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当前社会上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国有企业解困问题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国家计委、人民银行、体改办、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等部门联合撰写了《正确认识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当前的经济形势》一文,对有关事实进行了澄清,其主要观点是:一、1993年开始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完全必要的,并取得了巨大成效199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大步前进中出现过热现象,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与乱集  相似文献   

3.
据专家预测,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GDP增长率将达到8.7%,继续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强势不改,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8%,粮食价格大幅度增长,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电力、运力和重要原材料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经济展望及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剑平 《新视野》2004,(1):20-23
2003年,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长可达8.5%左右,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的趋势进一步明确。目前,我国工业化正向重化工业化阶段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自主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国际制造业向我国产业转移方兴未艾, 2004年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趋好。当前,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果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经济自主增长潜力,使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1,(5):20-21
国务院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二)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禾 《四川党史》2000,(2):43-46
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 ,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果断采取了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大政策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2 0 0 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 ,我国经济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 ,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任务仍很艰巨。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些重大问题 ,是十分必要的。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和出现…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我们应正确判断和把握经济形势,看到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优势,增强战胜挑战、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动荡时期。近两年,随着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财政状况窘迫。当前,国际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6):35-3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多年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应对这一局面,需要智慧和勇气,用新视角和新思路,正确认识发展大势,坚持稳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一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  相似文献   

10.
李永良 《学习论坛》2003,(12):39-40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根据宏观调控重点 ,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调整 ,并注意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应与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机结合 ,并有效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一、实行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第一 ,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粮食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还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 ,包括现代农业、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农业等。山东寿光在这些方面作出了榜样 ,值得学习和借鉴。第二 ,制造业应大力发展以电子、生物、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 ,以及以现代技术武装的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1.
12.
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教育是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地分析经济形势,理解和认同执政党及其政府的经济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经济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大学生根据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选择正确的就业和创业取向的关键举措.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教育尤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把握高校学生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教育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设计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教育教学活动,是增强其效果的前提和关键.目前对大学生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教育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群 《新视野》2004,(2):15-17
2003年我国市场主导的,以居民消费和企业自主投资为基础的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已经形成。综合国内外条件,预计200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步回升的态势。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水平提高,波动幅度可能加大;部分供给能力可能出现阶段性紧张。投融资体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的目标应从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率转向追求经济的稳定、协调、有序、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夏宝川 《唯实》2005,(12):17-19
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结合是通过投资实现的,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实践表明,投资的总量、结构和布局状况,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大影响,而投资的总量、结构、布局状况又取决于国家的投资政策。因此,从投资政策的角度分析讨论加  相似文献   

15.
宏观税负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效中  赵利民 《探索》2005,(3):100-104
税收通过影响投资、技术进步等因素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税率,实际税负高于最优税率就会对抑制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中国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判断出我国已进入课税“禁区”,结合我国宏观调控的实际情况提出税收及其相关方面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6.
张立群 《新视野》2003,(1):18-20
通过近年来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发展对新的环境开始逐步适应,具体表现就是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对扩张性政策的依赖程度降低。当前经济自主增长基础的形成,仅标志了我国经济已经初步适应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我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全面实现两个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态。因此外部因素、政策因素对经济运行态势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这样的判断,如果2003年国际经济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国内政策不作大的调整,则经济走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小广 《前线》2011,(1):33-34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经济的调整优化。要对持续两年多的偏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合理调整,使其尽快回归到“稳健”状态,同时,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快结构调整上,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机遇,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省经济在较高增长的平台上保持了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全年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可望较好实现。2007年,宏观经济环境和河南内在经济增长动力仍将会促使全省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对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政策,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一、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今年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6.8%,财政总收入增速与GDP增速之比,我省为2.2…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和未来走向的准确把握,既是作出科学价值判断的基础,也是选择正确经济政策的依据。恰恰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外经济界认识并不一致,颇多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