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一冰  付森 《世纪桥》2009,(24):3-5
改善农村民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改观,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本课题研究意在说明:改善农村民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改善农村民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王建民 《奋斗》2008,(2):43-44
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不断改善民生,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9,(12):58-59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后去向何方,又一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宏观政策“定了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相似文献   

4.
《实践》2009,(1):27-2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面,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增长、保民生、渊整结构贯穿明年经济工作的主线。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桓台县从关注和改善民生入手,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载体,采取源头预防、扫除监督盲点、拓宽信访渠道、创新廉政机制、维护群众利益等五项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6,(11)
正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对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黑龙江历史包袱沉重,民生欠债较多,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保民生,使广大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责任,像抓经济一样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7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村的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70年农村民生改善既是全体中国人民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也是整个国家、民族面貌发生质变的生动例证。70年来农村民生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归根到底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农村民生的改善永远在路上,农村民生的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70年农村民生的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0,(10)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面对复杂局面,如何回应民生关切?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加大"六稳"的同时,提出"六保",其中的"保基本民生",强调要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住民生底线。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此次"六保"中的"保基本民生"是何意?基本民生指的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是发展,核心在民生,必须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来加快民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关乎民计民生的天津市粮油集团来讲,“保市场、稳物价、惠民生,保障粮油食品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为此,  相似文献   

10.
改善农村民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改观,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本课题研究意在说明:改善农村民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改善农村民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肥城市着眼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升村民自治水平,从落实党员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评判权入手,创新制度,规范程序,把党的领导过程变成凝聚民心、实现民意、服务民生的过程,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挥科技进步对改善农村民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08,(12)
民生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整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改善农村民生需要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农村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要统筹农村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协调发展。中央支农惠农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成效,而科技支农惠农还很薄弱。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改善农村民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和新动力。要树立大力发展农村民生科技的新理念,建立发展农村民生科技的新机制。长期以来,农村简陋、传统、落后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有条件、有必要运用科技的力量来一个重大的改善。要像工业科技、农业科技和军事科技一样,以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相似文献   

13.
崔波 《共产党人》2013,(3):7-11
2012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区农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七连快",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新突破,村容村貌呈现新气象,农村民生有了大改善。这一喜人态势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第十届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围绕民生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民生改善的举措成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9,(23):7-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后去向何方,又一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为2010年宏观政策“定了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相似文献   

16.
刘建高 《求贤》2007,(10):47-47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套学所所长李培林在最新一期出版的《求是》撰文指出;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则是保证民生持续改善的前提。1.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的,改善民生离不开改革。我们要从改善民生出发.继续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2.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民生问题要靠发展采解决。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叉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生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整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改善农村民生需要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农村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要统筹农村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协调发展.中央支农惠农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成效,而科技支农惠农还很薄弱.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改善农村民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社会主叉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和新动力.要树立大力发展农村民生科技的新理念,建立发展农村民生科技的新机制.长期以来,农村简陋、传统、落后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有条件、有必要运用科技的力量来一个重大的改善.要像工业科技、农业科技和军事科技一样,以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临清市委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工作主线。按照抓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总抓手,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着力强化基层党建创新,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营造了心齐劲足、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9.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其他国家出台的多项主要针对金融  相似文献   

20.
张博 《奋斗》2012,(5):43-45
城市,以人为本;发展,民生为大。我省这一届领导班子一直将改善民生作为还政于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回首过去的五年,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始终都是龙江大地奏响的最强音。在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中更是将“始终坚持民生为大,共享科学发展成果”作为一条重要的经验加以总结,明确提出“大力保障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可以说,进一步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是贯彻省第十l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加快我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