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当前,在经济改革中,有些地方出现了一种片面强调本单位和个人目前利益而忽视和损害国家利益的错误倾向,滋长了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不克服这些错误的东西,改革就不能健康发展,四化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这一问题直接涉及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利益就是经济利益。社会的物质关系或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经济关系和谐,而经济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问题的合理解决,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则是解决利益分配问题的理论指导。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当前我国经济实践中出现的利益群体——生产劳动者、要素所有者、非生产劳动者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劳动价值论是构建和谐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可替代的理论武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经济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利益观是人们对利益的看法和观念,它是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下,在一定的利益理论和利益原则指导下,看待和处理利益问题的价值取向、功利态度,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准则、标准和观念。党员要树立的正确的利益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最为独特之处在于,总是从社会的观点来观察利益问题,在阶级社会则总是从阶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地区、行业间工资差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是衡量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行业间工资差距问题,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地区、行业之间产生工资差距的必然性(一)劳动差别是产生工资差距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是个人收入分配的唯一依据和尺度,社会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劳动成果,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提出,是建立在承认社会分工和劳动存在差别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5.
魏东斌 《世纪桥》2010,(11):69-69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已经成为我国自上而下的一致呼声,但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是有原则的,这些原则包括:农业基础地位不可动摇的原则;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原则;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反映并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和权益,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成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准则。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奉行的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政治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主线。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以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起点的;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以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点。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在共同利益和个别利益的关系上。他从局部利益、全局利益角度对共同利益与个别利益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创新过程渗透着价值关系,创新实践体现着主体对价值的追求;对价值的追求,源于创新主体谋求利益更大满足的需求,正是主体的利益需求成为创新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认价值主体是人民,价值的客观标准是人民利益,由此提明了创新活动中一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价值取向;由此又决定了创新价值评价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正确认识当前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诸多因素,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实践、创新、利益和服务等重要原则,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创新,通过多种渠道使普通民众接受并变为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律制度从实质上看,是一种利益保障制度。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是行政法治的至上原则。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原则,提高人民群众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民主参与程度,弘扬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善待人的权利,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和谐关系的基本理论,对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和谐进行了探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基础和机制;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原则和目标;利益关系协调和法制建设是利益关系和谐的主要途径和保障;利益表达和利益保障是利益关系和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一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利益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只有在全人类的解放中才能实现。共产党,作为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以利益为主线,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之间、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各种社会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三种党际关系类型。为了处理好各种党际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四个基本原则———独立自主、国际主义、理性对待分歧以及加强教育。当前,中国共产党应积极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党际关系思想,坚持辩证地看待政党意识形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及坚持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来处理国内外政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既联合又斗争"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在国家利益方面坚持异中求同。其基本经验是:要正确处理共同利益与个别利益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政党外交与国家外交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既联合又斗争"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在国家利益方面坚持异中求同。其基本经验是:要正确处理共同利益与个别利益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政党外交与国家外交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它的灵魂.它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这个理论体系的首要价值原则是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在国家利益方面坚持同中求异.其基本经验是:要正确处理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与各种类别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邵学峰 《奋斗》2008,(9):58-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突破了原有的体制框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解决。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基础,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转型中的利益主体、利益结构、利益客体、利益保障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党性原则同市场经济原则之间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者的价值定位根本不同。市场经济原则的价值观念定位于单个经济主体利益,党性原则价值观念定位于人民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尽管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但仍然存在着多元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冲突,存在着单个经济主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正是这种利益驱动和利益的差异矛盾构成了市场中各经济主体自主、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利益观的基本要义,主要指的是物质利益、经济利益,而江泽民利益观的基本思想则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的新情况,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江泽民对利益理论又有新认识、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