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它不同于各种非理性的思想,也不是这些思想的简单组合,非理性主义来源于这些非理性的思想但又高于这些思想,它的形成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也是西方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理性主义自身的弊端,绝对理性对个体个性的严重束缚,使得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对理性主义产生了怀疑并进行了反思。这种反思,有助于充分认识非理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源头,开启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大门。古希腊哲学被视为理性主义的洋洋襁褓,孕育着理性的萌芽与生成。本文指出,对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的研究,无疑是理解当代西方理性主义的生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齐延平 《法学论坛》2005,20(1):140-144
西塞罗因为对理性主义自然法的系统阐发而奠定了其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永恒的理性是自然法的本质 ,符合自然理性方为正义 ,自然法决定着人定法 ,构成了西塞罗法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秉持自然理性、关注现实实践、笃信法律与正义、倡导共和政制是西塞罗理性主义自然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论近代民法的理性精神--以19世纪民法法典化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喆 《法学》2004,(5):33-44
近代欧陆各国的民法典与理性主义的关系在民法思想史上是一个有待全面认识的课题。以往的研究没有把这个问题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来考察 ,本文采用一种哲学、历史学与法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力图揭示 19世纪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民法法典化所体现的理性精神。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欧洲大陆 19世纪的民法法典化的哲学思想是理性主义哲学 ,法典化所采用的法律技术深刻反映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栗峥 《证据科学》2011,19(1):64-75
对"是否能够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的回答不同,将英美证据法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理性主义与怀疑主义.理性主义认为,可以而且应当运用证据证明事实,这是人类理性的直接表现.而怀疑主义认为,不可能或很难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由此,积极建设性的理性主义与消极解构性的怀疑主义萦绕纠缠,形成了证据法学发展的世纪争论,这些争论使证据法学领城...  相似文献   

6.
对是否能够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的回答不同,将英美证据法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理性主义与怀疑主义。理性主义认为,可以而且应当运用证据证明事实,这是人类理性的直接表现。而怀疑主义认为,不可能或很难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由此,积极建设性的理性主义与消极解构性的怀疑主义萦绕纠缠,形成了证据法学发展的世纪争论,这些争论使证据法学领域不再中心化、霸权化,而是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7.
经验与理性之间的关系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二者之间如何沟通成为众多哲学家思考并力图回答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尤其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论争使之成为一个显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此做出论证并得出不同结论。对二者的关系问题的论证与解答的研究也成为我们学习和理解近代西方哲学的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8.
自由主义:基于理性的政治论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我们对自由主义持何态度 ,都不可否认它是当今汉语学界的一种显学。由于各种原因 ,在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的始终是 2 0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兴起的以反思启蒙理性为着力点的、以哈耶克、波普和伯林等为主要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然而 ,由于对自由主义在西方发展脉络 ,尤其是自由主义之最初证成缺乏足够的了解 ,国内学人难以理解哈耶克等人何以要极力辩解自由主义不是建构理性主义 ,误认为其对“理性的滥用”之批判就是要批判理性本身 ,有些人甚至追随某些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 ,断定自由主义抛弃理性仍能得到有力辩护。通过剖析格雷和罗蒂两个学案表明 :自由主义之哲学论证离不开理性 ,否则或失去其本质或沦其为偶然 ,因为自由主义本为探求政治理性之学。不过 ,自由主义并非建构理性政治的惟一通途 ,肯定还存在着建立理性政治的其他通路需要我们去摸索  相似文献   

9.
新制度主义将制度变迁划分为演进理性主义和建构理性主义两种模式,前者揭示了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而后者则强调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主导性或辅助性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后发外生型市场经济,在破除计划体制的同时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必须依靠政府力量衔接不完全的计划与不完全市场以解决社会转型期制度资源短缺这一突出问题.当然,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我们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0.
于衡 《法学论坛》2007,22(1):72-75
本文以美国纽约州上诉法院"贝考克诉杰克逊案"为例,就有关侵权损害法律选择进行讨论,对最密切联系原则替代侵权行为地法这一过程背后的基本原因和这一过程中法律精神与法律形式、法律的确定性与准确性、建构理性主义与进化理性主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此说明在立法中绝对的确定性和一致性并不一定是理性在法律建构中的必然和最佳的选择,相反,在许多规范中保持一定的弹性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胡朝阳 《河北法学》2005,23(12):72-75
从法学视角反思"李约瑟之谜"后认为,西方近代科技和工业革命虽与其产权制度有关,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宪政主义传统及其理性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科技法制建设,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外,更要弘扬宪政观念,倡导理性精神,培育法治意识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万毅 《法学家》2004,(6):94-100
当前中国的法治建设徘徊在"建构理性主义"和"经验理性主义"两种路径之间.在这种语境下,具体案件有着微观和宏观的双重法治意义一方面,它通过个案纠纷的解决发挥着秩序正统性的再生产功能,从而为法治的生成提供着微观基础,是构筑微观法治的基石;另一方面,它又通过案件审理中的技术操作检测着法治秩序建构的可能性,从而获得了反思宏观法治的契机,成为推动宏观法治发展、完善的阶石.因此,从中国足坛"黑哨"案,可以对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理性主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而德国是理性主义的壁垒。理性主义,思辩精神,严谨而秩序,这已经成为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工业设计作品中体现出严谨和秩序,科学技术的光芒照耀着德国的工业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法律赢得神圣——中西法律观念的信仰基础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存在离不开信仰的支持。西方法律的信仰基础成功地完成了从基督教到理性主义的转型 ,当代中国法律的信仰基础应该是建立在理性主义之上的公平与正义等信念 ,经过扬弃的儒家信仰可以作为合理的思想资源 ,被纳入当代中国的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5.
对“民法上人”的特点或称“色彩”的假设是民法制度展开及其正当性的基础。罗马法上的人具有多神社会中“家”的祭司和二元社会中“家”的主权者双重色彩。近代民法上的人像包括人是“主体”的世界、抽象理性人、孤立的“经济人”三重色彩,其底色——对理性和人性的乐观主义,是近代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法律制度正当性的真正基础。人在工业社会的异化摧毁了乐观理性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揭示:人与人被无可避免地连结,非物质因素、非理性因素经常分别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嬗变中的现代民法上人像色彩包括:被连结在社会网络中受约束的人、混合了自利和激情的有限理性人、平等性丧失的“具体”人、去神圣化的人、相互协作、相互关心的人。  相似文献   

16.
西方自然法思想历经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发展阶段。虽然自然法传统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从17世纪开始,近代自然法思想家相较于古代和中世纪,更为强调自然法是事物自然理性的反映,更加突出人类的自利本性和自然权利论,并自觉运用理性主义方法论建构自然法体系。这些转折都显示出近代自然法与古代、中世纪的自然法具有根本区别,这是我们认清西方自然法思想脉络的基本前提。虽然理论界对格劳秀斯作为近代自然法的转折点还有质疑,但格劳秀斯开始将法律与数学进行类比,对于古典自然法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在格劳秀斯之后却成为自然法理论建构的常态。在中世纪到近代自然法的思想转型过程中,格劳秀斯确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理性主义往往把人的创造力归功于大脑的凝思与理性的推算,把身体则看作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障碍。实际上,人的创造能力并不只是来自大脑的思维和人类精神的凝思,而主要是源自以整体性身体为基础的身体感觉。正是发生在身体感觉层次上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体验与行动变成人的创造潜能,增进着人的创造能力。因此,要想培养或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关键是要学会体验、捕捉、释放、接受或诱发身体感觉的火花,并能够使其得以凝聚、整合与升华。  相似文献   

18.
一、刑事错案出现的必然性西方世界的认识论,大体上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理论架构:一是笛卡儿理性主义的影响,相信人类通过理性的活动,能给自己创制出一个尽善尽美的法律制度,并且这种法律制度能适应所有未来的法律需要。另一流派则是以英国为中心,以大卫·休漠为代表,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不全可知的,不可能制定出适应于未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法律观,都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然而,孟德斯鸠以前的思想家,“理性”问题并未给予充分的论证。孟德斯鸠超出前人的地方,表现在他的法律观切实的、具体的贯彻了近代的理性主义精神,他把理性和法律冶于一炉,创立了资产阶级的来源于自然法又高出于自然法的理性法,为资产阶级学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内容。孟德斯鸠也因此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法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我认为,孟德斯鸠的理性主义法  相似文献   

20.
王妍 《北方法学》2013,(2):45-53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制度可以作为一种规则、一种习惯,也可以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可以为人提供行为模式、为人的行为提供预期减少不确定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研究对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引和省示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构建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但是以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研究来分析就会发现,该制度具有建构理性主义的色彩,存在制度价值无法得到发挥、制度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的构建应当尊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演进理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并尽可能降低制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