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之异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06,46(1):67-70
为防止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误读,需要辨明“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与“物本”、“神本”相对立,都凸显人的主体性,都以人为目的。二者的区别点在于:“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抽象的人,而“以人为本”强调的人是具体现实的人;“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权,“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民的利益;“人本主义”只是以人为目的,而“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目的又作为手段。  相似文献   

2.
论"以人为本"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宏俊  方彬 《求实》2006,1(8):37-39
理解以人为本,需要明白几个前提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现实内涵是什么?其中的“人”是指什么?以人的什么为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都应该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指人民群众。从以人为本的三方面内容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本”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即根基、根据、中心、主体。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克服妨碍以人为本的种种错误观念和制度,比较突出的有“以物为本”、“以资为本”、“以官为本”以及“以知为本”,否则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国家主人地位和人权主体地位不可能很好地树立起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人权原则必须充分意识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民主是民生之命,科学理想是民生之魂。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明确地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但首先必须明确以人为本中“人”的三重内涵,即现实的个人、人民和人类的三重内涵指向,这是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澄明“以人为本”的深层意境,就必须在本体论上追寻。“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以人为本”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依归。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界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惠勤 《探索》2005,23(1):168-170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虽然包含中国儒家传统的“亲民”、“德政”的某些合理成分,但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却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民本”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也包含西方人本主义对于个体生命及其价值的尊重,但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类解放”的政治信念,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人学思潮的革命性突破。科学发展观内在规定了各要素(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以人为本)间的相互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是对执政党和政府行为的约束,它目前所要确立的主要观念就是:其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理性发展意识。首先是针对市场经济下由利益驱动所催生的经济人倾向。其二,以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突破口的公平意识。其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工人阶级为内核的“大多数”观念。其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改革取向的社会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是它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从哲学层面来说,实质上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谢怀建  邵旭平 《探索》2005,23(1):174-176
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人本思想,内涵是不一样的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区别:从经济层面讲,它更侧重于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从政治层面讲它强调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即集体本位的“人本”;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它虽与儒家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也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对"以人为本"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以人为本可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有五个主要层面,即生活层面、工作层面、政治层面、人权层面和哲学层面。这些不同层面都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因此,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如何理解是个关键问题。根据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中“人”是具体的人、现实的人,人的主体是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相似文献   

10.
戈士国 《探索》2005,46(2):173-174
对“人”与“本”的把握构成理解“以人为本”的基础。“社会的人”和“总体的人”构成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主张和心理预期。在“以人为本”的命题中,“本”的范畴体现了以人为根基为归宿的真理态度、价值取向和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西方资产阶级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他们所认为的“人”是抽象的人,最终是“以资产阶级为本”。在中国古代也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仅仅是将劳动人民视为工具,因此也是一种道德说教。马克思主义则明确指出“人”是“现实的人”即劳动人民;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以人为本的“本”应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层次来理解,就是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英菊 《新长征》2010,(1):28-29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本。从以人为本出发,既可以找到理解科学发展观全部内涵的“钥匙”,又可以获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核,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思路和价值认同都是紧紧围绕“人”而展开的,离开了“人”,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以人为本”中“人”的涵义有一个全面、清醒、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思维方式的伟大转变,是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产生巨大影响,在实践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人”,对其作科学而具体的诠释,以致于不会使“以人为本”在现实中沦为空谈和一种滥辞,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之“人”应涵盖“人民”、“后代人”、“有生命意义即将出生的人”、“法人”、“犯罪人”和“失去生命的人”等。  相似文献   

15.
李继武 《唯实》2009,(10):19-21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内涵,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规定:在人与物的比较上,是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指“根本”。  相似文献   

16.
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随即掀起了研究热潮.其中,究竟如何厘清"以人为本"的内涵与边界,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纵观6年多来的研究,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与边界的认识从表层解读走向深入阐释,从"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对立关系"、"并列关系"等四个视角科学地厘定了"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民本思想,与物本、神本、资本、君本、官本,与以人民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人类中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之间的关系,科学地阐明了"以人为本"的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发展观重视经济增长,而科学发展观重视人的发展,这就标志着我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从横向看指全体人民,从纵向看指多代人。人是发展的主体与动力,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8.
陈荟芳 《求实》2007,1(4):80-82
马克思“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基本观点,对于深入推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安全生产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安康杯”竞赛旨在通过群众性的活动,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不断加强安全管理,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安康杯”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力产权诠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程言君 《探索》2006,1(4):157-16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点是人力产权,主要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的人力产权异化复归的历史规律。从而,社会主义劳动者人力产权各项权能或权益的实现程度,便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的立足点和成功与否的根本性判定标准。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要避免把以人为本演化为“驭世之道”和“以个人为本”的“剥削之术”,更要防止落入现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以富人为本”的经济、政治陷阱以及“和平演变”图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