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金德 《检察风云》2013,(21):88-89
我以为钱行健先生是无锡人,在上海搞交艺的人中无锡人大多特聪明,比如音乐界的钱仁康,书法界的钱茂生等。无锡人也照例,如太湖的万浪碧波样,特灵性,眼识也开阔。  相似文献   

2.
辛卯正月甘八日,旦宅兄谢世,痛愕不已。越半月,泣赋四律。 君追先哲去无踪,日月几何转瞬中。 风雅而今无妙笔,韶音从此杳飞钟, 喉难咽刺鹃啼血,眼不容沙泪弹空。 岂有人教研艺事,广陵散绝水流东。 约十年前,刘先生与我说起拟在上师大创建直属于校部的中国画艺术研究院。设想中的教学研究重心是诗书画三位一体的传授和探究。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抓得住中国绘画的本质,培本固基才能希冀中国画真正的繁荣。这也许是在现代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3.
陈敏 《政府法制》2011,(20):26-26
国画大师齐白石,其画名扬天下。然而,齐白石笔下斗智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当年,齐白石画的虾栩栩如生,慕名前来的求画者早晚不断,使他难以应付。于是,齐白石就在门前贴出一张启事:"白石画虾,10元一只。"这天,有个想占便宜的人带着35元来求画。  相似文献   

4.
大师的改名     
张光茫 《政府法制》2012,(14):25-25
中国人对名字是非常讲究的,甚至视为生命。闲暇时,看大师们改名的故事,不但读着有趣,更令人深思。国画大师徐悲鸿,原名徐寿康。他幼时由于家境贫寒,衣着俭朴,也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常遭别人冷落。后来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来,于是,他便向别人借,可谁也看不起他,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有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  相似文献   

5.
韩枫 《检察风云》2006,(24):78-79
今年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有一幅名为<银线横空谱新歌>的国画牢牢地吸引了众人的视线:画面上,东山莫厘峰上高高的电塔耸立,电线横空飞越太湖面,把电输往西山.让观众感到新奇的是5根银线轻盈地划过画面,伸向远方.给人一种"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空蒙感觉,而那种横空出世的气概更是一览无遗,并与秀美的太湖水乳交融.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焦点透视和色彩配置相得益彰的手法,使画面在气势磅礴中又体现了温润秀丽.  相似文献   

6.
饿死了梁邦楚,中国知识分子会哭的 1995年11月12日,天津美术学院致函北京中国美术馆:“我国著名艺术大师和教育家、曾在我校任教的梁邦楚教授拟于1996年在贵馆举行个展,我院同意做为主办单位之一,请予接洽并及时安排展厅和时间为盼”。同年11月13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致函中国美术馆:“国画家梁邦越先生原系我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的国画教师,任教多年,成绩卓著,后因照顾家庭转江西。他的个人画展在1996年于贵馆展出,我院同意作为名义上主办单位之一,请予  相似文献   

7.
张春生 《江淮法治》2007,(5S):F0004-F0004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书画家娄师白诉中华书局侵权案,经法院调解,娄师白先生和中华书局握手言和。至此,这起备受关注的娄师白状告中华书局侵权案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9.
冬子 《警界科海》2004,(2):12-16
他曾创下逍遥江湖14年从未失手过的“记录”,还曾创下窃取一幅国画价值超过千万元的“记录”,可自恃并自称“高明”的他到头来还是未能挣脱掉自织的“樊笼”——  相似文献   

10.
品画     
张峰 《政府法制》2009,(6):41-41
“好画!” “运笔洒脱,意境空灵。” “气韵生动,深得国画之趣。” 局里办了个“迎中秋书画展”,作品刚刚挂好,一伙人便围在局长参展的一幅山水画前七嘴八舌地赞叹起来。  相似文献   

11.
王爱军 《政府法制》2014,(23):15-15
画家李苦禅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画艺精湛,而且人格质朴.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鹰是阳刚的倾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苦禅心地宽厚,待人诚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相似文献   

12.
华鸟风华     
沈海晨 《检察风云》2012,(14):84-86
华鸟的绘画世界,使人体悟到一种诗意与符号的抽象之美。她是一位对当代绘画艺术创新充满渴望井具有突破的面家。与她的见面是巧合,也是缘分,她身上有种莫名的亲和力,且知书达理,才貌双全。她自幼习字,因怀揣对中国书i面的喜爱,趴随海上画派的曹简楼先生学习国画。她在老师的教导下,掌握了海派绘画的精髓,但是,她之后的艺术生涯中却极少发表过海上画风的作品,为此,她强调:更多的是感悟到了一种创新的槲中。  相似文献   

13.
《检察风云》2012,(15):83
环保与艺术的结合,让百家争鸣的水墨年代在大洋彼岸蔓延。作为经典的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水墨画长期以来被视为国画的代表。从其绘就方式来看,水墨画是水墨相调后,以毛笔蘸湿,在独特的笔法运作下,与宣纸相融的特殊效果。当然,能产生何种物象,就看执笔者的悟性和手法了。此间意境,各有妙趣。  相似文献   

14.
风扬 《检察风云》2013,(9):40-42
安徽全椒县儒林画院的院长吴子磊组织过多次全国书画大赛,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在内的多名国内知名画家曾亲自到场为他捧场,然而,这位披着画家外衣、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的所谓艺术家,却利用未成年女学生在画院学习的机会,以及院外女学生对画家的崇拜心理,采用欺骗、胁迫等手段,强奸院内外女学生28人36次。  相似文献   

15.
书画苑     
《法治与社会》2003,(5):78-79
吴三大,原名吴培基,号长安憨人,一级美术师。1933年生于西安市一家书香门弟。三大自幼天资聪颖,酷爱书法绘画。他少承家学,能于诗文,师长见爱,初露头角。稍长即从师王正基、苗子健攻习书画,继与国画艺术名家赵望云、石鲁等交往研习,书法大进。  相似文献   

16.
赵剑尘 《法治纵横》2014,(14):45-46
2014年6月18日至24日,一场名为《大美新疆陆华书画展》在江苏美术馆展出,此次陆华书画展共展出反映新疆山水、民俗风情的中国画作品50余幅,都以指画艺术的方式展现,既表现了新疆山水的气势磅礴,又绘制天山南北安定团结的乐土风貌。  相似文献   

17.
陈岚 《检察风云》2011,(14):86-87
歌舞夜宴曲终人散,画师顾闳中用细润圆劲的线条、浓淡适宜的敷色描绘了历史上盛宴的瞬间,以连环长卷的国画形式将其留存下来,《韩熙载夜宴图》无疑便成了中国古代情节性绘画的杰作。  相似文献   

18.
来浩云 《检察风云》2012,(20):84-87
陶冷月(1895-1985),江苏吴县周庄人。初名善镛、字永韶,后名镛,号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陶焘侄孙,擅画山水花卉、虫鱼鸟兽、工笔泼墨。对中西合璧的画风研究极深,并独创现"新国画",是海上画坛著名画家之一。陶为浤,1940年生人。字韦宏,号牛斋。当代著名画家,"冷月画派"的传人。自幼经父亲陶冷月传授画艺,并先后师从刘海粟、张大壮学习山水、花鸟画,又与陈巨来、钱君匋学习篆刻。  相似文献   

19.
指画在我国画坛可谓由来已久。据成书于中唐的画论著作《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大画家张操“尝以手摸绢素,作松石”。史料还记载明代中期江夏浙派画家吴伟也曾创作过指画,常“以指蘸墨点于褚素”;清世祖顺治用指画水牛更成为画坛佳话。然而指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却是清代大画家高其佩;他的重孙高秉衣钵夙传,还撰书《指头画说》,后学者代不乏人。  相似文献   

20.
昨天,"实者慧——邹佩珠、李小可、李珠、李庚捐赠李可染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李可染中国画作品108件、水彩画作品13件,涵盖了李可染这位中国山水画艺术大师自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