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越南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领导体制改革是越南政治革新的中心议题.越南政治革新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改革党自身的领导体制,使党成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另一方面是改革党对国家政权和对社会的领导方式.越共提出"党领导,人民做主,国家管理"作为政治革新的指导原则.越共在改革党的领导体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其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领导制度是领导活动中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等的总和 ,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是我国领导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提出许多重要思想 ,研究这些思想 ,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点精选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六原则《半月谈内部版》高层吹风栏目刊文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六原则,具体是:第一,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第二,改革的目标是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基层民主,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第三,坚持不懈地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以不断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第四,改革是否成功,关键看国家的政局是否…  相似文献   

4.
王迅 《党建文汇》2001,(7):31-31
《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高层吹风”栏刊文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六原则.具体是:第一,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第二.改革的目标是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领导方式,是实现党的领导目的和意图的方法和形式,是党的各种领导职能发挥作用的手段、形式和程序的总和.历史证明:当党的职能明确且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后,有无适当的领导方式,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党的领导至关重要.因此,总结党在领导方式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更好地实现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要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不断创新党的领导体制、领导制度,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都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对它们提出新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要按照党的十六大  相似文献   

8.
付俊卿 《奋斗》2002,(11):7-8
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区(县)级领导体制如何,直接关系到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慢、政权建设是否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面对执政条件和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 ,我们党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更好地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 ,就必须不断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首先要不断创新党的领导体制 ,构筑新型的党政领导体制、建立党与人大的新型体制、创建新型的政党关系和党团关系、创新党的自身体制 ;其次 ,要创新领导制度 ,包括民主集中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决策制度 ;再次 ,要创新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包括党的领导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孟宪龄 《党的文献》2005,22(3):73-77
领导制度是领导活动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等的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是我国领导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提出许多重要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行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创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看到党的领导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要看到党的领导方式创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以更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坚持与时俱进,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对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的最新定位与认识。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重大政治原则,需要把握新时代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基本方式与制度保障,从而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最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关系执政党建设的全局,必须从国情出发,面向未来,规划和设计改革方案,加快推进依法执政、党政分开和权力下放、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党的纪检领导体制、党代会常任制度、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体制、政党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坚持党领导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上特色鲜明的制度优势,是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导致了国家立法需求的变化,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党领导立法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党领导立法呈现出全新的时代特征和逻辑理路,主要表现为更加主动地引领立法并将党的领导贯彻到立法的全过程、有力提升了领导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统一的视角加强领导立法的规范化建设等,反映了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2,(21):74-7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这一论述揭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议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必然要求 ;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存在不少弊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党执政的需要 ,因此 ,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原则 ,构建适应执政党地位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党的领导理论是党员领导干部们高度重视和十分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已载入十九大党章。从党章的视角来看,党的领导是理论问题,遵守、执行党章关于党的领导的规定则是实践问题。准确把握党的领导理论的基本内涵,为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实践奠定党的领导理论基础。党章是研究和把握党的领导理论及其基本内涵的根本依据。党章关于党的领导理论来自党的领导实践,党的领导实践需要以党章关于党的领导理论为指导,在党的领导新的实践中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党的领导理论,并把党的领导实践经验及时写入党章,为党的领导理论提供党章根本遵循,这是党章关于党的领导理论发展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党的领导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党的领导科学化应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现代政党领导规律,构建规范的党政关系、民主的党内关系、和谐的党群关系和协调的党际关系。西方政党领导经验为推进党的领导科学化提供了观照,应进一步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发展党内民主、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提高党的领导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效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化进程,改革完善纪检监察领导体制,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耦合,是中国以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关键。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探索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依据、国家建设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治领导制度建设、以意识形态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思想领导制度建设、以"党组织嵌入"为方式推进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将党的全面领导原则贯穿于国家治理中。这些实践举措有助于在发挥政治领导本领中增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力,在优化党的领导机制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完善国家制度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