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荷兰人最闻名于世的是他们对金钱的一丝不苟,其是公私分明的品格(各人付各人的账,绝不占公家宜)已经成为荷兰人经济性格的全球代名词。国内一位到荷兰进行商务活动的人士曾亲历了这两年事:为了接待一批国内客户,他派一个荷兰雇员开送他们去游览。第二天,这个荷兰雇员从口袋里掏出一停车费的收据要他签字报销,他大致点了一下,约是20荷兰盾。正当他准备签字时,只见这个荷兰雇员神情严地说:“你等一会儿,让我打一个电话吧!”说完他立即通电话,用荷兰语和对方通话,同时在这一堆停车费收中费力地寻找。最后他严肃地挑出一张大约一元多荷盾的收据,…  相似文献   

2.
正荷兰流行一种活动:大人深夜开车,把即将进入青少年阶段的小孩载到森林里"放生",而后大人离开,让这群小孩靠着原始的GPS (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和方向感,自寻归途,回到童军营地。荷兰小孩从小被教导不要太依赖大人,大人则被指导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荷兰"放生"传统展现了这些原则,就算孩子又累又饿迷失方向,都应该让他们想办法自己找到回家的路,让他们体验全权做主的兴奋感。  相似文献   

3.
前些年,见到一种讲述犹太人如何生财有道的小册子满天飞,信以为然。到了荷兰之后,才知道犹太人与荷兰人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因为荷兰人信奉“为上帝赚钱”,他们是上帝的宠儿。还是在荷兰的邻国比利时,当地人就对我们说,到了荷兰,只要你们细心一点,就不难发现,有的人家门前挂着一些白纸条。猜猜看,那是什么?大伙儿茫然。嘿嘿!不知道吧?那是用过后洗净的卫生纸,晾干后还要用的。荷兰人这么抠门儿?有人不  相似文献   

4.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里,15个人围着一张长方形大餐桌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一大会议的除了13位中共代表外,还有两位则是来自远方的共产国际代表,他们是: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一马林,一个年近40的荷兰人。1883年5月13日,马林降生在荷兰海港城市鹿特丹,原名斯内夫利特。鹿特丹不仅是荷兰第一大港,而且是欧洲  相似文献   

5.
迷人的荷兰     
杨树培 《共产党人》2006,(11):53-54
虽然荷兰没有中国这么长的历史,但他们保留了历史发展的脚步,历史上,古罗马、土耳其、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都曾入侵过荷兰,因此使得荷兰具有多样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6.
蔡和森和向警予是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爱情与他们从事的事业一样,既收获了成功与喜悦,也遭遇了失败与痛苦。他们的爱情帆船在航行中遇到了暗礁激流,以致终究未能抵达生命的彼岸,途中不得不痛苦地分道扬镳。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经有这样一艘船,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也曾经有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他们的选择改变了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孟兰英 《共产党人》2007,(12):49-52
20世纪50年代初,曾经有这样一艘船,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也曾经有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梁思礼、侯祥麟等等,他们的选择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王建柱 《世纪桥》2010,(24):55-59
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经有这样一艘船,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也曾经有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梁思礼、侯祥麟等等,他们的选择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经有这样一艘船,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也曾经有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梁思礼、侯祥麟等等,他们的选择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一、档案的内涵在档案学界,对档案定义较早且影响较大的当属荷兰档案学三巨头,即穆勒(S.Muller)、斐斯(J.A.Feith)和福罗英(R.Fruin)。他们在荷兰档案家学会的监督下,合编了《档案管理与编目手册》。在此书中,他们将档案定义为:"由行政主体或其官员正式制作产生或收到的书面文件、图像以及印刷品的总体。这些文书被官方或官员置于特定场所予以保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初,有这样一艘船,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这艘船的名字叫"克利夫兰总统号";20世纪50年代初,有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他们的名字叫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梁思礼、侯祥麟……  相似文献   

13.
黄磊 《党建文汇》2013,(12):39-39
说起荷兰人抠门儿.恐怕没人会提出异议。抠门儿已经成为他们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14,(4):50-50
荷兰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成功采用电击疗法删除了人类大脑里的指定记忆。这一突破有望在未来帮助抑郁症患者及受过心灵创伤的人忘记痛苦的过去。  相似文献   

15.
王建柱 《党员文摘》2007,(10):11-12
20世纪40-50年代,“克利夫兰总统号”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一批留美学子心怀科学报国的理想,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他们的回归,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图说天下     
中国海军首次绕日本一周航行日本防卫省7月25日公布消息称,中国5艘舰艇完成了绕日本列岛一周的航行。防卫省指出,这是中国舰艇首次绕日本列岛航行一周。就中国军舰在该海域航行一事,日方曾多次表示担忧,但日方报道也指出,该海域是公海。中国国防部曾就此回应称,中国海军舰艇在相关海域进行例行训练和航行是正当的、合法的,国防部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客观理性看待,不必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17.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5人中,有两位外国人.他们分别是共产国际的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克尔斯基(真实姓名叫弗拉基米尔·阿勃拉莫维奇·涅伊曼).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尼克尔斯基至今仍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神秘人物.  相似文献   

18.
丁明 《党史文汇》2010,(8):10-13
紧急降落之后 1957年7月的一天。中国外交部信使队的赵梁、吕志清乘坐荷兰航空公司的慧星式飞机到中东地区出差,第一个目的地是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第二天,他们换乘飞机前往埃及首都开罗。  相似文献   

19.
清石 《先锋队》2014,(33):52
荷兰人对待恐惧、伤痛和死亡的态度,说简单点,就是“直接面对,彻底承受”,几乎没有“善意的隐瞒或谎言”。在荷兰,如果一个老年人被诊断为癌症,只要当事人神志清醒,医生就会直接和当事人交流,由病人自己决定是否告诉家属。投射在日常生活里,荷兰父母也觉得他们只能向孩子忠实地呈现现实,而不是赋予自己强大的信息过滤权,去决定哪些是孩子该知道的,哪些不是。在荷兰,无论孩子多小,父母都不会向孩子隐瞒家庭重大变故的信息。孩子的亲人去世了,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港湾     
《学习导报》2012,(14):24-24
一次航行,旅客们发现一件趣事:他们的船总是率先向任何一艘迎面驶来的船发出热情的鸣笛以示问候,即使对方爱理不理,它热情依旧。大家纷纷猜测,该船船长一定是个热情的或多半是在热恋中的年轻人:也有人猜测或许船长刚刚被委以重任,一番事业有成的激情在激荡着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