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五”是万县市腾飞的关键时期。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对实现“九五”乃至实现2010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一切工作都要靠人来作。工作千头万绪,抓住了人就有头有绪;工作千难万难,用好了人就能克服种种困难。做好“人”这篇大文章,是组织部门的神圣使命。为此,我们要聚精会神抓好七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奋斗》2005,(6):1-1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来我省视察工作,在讲话中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他说:“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都不是空洞的13号,而是要把它转化为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具体行动。要树立和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多思发展之忧,多谋发展之策,多出发展之力,学会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坚持用发展的成效检验工作。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发展既有一个紧迫感的问题,也有一个精神状态的问题。当前,对于黑龙江省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进一步解决好这个问题都至关重要。”“东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最根本的问题还不是发展水平的差距,而是发展环境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家“心灵超市”在上海开张十多天来,部分商品卖到脱销。这几十元一件的畅销货,不过是些贴着精美标签的空瓶空盒,名叫“离开办公室”“睡够八小时”或是“不要失去自我”。  相似文献   

4.
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也常听到“能者多劳”这句话。“能者”由于能办事、会干事,工作质量好、效率高,领导用起来顺手,同事也经常找他帮忙,这样一来,“能者”自然就比一般人要“多劳”些。这里不妨深究一步:“能者”的能力水平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平时的“多劳”,是以“劳者”也会“多能”。  相似文献   

5.
目前,困难企业为数不少,做好困难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关社会的稳定,企业的振兴。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做好困难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把握三个方面:一、准项把提困难企业职工的思想脉扬当前,困难企业职工思想状况大致呈三种态势:一是自卑心理。部分职工因企业效益差,负债多,困难重,而对企业的前途失去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准备“跳槽”,去效益好的企业再图发展。二是抵触情绪较大。困难企业的领导班子往往战斗力不强,职工对企业领导怨气多,少信任,进而产生盲目抵触情绪。因此,企业对职工的凝聚…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传统,是“重刑轻民”,即一般人对刑法较为熟悉,对民法了解得不多。文章为此从“民法是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民法是我们实现权益的法律保障”两部分论述了民法与我们的关系及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相信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理解,遵守,运用民法这一门重要法律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实现“九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基本思路,部署安排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这对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五年看头年,力争今年农业有一个好的开局,取得一个好的收成,不仅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社会稳定,极为重要,而且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信心,积累经验,为实现“九五”农业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的“问题学生”逐渐增多,他们中有的不适应新的环境,有的走不出高考失利的阴影,有的对困难处境无能为力,表现出失意、压抑和焦虑的情绪,或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失去生存的勇气,萌发极端念头。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就有这么两个学生,在真情的感召和精心的心理治疗下,成功地走出了阴影,走进充满阳光的生活。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有一位来自甘肃农村的2001级女生,入校后两次深夜出走自残,家长和不少的师生都一度认为她可能就这么“废了”。然而,在以电子系党总支书记李晶骅为首的师…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指出,新疆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来解决。只有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族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才能更加坚定各族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这个前提条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更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乌鲁木齐市“7·5”事件发生以后我区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和危机的困难时刻,  相似文献   

10.
后发与后劲     
翻开第20期《当代贵州》,人民日报赴贵州采访组采写的《蓄势后发从头越》使人眼前一亮。一扫自卑心理,顿长几分豪气,这便是我的第一感受。这的确是篇好文章。它用一个“退”字,写出了贵州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胆略和气魄;用一个“通”字,描绘了贵州人打破封闭,走出深山的决心与成就;用一个“变”字,展示了贵州农村经过艰苦奋斗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贵州,一个后劲十足的贵州。后来居上,蓄势后发,都需要有后劲。后劲从哪里来?来自“志气”和“信心”。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只要有志气,有信心,便会有十足的发展后劲。面对落后,要不甘落后,要有改变落后面貌的抱负。面对困难,要不怕困难,要树  相似文献   

11.
《前线》1996,(6)
必须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本刊评论员北京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个多月了。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各项工作都已明确部署。现在,大政方针已定,目标都已明确,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按照《纲要》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  相似文献   

12.
反腐倡廉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因为腐败行为其明显的结果就是“导致人们丧失对政治体系的信心,失去对政治权力的认同,从而引起秩序性和制度性的不稳定状态,甚至会招致严重的社会危机”。邓小平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他深刻指出:“我们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明朗,更能获得人心。”①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反腐工作出现较严重的“重法轻德”现象,即注重以“法”治腐,忽视或轻视以“德”治腐,因此,在廉政建设中,我们务必认真探索和研究政德建构这个新课题。所谓政德,是…  相似文献   

13.
报刊文汇     
要言辑录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 李瑞环指出:“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执政的要领是把最困难的人安排好,稳住群众、稳住人心、稳住全局的关键是稳住最困难的那部分人。各级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多想些群众冷暖,少想点个人“政绩”;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点“锦上添花”。《摘自《工人日报》微型论坛“以德治国”并不等于“人治” 《中国党政 干部论坛》刊载 夏伟东的文章指 出,那种认为强 调“以德治国”是 对“依法治国”的 否定、是恢复到 “人治”、是一种 倒退的观点,是对“以德治国”的误解和曲解。 我们所强…  相似文献   

14.
“会哭的孩子”就该“多吃奶”吗?黄伟华“会哭的孩子多吃奶”、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信条,他们把“哭”当作获取某种利益的手段,有困难“哭”,没有困难也“哭”,甚至比有困难的“哭”得更动人。举几职务提拔、职称评审、住房分配、困难补助等都要去“哭”“哭”来...  相似文献   

15.
编制“十五”计划面临三个新条件 第一,是生产力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五”不是孤立的,它从“九五”走来。“九五”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一个重要的“五年计划”。这5年中我们实现  相似文献   

16.
李猛 《实践》2006,(4):47-48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有位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交心会上形象生动地说,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把自己的形象树正,有必要经常用好“三盆水”:第一盆是用“凉水”冲头,保持头脑清醒;第二盆是用“肥皂水”洗手, 保持清正廉洁;第三盆是用“热水”泡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经济工作开一个好局,对于顺利实施“九五”计划至关重要。省委对1996年的工作考虑得比较早,六届六次全委会前后,就安排力量,调查研究,按照五中全会精神,起草省委1996年工作要点。这次会议上提交大家讨论的稿子,是经过省委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越品味越有感触。朝气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心理境界。一个人如果朝气蓬勃,生龙活虎,那工作、事业就会充满希望和阳光,就能有所作为,不断进步;如果暮气沉沉,老气横秋,蔫头耷脑,那工作就会缺少生气和动力,就会得过且过、碌碌无为。无数实践证明,有朝气才有希望,有朝气才有爆发力…  相似文献   

19.
陈建国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指出,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关键在于领导精神状态和工作的好坏。他说":在座的每个同志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好坏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福祉,每个人都责任重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振作起来,紧张快干,就会把各方面的工作干得更好,就可能使宁夏多增加一些就业岗位;就可能使人民收入多增加几元、十  相似文献   

20.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执政的要领是把最困难的人安排好.基层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稳住群众、稳住人心、稳住全局的关键是稳住最困难的那部分人.各级干部要牢记党和政府的宗旨,多想些群众的冷暖,少想点个人的"政绩";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点"锦上添花";多办些具体的必要的事,少讲点空话、废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