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程序正义理念的重构与建立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正义是建立法治社会、进行法制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理念,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试从“程序正义”理念蕴涵着“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向及“程序正义”理念的重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二个层次论证“程序正义”理念的重构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龚晓珺 《人民论坛》2012,(11):144-145
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伦理价值。哈贝马斯程序正义思想作为"看得见的正义",认为结果的正义性源自其程序,体现了正义的程序合理性、工具理性、普遍性和确定性等特点,对于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难题具有不可估量的现代意蕴。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价值目标,为政治权力的正当运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提供了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法律正义是有局限性的。法律正义不仅体现于实体判决中也体现于程序效率中,马拉松似的诉讼是难于实现正义的。法律程序虽有其独立的价值,但程序与实体之关系,毕竟是实体决定程序,程序又反作用于实体,程序是为实体服务的。应该设计好的程序制度,提升和保持法律工作者的素质,实现有限的法律正义。  相似文献   

4.
程序正义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以实体公正为本位、忽视程序的相对独立价值,而使实体正义的实现陷入困境入手,进而分析程序正义的价值所在。由社会实质正义的价值指引,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实现的必要前提,缺乏程序正义要件实现的实体正义是畸形的正义,与法治精神和社会实质正义要求相悖;程序正义又以实体正义为归依,正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才更显程序正义的价值所在。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应同是我国法治实践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政治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正义事关公共权力的占有、行使和政治秩序是否正当的问题。政治正义通过确保公民的平等与自由、催生公共理性、达成重叠共识,为和谐社会奠定公正性基础、合理性基础和道义基础,因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当前,我国应当从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两方面着手,来实现政治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李蓉  张哲  杨绍安 《传承》2009,(2):52-53
实现社会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根基。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缺乏正义的社会,必然不会是和谐的。只有整个社会以分配权利义务的方式来确立正义,运用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通过补偿受害损失以恢复正义,我们才能说这个社会赢得了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道义基础、制度基础,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根基.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缺乏正义的社会,必然不会是和谐的.只有整个社会以分配权利义务的方式来确立正义,运用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通过补偿受害损失以恢复正义,我们才能说这个社会赢得了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道义基础、制度基础,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5)
法律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法律正义包括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正义是中西方传统法律的共同价值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侧重于实体正义,西方侧重于程序正义,二者对正义价值的追求各有其优劣之处。  相似文献   

9.
陈红艳 《传承》2008,(18):32-33
和谐社会正义观应以公平正义为使命,其包括经济正义、法治正义、道德正义三方面。公平和正义是一种理念原则和道义要求,它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公平正义既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标准,也是人们评价政治文明的尺度,更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和本质特征,是和谐社会正义观的基本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王里 《前沿》2010,(8):24-26
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核心,社会正义是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必须坚持机会平等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起点公平;必须坚持规则公正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坚持结果合理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正义观的使命与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正义观应以公平正义为使命,其包括经济正义、法治正义、道德正义三方面.公平和正义是一种理念原则和道义要求,它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公平正义既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标准,也是人们评价政治文明的尺度,更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和本质特征,是和谐社会正义观的基本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徐风 《求索》2014,(12):96-100
柏拉图认为“正义即和谐”。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价值基础,也是柏拉图正义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柏拉图正义观是一种整体性和谐的正义观,追求整体性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基本特征。虽然柏拉图的正义观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重大启示。公平正义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整体性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活动的正义价值内涵不同于一般的诉讼活动,而应该包含科学正义的理念。科学正义、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鉴定正义价值的三个层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冲突与平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有利于明确司法鉴定的改革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盖涛  徐熙芝 《长白学刊》2009,(4):155-155
行政程序是行政行为运作的外在表现,它既可以保障行政行为结果的公正性,又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行政实体结果正义和行政程序正义就像行政行为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偏失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不公正的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影响行政行为的效果和权威。鉴于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中存在的缺失和公务员无视行政程序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公务员的行政程序正义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义与和谐     
“正义”与“和谐”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以制度正义为主轴,围绕如何完善公平分配机制,正确处理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强势和弱势阶层的关系。构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应以正确引导市场化改革和优化社会政策输出为双轨,以落实社会主义制度正义本质,推动社会系统化改革,优化社会利益均衡与分配机制等措施,达到社会各阶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程序正义与行政相对方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序 ,通常被释为人们从事法律行为必须遵循和履行的法定时空关系、步骤和方式 ,是一个由设定、实施、救济、监督等程序系统组成的体系。程序正义是指法律程序自身的公正、公平、合理与程序所要产生的结果无关的独立价值。因而 ,法律程序本身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标准 ,构成人们公认的程序正义的基本内容。本文提及的程序正义 ,旨在讨论人们怎样运用程序正义的价值保护行政相对方合法权益的问题。  一、行政方和相对方的“权力”与“权利”“代议制”产生后 ,公民把管理国家的大权授予他们选举出来的政府及其官员 ,公民则成了被管理者 ,在通常…  相似文献   

17.
经济正义与核心价值认同是开启和谐社会之门缺一不可的两把钥匙.价值认同是指社会多元个体通过实践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种价值的一致认可和同意.物质利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基础.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必须深化制度改革在物质利益上实现经济正义的历史回归.思想机制是把经济正义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8.
蔡振亚 《湖湘论坛》2007,20(6):97-99
和谐是人类世代向往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分配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它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就现实而言,当务之急是落实补偿正义,并在制度层面上体现其价值要求,这样才具有实现社会和谐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序价值观视角下的刑事强制措施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 《求索》2008,(10):129-131
程序工具主义要求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必须为达成正确的裁决结果之目的服务。在满足诉讼结果合乎目的性的同时,侧重追求诉讼过程的经济性。程序本位主义理念强调包括刑事强制措施在内的程序制度必须符合程序的道德性要求,遵循程序正义价值的基本标准。尽管两种不同的程序价值观可能存在矛盾,但是二者均统摄于法律的正义价值框架之内。刑事强制措施在具体制度的实体设置和程序设置上应当兼顾程序的工具价值以及自身的独立价值。多维程序价值观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应当采用保障型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我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在当前这个价值多元、社会嬗变加剧的时代,正义的价值及其实现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