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安思危     
一个伟人在谈到为什么要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我们的国歌时说:可以居安思危。我们虽然多年来喜欢报喜不报忧,爱唱“莺歌燕舞”的高调,然而现实并不饶恕人:1955年,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2.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九一八”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国耻日,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通过这个事件及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可以看到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看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独立、统一和振兴的根本保证的真理。通过纪念这个事件,我们要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本期发表王维礼写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研究——兼论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地位》,以期引起对这一事件及有关历史问题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忧患意识作为人的意识内容和意识现象之一,它是人们为自然或人为的祸害和灾难而担忧思虑的社会情感及其引发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忧患意识的优良传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警世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的强大而奋发努力,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也指出:“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是总结历  相似文献   

5.
韩星 《前线》2013,(10):89-90
忧患就是“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从周初忧位、忧君,到孔孟的忧道、忧民、忧天下,再到唐宋的治不忘乱、心忧天下,忧患意识充溢整个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代世界是一个发展中的世界,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以下简称《邓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他更明确指出:“观察少数民旗地区主要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邓选》三卷第247页)这是邓小平同志立足我国实际,从唯物辩证法根本原理、  相似文献   

7.
郑舜 《前线》1962,(22)
“居安思危”本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反动统治地位服务的“处世哲学”。《吕氏春秋·慎大览》写道:“贤主”要“于安思危,于达思穹,于得思丧”。魏征也曾经向唐太宗说:“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惟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人民大众皆为清正而悦,历代官员均以清正为荣。就是那些贪官污吏,也都以“清正廉洁”、“光明正大”掩人耳目。 当今,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更应以清正为本。如何为之?笔者有三条拙见: 一、头脑清醒不昏庸。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为人民办事时,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谎言所左右,不怕流言所中伤。为此,就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党在各时期的方针政策,这样就能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认识、处理问题,做到心明眼亮不糊涂。  相似文献   

9.
《周易》作为我国古代的经典力作,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又以大忧患意识尤为突出。这种大忧患意识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成为历代开明执政者的治国要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这种大忧患意识为镜,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对于治国安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谏太宗十思疏》(以下简称《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于唐朝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写给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逐渐骄奢忘本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疏,它被李世民置于案头当作座右铭,被历代史学家称为"万代王者法"。再读《十思疏》,我感触颇深,文章阐述了居安思危、积德戒奢的道理,揭示了守成时期防微杜渐的必要性,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许多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1.
论点选萃     
《中国共产党》杂志刊文指出要清除“新官僚主义”金维克、辛本禄在《中国共产党》第7期上撰文说,官僚主义作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顽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与计划经济时期以“做官当老爷”为主要特征的官僚主义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官僚主义”因其极端个人主义的内在本质而对党和政府的肌体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2.
苏人 《前线》1994,(16)
江泽民同志前些时候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要全面正确地分析和把握形势,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既要看到有利条件,把握发展时机,又要充分估计到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好。”“我们要居安思危,绝不能麻痹大意”。这实际上是向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在大好形势下要居安思危,要有忧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把唯物辩证法通俗的称之为“二分法”、“两点论”,并用“并举”、“结合”、“用两条腿走路”等提法来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同志又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具体化为“两手抓”。他说:“要两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博大精深的经济思想中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这个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了经济生活中纷纭复杂的矛盾。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一)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农、轻、重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他说:“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而忽视生产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68页。下引该书只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23)
正《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所写的三篇文章,习惯被称为"老三篇"。虽然过去了70多年,重读"老三篇",仍被其中的思想震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读"老三篇",对于我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励志修身、攻坚克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老三篇"的写作背景和内容"老三篇"写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写就的极具历史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20,(8):42-42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由银川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银川市委组织部、银川市委宣传部、银川市委党校、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共同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媒体互动公开——《党员说》。  相似文献   

17.
冉然 《江淮》2006,(12)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易经》中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重阳故得名于此。三国时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由此可见,重阳在魏晋时期就已经被列为正式节日,并形成了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种种习俗,历代传沿下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哲学界关于列宁的“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这句著名论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我们认为,列宁在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提出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的思想是在哲学发展史上最先科学地解决了三者的统一问题,这一睿智的思想是研究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经典指导原则。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三者统一的原理呢?列宁说,三者“是同一个东西”,指的是三者在本质上的相同,是有差别的相同,而不是“完全等同”,正如任何事物的统一都是存在着差别性的统一道理一样。它们三者的关系还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20,(1):14-14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近日发出《关于认真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做好主题教育总结工作,通过认真总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主题教育总结工作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和革命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20.
读点经典     
《当代贵州》2012,(17):65
《周易》二则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系辞下》)《呻吟语》二则君子畏天,不畏人;畏名教,不畏刑罚;畏不义,不畏不利;畏徒生,不畏舍生。(《存心》)怠惰时看工夫,脱略时看点检,喜怒时看涵养,患难时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