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为官者无不希望在任职期间办几件像样的事,有一定的政绩,在老百姓那里留下一个好名声。但是,“政绩”不等于“政迹”,不等于为政者走过的脚印、为政的轨迹。君不见,一些所谓“政绩”突出者,取得所谓“政绩”之日,便是丧失群众信任之时。有的人为达升迁之目的,不惜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频繁推出“大动作”,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人“志存高远”、好大喜功,常常脱离实际,动辄“八大工程”、“十大工程”,费时耗力,劳民伤财;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一己之私利,弄虚作假,大搞数字政绩,欺骗群众,蒙蔽组织…  相似文献   

2.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氛围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但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误区,必须引起足够注意。第一,“政绩第一”的发展观。一些从政者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得到上级领导的青睐,完全不顾当地的财力、物力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力,不惜举债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种被群众戏称为“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的“透支政绩”,是打着加快发展的旗号,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一心为从政者自己谋“官运”、为仕途发展服务的发展观,不是科学的发展观。第二,“金钱至上”的发展观。一些人对发…  相似文献   

3.
为官要不要政绩?答案是肯定的。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然而,时下随着一批“虛假政绩”、“形象工程”的曝光,社会上抨击“政绩掺水”的声音越来越高,在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中间,出现了讳言政绩、淡化政绩意识这种“从极左跳到极右”的现象。这是十分要不得的。不可否认,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为了快出政绩、多出政绩,不顾实际条件和客观规律,大搞“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群众是深恶痛绝的,  相似文献   

4.
话语     
不下基层是官僚主义,下基层不解决问题是形式主义。调查研究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提倡微服私访、明察暗访,努力掌握实情,掌握第一手材料。坚持求真务实、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已成为主流。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实事求是的观念还没有真正在每个党员干部心中确立,一些地方和个人违背实事求是原则弄虚作假的现象仍相当严重。有的工作不重实效,大搞形式主义;有的片面追求“政绩”,为获得表面的或一时的“政绩”,不惜危害长远和全局利益;有的开展工作仅凭主观臆断,决策轻率,官僚主义严重;有的追逐个人名利权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有的班子在工作政绩上搞假大空,主要表现为:追求“数字政绩”,平时工作不扎实,到考核时用数字垒政绩,骗上级,争先进;追求“新闻政绩”,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大搞“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名”,用放大镜找政绩,搞立体虚假宣传;追求“泡沫政绩”,没有长远规划,为早出政绩大搞短期行为,不顾本单位实际和利害关系,盲目负大,表面上红红火火,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还有个别班子对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有的收入不入帐留做小金库,用于不合理开支;有的占用下属单…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在工作作风方面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煞住,越快越好。而形式主义,本身就是官僚主义的表现之一;搞官僚主义的人,也必定要搞形式主义。让我们认识一下官僚主义。官僚主义,自古有之。但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尽相同。当前。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情,凭想象和主观意志办事,只求个人升迁,欺上瞒下,搞假政绩,不惜劳民伤财,对群众的疾苦和要求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第二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精神委靡,无所用心,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只当官,不做事,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多年,面貌依旧,毫无建树。第三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随意设置办事机构,招兵买马,叠床架屋,上级精神贯彻不下去,群众意见反映不上来,衙门作风严重,效率低下,门难进,人难见,脸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由于乡镇处于反腐败斗争的“盲点”地带,忽略了对这一级最基层的政权组织的监督,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借“发展经济之需、方便工作之名”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或举债搞政绩工程,从而导致债台高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元市从1998年至2000年对全市乡镇财务进行了清理。  相似文献   

9.
李泉 《先锋队》2011,(5):39-39
每个领导干部都希望在任期内能干出一些政绩,赢得干部群众的口碑。但是,如何创造政绩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重视的可能是上项目、搞工程之类的"显性"政绩,对于那些涉及群众利益、利于部门单位长远发展,但是周期长、费劲大、见效慢的"隐性"政绩,往往不太注意去做,甚至不屑于做,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1):15-15
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硬指标,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脱离地方实际情况盲目上项目上投资,不仅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在个别地方,少数干部为追求任期内的“政绩”大搞五花八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象山县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但象山县党建工作在许多方面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这些地方和部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得不到很好落实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不足不落实。一些同志片面地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抓经济能出政绩,抓党建则是空头政治,因而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二是办法不新不落实。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感  相似文献   

12.
眼下,浮躁已成为一种“流感”,传染了一些领导干部。一些领导干部的浮躁,从浅层次看是一种烦躁不安的情绪和心态,从深层次看,则是为人做事的一种不良“做派”。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所谓“神难凝”,引申来讲,就是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心猿意马,志大才疏。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的浮躁做派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急功近利,热衷于“短、平、快”,喜欢“显山露水”、追风逐浪,今天比盖高楼大厦,明天争建大道广场,只重视任期内出政绩,对事业发展缺少长远规划;二是好大喜功,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13.
时下,各级党政公仆把怎样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当作一个重要命题来议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各不相同。我曾在宁武县化北屯乡担任党委书记5年。我体会到:看不见的政绩最可贵。现在干部出政绩难,搞农村工作的干部出政绩更难,而在农村最基层的干部出政绩难上加难。我在基层搞了30多年农村工作,我们都知道,政绩有看得见的“显性”和看不见的“隐性”之分。那些看不见的政绩,你尽管投入“九牛二虎”的精力,花很长时间,但是最终出了成绩也很难让人看得见。因此,现在许多干部都在追求一看就知道的政绩。自己本身的实力不足,偏偏要搞那些大工程、大…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再一次批评了某些干部图虚名、搞浮夸的所谓的“政绩”。在新世纪第一个“两会”上,有的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搞的“政绩工程”,实质上就是“花架子工程”,甚至成了“造孽工程”此振聋发聩之言令人警醒,发人深思。“政绩”是各级组织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没有政绩的干部不能算是好干部。然而,如今这“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也变了味,某些领导干部把“政绩”当成一项“工程”来“经营”,这就不能不让人疑惑了。安徽省涡阳县花沟镇政府自1998年开始建设“四个万工程”,即“万亩蔬…  相似文献   

15.
官僚主义是阶级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剥削制度紧密联系着的。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在和官僚主义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斗争。本文就邓小平反对官僚主义思想,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邓小平反对官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官僚主义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1978年12月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搞四个现代化,非实行改革,克服官僚主义这个祸害不可,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  相似文献   

16.
游本根 《实践》2006,(10):47
某县一位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在就职演说中,向全县干部群众公开承诺:本人在任期内,一定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报实数,决不搞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决不给下任留“窟窿”、背“袍袱”,诚请大家监督。廖廖数语,博得台下阵阵掌声。“不给下任留‘窟窿’”,体现了这位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作风,折射了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和下任领导的负责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其言之铮,其情之诚,当然会赢得人们的强烈共鸣!然而,近年来有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不注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了求“政绩”、树“形象”、向上爬,不惜花光财政钱,设法借贷银行钱,多方筹措百姓钱,热衷于固地建园(工业园区)、建大楼、建现代化广场、建“亮化”城镇等“标志性”工程。一些上级领导在检查考核  相似文献   

17.
“凭政绩用干部”无疑是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但现在我们的干部像谷文昌、吴金印那样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几十年、政绩很容易看得到的情况少而又少。因此,“凭政绩用干部”无疑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不少地方对干部的政绩是一年一考核。笔者以为这种考核办法容易造成一些干部急功近利,为刻意追求政绩,就上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短、平、快”项目,上一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甚至虚报浮夸,玩数字游戏,很少有像谷文昌、吴金印等同志那样,只想为百姓多造福,根本不以个人进退为意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少数干部创政绩不计成本。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政绩工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简直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据建设部门官员透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1/5的城镇建设存在“形象工程”。宽马路、大广场、豪华办公楼等,无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报刊文摘》,2004.10.11)。如今,“政绩工程”狂潮过后,其后遗症已经显现。如何治疗,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出快刀、出猛刀,下狠药、下重药。“政绩工程”:“既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献礼工程”,拉大旗作虎皮。一些地方为了自己的政绩需要,借助重大的节日或事件,将“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19.
这个题目,要是让大大小小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来回答,肯定会是千人一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官”的所做所为,却往往令人瞠目结舌。或许我们还不会忘记几年前就被曝光的河南省安阳市大搞“政绩工程”的事吧。早在1990年,这里就搞了一个“千村百万工程”。1993年跃升为“千村千万工程”。到1995年,在全市3249个行政村中,有一千个村年产值要创千万,乡乡则要超亿元,年增长速度45%,实现6年翻3番。因为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政绩工程”,当然也就成了全市的“政治工程”,于是各级政府一齐上,层层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只有揭露了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官僚主义的实质,我们才能利用加强从下面对它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与之作斗争。但是,这些方式是怎样的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揭露出官僚主义在我们社会中的根源。首先应该分析与经济体制不完善(它对国家的社会生产效率发生了消极影响)相适应的经济根源。苏共中央四月全会(1985年)和最近的一些全会,党的二十七大和米·谢·戈尔巴乔夫以及苏共党的其他活动家的一些讲话都相当原则地谈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