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2002年10月巴西左翼党劳工党领袖卢拉·达席尔瓦(Lula da silva)当选巴西总统后,11月厄瓜多尔前左翼上校卢西奥·古铁雷斯(Lucio Gutierrez)又当选为厄瓜多尔总统。12月2-4日,来自拉美国家以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44个左翼党派和组织的近700名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在中美洲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05,(20)
阿巴斯要对库赖摊牌10月3日,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趁总理库赖正在国外接受心脏病治疗,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对库赖内阁的不信任案,理由是库赖未能管住哈马斯等激进组织手中的武器。库赖是在阿巴斯两年前撂挑子时被阿拉法特任命为总理的。阿巴斯重掌大权后,库赖获留任总理,但他涉嫌包庇阿拉法特时期“有腐败污点的老兵”,一直遭到改革派议员的诟病。阿巴斯在笑纳大笔美援之后,试图“杯酒释兵权”,让阿翁旧臣“告老还乡”。变化早有征兆。9月7日,阿拉法特的堂弟穆萨·阿拉法特被一伙蒙面人从家中拖到街上乱枪打死。这位昔日的巴安全部队总管在巴人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1月9日巴勒斯坦大选中胜出的阿巴斯,一向被认为是巴解组织中地位仅次于阿拉法特的"二号人物".虽然阿巴斯没有阿拉法特的魅力,但是他仍然在巴勒斯坦的组织机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受到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的另眼相看.长期以来,阿巴斯作为阿拉法特的亲密助手,为中东和平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 1月19日,冈比亚当选总统巴罗在冈比亚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宣誓就任.1月21日,前总统叶海亚·贾梅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交权.当晚,贾梅乘飞机赴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开始流亡生涯.2016年12月2日,冈比亚选举委员会宣布巴罗当选总统,但贾梅表示不接受选举结果,要求重新举行大选.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15日,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正式宣誓就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宣告了“后阿拉法特时代”的正式来临。阿巴斯上台后积极实施新政,巴内部局势和中东开始朝积极方向发展,“和平之窗”正在开启。但是,风度优雅、衣着考究的阿巴斯有能力将巴勒斯坦带出困境, 实现和平吗?  相似文献   

6.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3,(23)
青春美国的缩影 11月22日是约翰·肯尼迪被刺身亡40周年。作为一名爱尔兰裔信奉天主教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充满激情和梦幻色彩。他念过哈佛和斯坦福,曾在对日作战中负伤;29岁即当选为议员,43岁借助电视辩论击败尼克松赢得大选;任内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促进了美苏缓和,开拓了人类宇航事业的“新边疆”。 1963年11月22日,约翰在达拉斯街头遇刺身亡,娇妻杰奎琳随后改嫁希腊船王。5年后,约翰的弟弟、正竞选总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肯尼亚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因领导了"绿色带运动"、住非洲栽下3000万棵树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和平与自然环境及环境资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想来,二者确有联系。"和平"不但是指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且包含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事实上,马塔伊的当选也是对所有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褒奖。  相似文献   

8.
论点摘编     
以色列的民族主义 托尼·贾德(Tony Judt)认为,中东的和平进程结束了,但它不是自然终结的,而是被人扼杀的。默罕穆德·阿巴斯受到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沙龙两方面的挤压,他的继任者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现在的情况是:以色列不顾中东和平“路线图”,继续修建非法的犹太人定居点,冷峻地等待着下一次自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27日上午,法国波尔多政治学院皮埃尔·萨德兰教授应邀在中央编译局做了题为"法国的分权与地方民主"的学术报告。为增进国内学界对法国地方民主相关情况的了解和认识,现将皮埃尔·萨德兰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02,(15)
7月18日,被誉为“印度导弹之父”、71岁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当选为印度第12届总统。亲印度教的人民党主导的执政联盟将一位穆斯林军事科学家捧上宝座,显然是出  相似文献   

11.
本月之最     
里根当选最伟大美国人在由探索频道和美国在线组织的一次谁是最伟大美国人的投票活动中,美国前总统里根击败了林肯而荣获这一桂冠。美国公众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和电邮共投下了240万张选票。遇刺身亡的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名列第三,美国国父、首任总统华监顿只排名第四。第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04,(22)
8月29日,47岁的车臣内务部长阿尔哈诺夫在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总统选举中获得50%以上的选票,当选车臣总统。这次选举是为了选举新总统取代在4个月前被杀害的前总统哈迈德·卡德罗夫的职务。而在过去5名车臣领导人当中,4个是被暗杀身亡的,车臣总统被认为是俄罗斯"最危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 4月23日,法国举行总统选举."前进"运动主席、前经济部长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得票率居前两位,进入第二轮角逐.4月24日,勒庞宣布辞去"国民阵线"主席职务,全力备战第二轮投票.5月7日,第二轮选举举行.5月10日,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宣布,马克龙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66.10%的选票.马克龙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近60年最年轻的总统.5月15日,总统马克龙任命中右翼的共和党籍勒阿弗尔市市长爱德华·菲利普为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4.
巴西: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径与新依附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10月,巴西左翼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总统,取代了自1994年以来任总统的卡多佐。此事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被认为是拉美第一大国——巴西人民渴望变革的结果。英国《新左翼评论》2002年7-8月号刊载了盖萨·玛丽亚·罗哈题为《巴西的新依赖经济》的文章,认为卡多佐当政8年来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巴西经济  相似文献   

15.
新闻眼     
《南风窗》2004,(22)
阿拉法特:"昏迷"后怎么办?10月29日,75岁的阿拉法特从他在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的官邸转入法国巴黎的贝尔西军医院接受治疗。11月初,当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一度陷入"不可逆转的昏迷"时,世界上的许多媒体开始了对他的各种评说,在一些人的眼里,阿拉法特已经从一个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战士变成了一个贪权、固执、软弱的领导人。就像BBC驻耶路撒冷女记者普勒特在一个时事广播节目中所说的:"当直升机带着这位赢弱的老人,从他残破的官邸起飞时,我感到奇怪,人们到哪里去了?没有团结一致的大规模示威,没有情绪高昂的口号,外国记者似乎比拉姆安拉的任何人都更关心阿拉法特的命运。"事实上,阿拉法特被边缘化的趋势在1990年代初就初露端倪,自从他在萨达姆侵略科威特后表达了对这个暴君的支持后,他在国际社会的影  相似文献   

16.
就在陈水扁紧锣密鼓准备"5·20演说"的时候,中共中央授权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5月17日凌晨发表声明(下称"5·17声明"),就当前海峡两岸局势及未来大陆对台政策阐述了大陆方面的立场。声明发表以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就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所以海外舆论称"5·17声明"为"胡  相似文献   

17.
一、导言 2001年9月8日,《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签订五十周年纪念仪式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举行。气氛之热烈喜庆,均 在料想之中。这次盛会由北加利福里亚州日本研究会赞助,由一家名叫"美日21世纪工程"的私人主办方组织操 办,出席纪念仪式者包括日本前首相宫泽喜一、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现任国务卿科林·鲍威尔以及日美双 方大使。日本外务大臣田中真纪子引用前首相吉田茂的话,称该条约是"达成和解和信任的桥梁",她并且对双方在 历时弥久的毁灭性战争之后,尚能建立起如此坚定的伙伴关系表示惊叹。这一和约和五十年前同一天签订的《美日 安保条约》,在促成战后日本发展和巩固"举世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上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 0 4年 2月 2 8日 ,美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于纽约去世 ,享年94岁。世界左翼学者随后发表了很多纪念文章 ,这里选取的是《每月评论》网站 2 0 0 4年 4月 10日刊登的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所著的题为《纪念保罗·斯威齐》的长篇悼念文章。该文结合斯威齐的生平、著作 ,详细地介绍了斯威齐、他创办的《每月评论》杂志和每月评论出版社在批判地分析资本主义和推进社会主义运动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对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极有帮助 ,现摘译如下 ,以纪念保罗·斯威齐。一保罗·斯威齐 1910年 4月 10日出生于…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南风窗》2005,(15)
水井坊·典藏限量生产的"水井坊·典藏"中秋佳节隆重上市,继承水井坊500年酿造精粹,凝结当代顶级酿酒大师的宝贵经验,使得酒体丰满,赋予其劲而不烈、香气浓郁的不凡品味。"水井坊·典藏"的绢纹纸外盒上镶嵌颗颗铜钉的古锡白铜铭牌,涵"天地四方"之意。瓶底为水井街酒坊内烧画,乌市基座内垫水井坊原产地磁片。瓶身一侧雕琢而成威严的雄狮头,彰显经典魅力与典雅风范。品质卓越的"水井坊·典藏"堪称水井坊家族的又一经典杰作!  相似文献   

20.
11月的以色列政坛高潮迭起。9日的工党换届选举中,“草根新秀”阿米尔·佩雷茨击败“耄耋元老”西蒙·佩雷斯当选党魁,并以沙尼没有诚意与巴方寻求和平协议为由,率领工党退出沙龙和佩雷斯在2005年1月结成的大联盟,从而迫使沙龙与工党本应维持到明年11 月的第二次联合政府提前搁浅。21日晚,沙龙在议会自行解散的同时, 正式宣布退出内部多有掣肘的利库德集团,并拉拢嫡系人马另组“国家责任党”,以求在明年3月28日的大选中再度问鼎。而舆论调查也显示, 即使看守内阁的副总理佩雷斯和国防部长莫法兹仍各自留在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内,沙龙也极有可能“单独率队出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