。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具有司法性质的纠纷解决机制,为保证其公正性,提高复议结果的公信力,应当确立利益规避原则,要求与复议案件有特定关系的复议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复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环境案件呈现出了水污染趋势恶化、大气污染严重、突发性的环境事故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加等特点。环境行政复议制度作为公民权利救济和行政纠纷化解的一种重要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环境复议制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环境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旨在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19条的规定通常被视为行政复议前置条件下,起诉人可以对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依据。能否对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存在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复议要应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可谓纷繁复杂、层出不穷。行政法规虽然具有前瞻性,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无所不及。透析行政复议实施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的成因,需要从其本身的制度建构的缺陷中去追究。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层级监督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平台。近几年来,我国相关行政机关努力提高办案质量,畅通复议渠道,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提高行政复议能力,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系统内部,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了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王万华 《法商研究》2021,38(5):19-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写入立法目的条款."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定位基于复议独特的社会治理优势而提出,其基本要求为多数行政争议经由行政复议渠道得到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中实现程序终结和实体终结.为充分回应主渠道定位提出的"整体数量"要求和"个案质量"要求,应基于"行政争议"概念确定复议范围,将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争议纳入复议范围,实现行政争议解决的全覆盖;以立案登记制替代申请审查制,畅通复议渠道;将直接言词原则扩展至全部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同时将简易程序定位为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主要程序形式;加大复议实体纠错力度,在履行决定中明确行政机关履职的内容,取消维持决定,增加确认无效决定.  相似文献   

18.
19.
张龙 《法制与社会》2011,(20):159-160
《行政复议法》首次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行政复议制度中来,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大突破。但在实践中该项制度存在可复议范围低层次性的缺陷。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行政复议制度更应该和世界法制接轨;扩大行政复议范围是来自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的呼声。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本文主张将行政规章纳入到行政复议当中来。  相似文献   

20.
阎巍 《中国公证》2003,(6):29-30
非诉讼标的行政行为是指与诉讼标的相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证据载体.它在诉讼中可以起到直接影响审判机关对诉讼标的作出认定和判决的依据作用.如民事判决中作为证据使用的房屋权属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