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创建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大都是在革命基础较好的一省或几省边界地区建立发展起来的,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就是其中之一。它以闽西为中心,包括赣南、粤东的一部分县、区。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发展,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一、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发生和发展。 (一)闽粤赣边区各县的工农武装起义。地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边界的赣南、闽西、东江(粤东)广大地区都经受了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急风暴雨的洗礼,曾经有过很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2.
茶陵城是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后攻占的第一座县城。毛泽东在茶陵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茶陵湖口挫败陈皓一伙的叛变阴谋,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并总结工农革命军在茶陵的实践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对人民军队建设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合作化思想中最具特色和价值的内容之一。它是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制的理论与根据地合作社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于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探索毛泽东这一思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建国后毛泽东合作化思想的演变源流,对今天如何引导农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初创阶段,也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初步形成时期。由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  相似文献   

4.
党的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发展李韧竹,郭戈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特点早在建立革命根据地起,中国共产党就把教育看成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并在建立和不断扩大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工农阶级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苑》2008,(3):F0004-F0004
新余(新余县、分宜县)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军事根据地,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级党组织十分重视新余的革命斗争,毛泽东、彭德怀、王震、肖克、曾山、陈正人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到新余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新余建立起县、区级中共组织17个,县、区级苏维埃政府15个,县、区级工农武装21支,革命鼎盛时期,新余苏维埃区域涵盖袁水以南整个新余境内,苏区面积、苏区人口都分别占当时新余县的1/3左右。新余人民为井冈山革命斗争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闽西在中央根据地时期对前方和后方生产都作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工人运动,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了维护工人利益、并为工人阶级说话办事的工会,更加激发了广大工人阶级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然而,在发展苏区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中,曾经遭到党内王明“左”倾错误的干扰,使闽西苏区经济一时冷落,严重影响了整个革  相似文献   

7.
闽西工农银行是在闽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由工农群众集资开办的一家地方银行。她创办于1930年11月7日,至1935年4月结束,历时4年多,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发展苏区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银行始末及组织机构闽西工农银行是在革命战争的急风暴雨中诞生的。1928年,中共闽西地方组织领导了震撼八闽的四大暴动,开始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1929年,红四军三次入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权,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川陕苏区的货币发行与反伪币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陕苏区的货币发行与反伪币斗争唐文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发展苏区经济,发行了一整套由川陕省工农银行制造的货币,对巩固苏区,发展苏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苏维埃工农银行在发行货币的过程中,遭到了反革命势力的疯狂...  相似文献   

9.
陈锋  左良 《党史文苑》2016,(5):42-43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革命中心,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这里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及湘赣、湘鄂赣、闽浙赣等革命根据地。为解决工农武装力量的军需和根据地内部的民生问题,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共产党人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各根据地建立了苏区的财政、金融体系,发行了苏区钱币、战争公债  相似文献   

10.
<正>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余部在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晋西游击队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其是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是党领导创建的山西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11.
1925年的东征,是在国共合作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以铲除广东革命政府的敌对势力、打倒地方军阀和保卫工农运动为主旨的一场革命战争,它是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陈炯明叛乱之际,第一时间召开军事会议,并从政治、经济、工农民众宣传、后勤等方面着手,为东征贡献力量。廖仲恺作为第一次东征的重要组织者之一,为取得东征的胜利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川陕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和苏维埃运动在中国西南和西北的典型实践,一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一个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两者的斗争实践各有千秋,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对中国革命也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化背景下,哈尔滨市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市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张家店股份经济合作社成为哈尔滨市首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张家店的成功试点,为哈尔滨市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抗战全面爆发后,由于抗日根据地劳动力的不足,变工互助运动在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迅速兴起,变工队是其最初形式。1943年后,其他抗日根据地也开始重视变工互助运动的开展。随着运动的深入推进,早期出现的变工队及劳动互助社中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此时,由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兴起的合作社模式成为运动发展的新方向,其中生产性合作社与综合性合作社是其主要形式。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各种类型合作社的成功,也带动了晋绥抗日根据地等其他抗日根据地变工互助运动的快速发展与组织形式的提升。变工互助运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提高了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为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后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中的阶级状况,解放了广大妇女,给农村送去了先进的思想观念。这都为解放战争中解放区的建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农业合作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于是,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赢得了"中国革命摇篮"的美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等人领导湘赣边界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但这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也与袁文才的努力分不开。这个绿林出身的井冈山的客籍民众领袖,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一、投身革命,促进了湘赣边界工农运动的发展,关键时刻保存了党的有生力量“中国的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起来过的地方”。湘赣边界各县在大革命时期卷起的工农运动的狂飙,为其后的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雄厚有力的基础,而袁文才则是这个基础的一块巨石。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01,(2)
简介:这首歌是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用当地的民歌《八段锦》填词改编而成。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有的地区还成立了工农政府。这首革命民歌以欢快明朗的音调,反映了那个革命时期热火朝天的革命斗争,洋溢着饱满的革命热情。€八月桂花遍地开  相似文献   

18.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了创立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由此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相似文献   

19.
刘正 《湘潮》1987,(10)
1927年9月9日在湘赣边界爆发的秋收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是有着伟大的历史地位和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的。第一,秋收起义第一次正式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组织工农武装,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二,秋收起义率先实行了把革命的主要力量从城市转向农村的伟大转变。第三,秋收起义不仅建立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而且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军队建立了民主制度,为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第四,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争取  相似文献   

20.
林道喜 《党史文苑》2023,(S1):34-36
<正>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毛泽东根据工农革命军(后称红军)的性质特点、实际情况和革命工作的需要,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实现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的具体措施和根本保证就是群众路线,也就是说,群众路线是实现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