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7,(1):4-4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重庆经济发展实现了开门红,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本刊组织此次专家学者笔谈,旨在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有效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高度的智慧,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勇气,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动态变化,创造性地制定了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使中国人民迅速脱贫致富,使社会经济加速发展。邓小平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一、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观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审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重新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以东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东部沿海地区的带头作用,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  相似文献   

4.
丁贞栋 《世纪桥》2007,(8):51-52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东中西协调发展战略。从和谐视野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极大必要性,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论区域经济协调增长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庆新 《探索》2006,72(2):121-124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国家发展的一个长期方向。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就是要强调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协调与兼容。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评述,以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前提探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公平与效率兼容问题,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区域经济增长中以公平为目标的效率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以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为前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应该从整个区域协作的角度出发,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并能通过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合作和互动实现区域经济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不协调的主要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出现了由资本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也日益拓展和丰富。但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深化,却向我们揭示出公共行政学研究中的一个盲点,即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政府间关系的协调的忽视。由于在中央放权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调控手段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致使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产生了“放大效应”。从而形成了一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表现为行政区…  相似文献   

8.
赵承 《党建》2006,(3):23-27
地域广袤的中国,历来存在着区域的差别。如何根据差异,因地制宜地发展;如何缩小差距,协调平衡地前进,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胆识。在迈向“十一五”的新时期,中国的决策者们用四大经济板块,第一次勾画出区域发展的完整蓝图。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由此开启了崭新的篇章。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上议事日程。从深圳特区拉动珠三角崛起,到浦东开发带动长三角经济增长,从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中国区域发展正在一步步实现从“…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六背景,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研究四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区域结构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罟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危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土安全,全面落赛圉宋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江苏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实施城市化战略,全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在新的形势下,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之一。构建三大都市圈、加快沿江开发和提高开发区建设水平,是江苏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做好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协调的三大举措。一…  相似文献   

12.
区域协调发展要健全区域互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提出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为世界所瞩目的发展。然而,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大量投人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经济的。随着工业化以及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大自然的资源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资源约束阶段,利用技术创新节约资源、研发替代和再生资源等手段,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论SOC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圈都在寻求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无论是主要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利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十六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积极推进区域  相似文献   

15.
苏炜  高彦彦 《唯实》2010,(6):56-61
政府的区域政策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江苏省从2001年开始进行的大规模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苏中和苏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驱动的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低劳动成本优势、FDI力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效应被强化,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却被弱化。因此,未来江苏省政策调整应注重产业转移的质量,从而增强人力资本对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猛,为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国各级政府也做出了诸多探索与尝试。笔者在搜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将这些实践分类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从理论预测变为现实,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长春市政府必须在“引进来,打出去”两个方面进行政策调整,推动企业跨国经营;重新规范市场,培育和完善符合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市场体系;提高政府的市场适应能力。建立“企业化”的政府;充当买方和卖方的经纪人,在公营部门重组市场吸引外资,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式、板块式发展的深入化,向我们揭示出传统政府治理的盲点,即对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区域内政府间关系的建设与调整的忽视。本文从政府之间的关系入手,强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区域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构建政府区域合作机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实现政府公共行政迈向公共治理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针对南昌市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产业定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树立区域意识,强化区域经济中心意识;增加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加强创业教育,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表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将在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中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是,现代市场经济都是与国家的调节和干预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