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共和国十位大将中,徐海东被誉为"虎将军"。从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到创建革命根据地,再到抱病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徐海东身经百战。他打仗10年9次负伤,全身共有17处弹痕。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邓小平评价他"对党有一颗红心"。1955年,中央决定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他  相似文献   

2.
正长城抗日的最后一战,发生在北平怀柔的长城脚下,与日军顽强交战的是从绥远调来的傅作义部59军。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有一段悲壮的"长城抗战",发生于东北沦陷后的1933年。那年元旦夜11时,侵华日军向榆关(今山海关)发动进攻,爱国将领何柱国率守军奋起反击,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经过3个昼夜的激烈巷战,何柱国部第1营、3营将士全部殉国,1月3日山海关失陷。3月,日寇侵犯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即溃。日军趁势南犯,  相似文献   

3.
卫智 《黄埔》2012,(6):11-13
卫立煌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抗日战争期间,他支持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抗日,与八路军友好相处、携手抗日,他是到访延安的国民党最高官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43年11月,卫立煌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指挥远征军一举击溃滇西和中缅边境日军,  相似文献   

4.
苏峰 《北京观察》2015,(9):20-23
<正>张自忠是家喻户晓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二战期间同盟国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他牺牲在湖北襄樊十里长山,埋葬在重庆北碚梅花山。即使70多年过去了,回顾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前后的诸多历史细节,他率部多次痛击日寇的骄人战绩、“武官不惜死”的军人武德、尽忠爱国的牺牲精神,至今仍令人感动。位于北京西城区府右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自忠小学则培养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成为张自忠将军爱国牺牲精神的另一种传承和存在。  相似文献   

5.
彭雪枫将军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和军事家,也是功绩卓著的统战工作者。他在开辟豫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模范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收编地方武装,壮大抗日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党的统战工作,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本刊特摘编连载杨成武同志《敌后抗战》一书。在八年抗战中,杨成武将军先后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独立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和冀中军区司令员。他率部在长城内外、太行山麓,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奋战,直到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华大地。《敌后抗战》是他亲身经历的生动记录,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的光辉战斗历程,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7.
孙瑞星 《黄埔》2012,(6):21-25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今年是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69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抗日英烈。淞沪抗战负重伤军校学习创佳绩1926年秋,孙明瑾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军校毕业,参加北伐,作战有功,历任第八十七师排、连、营、副团长等职。1932年"1·28"淞沪抗战爆发。2月初,蒋介石让何应钦调动散驻京沪杭的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和中央教导团,合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第五军军长(兼第八十七师师长),立即率部  相似文献   

8.
罗炳辉将军是中央军委向世界公布的我军33位军事家之一,是杰出的红军将领、卓越的抗日名将、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于1897年12月22日出生于昭通地区彝良县偏坡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功勋卓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称他是“一心追求真理的将军。”罗炳辉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46年病逝在疆场上。今年12月22日,是罗将军100周年诞辰。笔者从1979年开始征集罗炳辉将军的文物资料。罗将军的戎马生涯中,在途经民族地区时,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带头维护民族团结,令人敬佩不已。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  相似文献   

9.
吴东峰 《传承》2008,(23):22-22
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作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三个重要命题张树桐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有三个重要的命题。第一个命题,就是“统一战线是一个法宝”。这个命题最早出现在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在向陕北公学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同学发表的讲话中。他说:送给同学们三个法宝。第一个法宝是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1.
“北有一汽,南有二汽”。在湖北西北部秦岭馀脉构成的大山区,崛起了一座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齐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二十年创业早在一九五三年,为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毛泽东主席就提出兴建“二汽”。六十年代,由周恩来总理决定厂址在鄂西北郧县的一个小镇——十堰。这里是湖北、陕西、河南、四川四省的交界处,离此一百三十公里的老河口是当年李宗仁将军率部抗日的大本营,还有一条李宗仁将军修建的公路直通陕西。现在襄樊到重庆的铁路经过此地。道教胜地武当山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也离此不远。当时这里贫困、落后,“二汽”建在此地是为了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当地山里人把大山沟称作“堰”,十堰,  相似文献   

12.
回忆父亲阚维雍将军阚培荪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整整50年了。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殊死战争中,我全国军民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的父亲第三十一军一三一师师长阈维雍将军于1944年秋奉命率部防守桂林,他以微弱兵力,抗拒数...  相似文献   

13.
1949年5月6日,也就是杭州解放后的第三天,首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谭震林,就轻车简从,来到了杭州市菩提寺路的一家楼房,去拜访一位被毛泽东主席称为“怀威将军”的吕公望。一  相似文献   

14.
魏凤楼将军二三事□李四端魏凤楼(1896-1978),字建亭,西华魏营村人。1913年投军冯玉祥部,从士兵晋升到军长。1937年回到豫东组织抗日武装并加入共产党,为特别党员。先后担任扶沟县、鹿邑县县长及第一战区游击队一纵队司令等职。1945年秋,率部...  相似文献   

15.
《春秋》1995,(4)
石友三,字汉章,一八九一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一九○八年投军,后来投靠冯玉祥的西北军,成为西北军的骨干将领之一。在军阀混战时期,石友三三次背叛冯玉祥,后来又投蒋(介石)反蒋,投张(学良)反张,翻云覆雨,朝秦暮楚,被称为倒戈将军。抗战期间,他勾结日军,进攻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后在国民党内部倾轧中被蒋介石秘令卫立煌指使石的部下高树勋将其杀害。但抗战初期,石友三在山东与中共密切合作共同抗日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抗战爆发后,石友三的部队改编成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军第一八一师。石友三任师长,之后,率部参加了抵抗日军的战斗。一九三七年底,石友一二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六十九军军长,并将高树勋的新编第六师划归该军建制。一  相似文献   

16.
王丰 《同舟共进》2009,(4):42-46
这是一位广东乐昌籍将军的传奇:他在危难中挺身护卫孙中山;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他率部追了两万里;他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他余年在台,英雄迟暮,桑梓情深……  相似文献   

17.
裴周玉将军1930年参加红军,经受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斗洗礼,抗日战争期间转战山西绥远与大青山雁北抗日前线,参加过著名的百团大战,曾率部在大同、丰镇一带袭击驻口泉、鸦儿崖的日寇,令敌人闻风丧胆。在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裴将军。裴老已83岁高龄,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和蔼的面容透着军人固有的坚毅。落座之后,裴老便将我们带入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日寇的凶暴残忍,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再次燃起这位历史见证人胸中的愤怒烈火:日寇扫荡抗日根据地时,“见村就烧,见物就抢,见人就杀。蛮汗山根据地黄花…  相似文献   

18.
在戴安澜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追思他的卓越功勋,这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弘扬黄埔精神,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很有意义的。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民革中央,向戴安澜将军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并向戴将军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戴安澜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爱国革命将领。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一个耕读之家。1924年从军,因在作战中有勇有谋,于1925年被保送至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因战功赫赫而屡屡升迁,1939年任国民党军队第五军第二○○师师长。1942年5月,在远赴缅甸征战过程…  相似文献   

19.
高树勋,解放战争中第一位在战场上率部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的功劳很大。由于他的起义,国民党在平汉战役中投入的2个军的军心被动摇,战斗意志被瓦解,主力部队被消灭,从而大大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平汉战役打响前,刘邓积极争取高树勋1945年10月13日,毛泽东结束重庆谈判返回延安的第二天,蒋介石即向国民党各战区发出"剿匪"密令。在蒋介石的严厉督促下,10月14日,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马法五率部第40军、第30军和新编第8军4500人的兵力,采取火力重叠配套,分成左右两路,自河南新乡沿平汉铁路交错掩护北进,企图完全控制平汉路,分割晋察冀、晋察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骆保中,河南省宁陵县乔楼乡贾庄村人。1917年18岁的他,因家境贫寒,投军冯玉祥的十六混成旅,跟班长佟凌阁、连长吉鸿昌当兵。我父为人忠厚,秉性刚烈,作战勇敢,备受冯玉祥、吉鸿昌的赏识和重用,所以在该部提升很快。中原大战之后,已升为团长的父亲不满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托病辞职返乡。“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将军高举抗日大旗在张家口组建抗日同盟军,父亲闻讯后便卖了家产,带500块银元直奔张家口二次投军。冯玉祥将军在召见他时连声说:“我现在既缺兵又缺将,骆保中你来得好好好。”随后,冯玉祥委任我父为抗日同盟军魏凤楼部第三师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