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典当行:骗人乎?被骗乎?钟涤1989年初青,中国大陆第一家被誉为“红色当铺”的华懋典当行在成都挂牌。同年10月31日,以华懋典当行为首,联合成都9家实力雄厚的典当行,在成都成立了全国首家“典当同业公会”。自此,典当商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巴蜀大地冒了...  相似文献   

2.
儒家,救世良方乎?窦英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本刊今年第一期推出“传统与新人文”专栏及其两篇文章后,深感对儒家文化与当代青年的有关问题亟待继续探究。为倾听更多专家、学者的见解,本刊同《山东青少年研究》杂志联手,主持了这次“京鲁笔会”。从以下不尽相...  相似文献   

3.
涅槃乎?轮回乎?──经济潮中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寂云当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在巡途中发表一系列对中国建设有重要意义的谈话以后,当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在古老的华夏土地上荡起了强劲的经济潮;惯于弄潮的中国青年则以不同的方式纷纷下海,成为这股历史潮流中充满活力和希望的骤悍水显然,改革开放的新举措为中国经济焕发新的活力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国青年发挥新的作用搭好了舞台。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地摆在面前:对经济生活将产生积极作用的原则,对精神生活是否也将产生积极作用?或者换一种更直接了当的问法:如果青年们在经济生活中遵循商品价值规律的行为应该得到肯定,那么青年们在精神生活中受商品价值规律影响而形成的观念是否同样应该得到肯定?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因为涉及到经济法则的理想适用范围的认定),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涉及到跨世纪一代人精神面貌的塑造)。空论无凭,我们最好还是投身潮流,实地看一看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洗礼”的青年的精神世界。究竟冠之以“涅”好,还是名之曰“轮回”好。人生理想的生生灭灭拥有未来者必拥有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是从来不会缺少理想的。但放到一个具体的时代,比如放到现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4.
廿四史当然不是什么供消遣的书,但其中并不少有趣味的材料。《晋书》说,孝惠皇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便引得不少后人发笑。其实如果将虾蟆拟人化,则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喊,叫,写文章,其动机不是为官(或曰为公),便是为私(或曰为己),总难超出这“两为”的范围,惠帝之问,也并非问得完全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5.
中庸,“折中”乎陆涛声我没有正儿八经读过“四书”“五经”这类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只是早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读过少许句章,读时也仅为完成学习任务应付考试,未来甚解。这三四十年,尤其是“文革”十年,对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特别是孔孟之道的批判接连不断,还每每掀起...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报,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某县召开的一次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风中可有我乎?”让与会者思考。当然,这“风”指的是“不正之风”。据说,这个问题一提出,当场就有几位“长”字号把摆在自己桌面上的高级香烟和高级打火机,悄悄地收了起来,且面有赧色。道理十分简单,因为按其工资收入,他们不会抽这么高级的香烟,更不会从自己腰包里掏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钱买这么高级的打火机,明眼人一看便知深浅。这个问题提得妙,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在现实生活中,不正之风可谓是“过街老鼠”──人人切齿,个个喊打。然而,在…  相似文献   

7.
美容乎?毁容乎?子夏,京之民为年轻,老太太容毁刀下爱美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年届60的马肖馨某日一照镜子,发现端庄的面容出现了衰老的痕迹──眼袋和皱纹。这位知识女性没多想什么,一脚踏进了离住地不远的北京某医院。在整形科,谷斌大夫为她做了额部除皱和双下眼袋...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报,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某县召开的一次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风中可有我乎?“让与会者思考。当然,这“风“指的是“不正之风“。据说,这个问题一提出,很是灵验,当场就有几位“长“字号把摆在自己桌面上的高级香烟和高级打火机,悄悄地收了起来,且面有赧色。道理十分简单,因为按其工资收入,他们是抽不起这么高级的香烟的,更不会从自己腰包里掏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钱买这么高级的打火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国主义,远没有成为历史的话题,有人在惊叹屈原、杜甫博大精深、震古烁今的创作之余,又常生疑窦:被誉为爱国主义诗人的屈原、杜甫又近乎是愚忠的典型。爱国乎?愚忠乎? 中国封建王朝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岁月,“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信和权力。孟子主张“君权天授”。韩愈在《原道》中则对君、臣、民的权力与义务作了通俗的解释:“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在民政事业费下拨中悄然出现了一种“戴帽”现象。何谓“戴帽”?简言之,就是上级单位在给下级拨款时,指定要给下级的下级安排多少。典型的行文方式就是,“甲单位(下级):经研究,给你单位分配某种款项多少元。其中,乙单位(下级的下级)多少元—…·。”文中最重要的是经过“其中”二字强调以后的内容,它反映了“戴帽”的具体情况。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笔者力求从所掌握的事实入手,对“戴帽”进行一番剖析,为公众提供一条尽可能清晰的思路。态势:“戴帽”金额直线上升。为揭开“戴帽”之谜,笔者查阅了1984一1992年的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交通走向何方──曼谷乎抑新加坡乎?最近,有机会去了东南亚的两个城市:曼谷和新加坡。但是这两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却正好相反。曼谷以发展私人交通,即以小汽车和摩托车为主,新加坡却以地铁和公共汽车为主。两种政策,导致两种结果,形成尖锐对比。据曼谷导游...  相似文献   

12.
两军较量,一般的规律是: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但是,在国际反间谍斗争这个隐蔽战场上,“后发制人”也不失为一种克谍制胜的斗争策略。反间谍斗争中所谓的“后发制人”,一方面表明了一种客观事实,即无论从时间顺序还是从逻辑关系讲,都是先有对方的间谍活动,然后才有己方的反间谍斗争,只有“矛”的“先发”与进攻,才有“盾”的防卫与反攻。但是在另一方面,“后发制人”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时间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更不等于消极防范与被动挨打,在实际较量中,“后发制人”更多地成为一种主动的策略选择。一是欲擒故纵,蓄势待…  相似文献   

13.
变钱乎,骗钱乎?李朴云,蒋正宇(一)邓吉福祖祖辈辈居住在湘中某县城,自己开了一家"东升饭店",素来不信神,不信鬼。然而,当有一天一位"奇人"向他展示了点石成金的变钱术后,他在喷喷称奇之余也不能不为之动心。"那简直是神仙一样的本领哩!"邓吉福兴奋地向睡...  相似文献   

14.
慰乎?贿乎?──日益泛滥的慰问品现象扫描凤霞同志、亲朋好友之间,适逢节日来临或有谁生病、遇有不幸的事情,提点物品登门慰问,本是人之常情。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在这无可非议的人之常情的掩盖下,一些涌向领导干部的慰问品正散发出"异味"。据某地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5.
典型乎?流失乎?──我的调查与结论朱丽云(上海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看了中学生关于出国潮讨论我对学院附中最近3年学生出国的情况作了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是:1990年附中毕业人数120人,走了32人,占26.6%;1991年,毕业总人数120人,走了28人,占23.3%;1992年,已经走和准备走的有2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0.8%,3年总的比例数是20~26%。在大学部里,1988年走了14人,1990年是53人,1991~1992年逐步回落到45~5O人,出国留学人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是0.8%,最高是2.9%。从这个数字看,大学部出国人数反而比中学部比例低。同时,从图表分析看,1990年人数的确比较多,是个高峰,附中、大学部都是这样。到了1992年,这个数字就进步回落了。现在1993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了,大学部出国人数才3个,也可能到暑假和年未数量会有所增加。但从这个趋势来意,现在好象没有1990年那么多。这里由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国内青年的发展创造了机会。根据统计数据,绝对数字不少,但真正从它的比例数来看还是极少数。97%以上的学生还是输送到国内各个岗位上去,是直接为我们国家作贡献的。从这个基  相似文献   

16.
昝润娇 《前沿》2008,(9):199-200
对《论语·为政》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中“异端”的理解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因其中还涉及到如何解读“攻”、“已”两字,其“异端”的具体含义更是林林总总。现将主要观点进行综述,并希望大家能从中辨疑这千年以来争论不休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欠了钱,离了婚逃债乎? “老冯,你半年前借的8万元,已经到期,该还给我了?”2010年12月28日,叶开走进冯远家中,登门索债。  相似文献   

18.
《庄蹻起义和开滇的历史功绩》并《关于庄蹻起义的讨沦》诸文,恢复了劳动人民起义领袖庄蹻的英雄形象,批判了汉高诱臆测的庄蹻先“将”后“盗”的阶级调和论,和唐杨倞贩卖的先“盗”后“将”的投降哲学,批得有理。并以庄蹻“开滇”的重要史实,论证了云南作为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是很有帮助的。有一个庄蹻,还是有两个庄蹻?若有两个庄蹻,“开滇”的又是那一个?诸文各自剖析有据。论证有条。我赞成有两庄蹻,而“开滇”者是“将”而不是“盗”。若庄蹻只一,则先“盗”后“王”,这宁有理乎! . 一、为“盗”庄蹻是奴隶起义领袖,而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中国的农民大起义,是“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这是毛主席的科学论断。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刚刚形成,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较之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优  相似文献   

19.
佐人 《现代领导》2006,(8):19-19
读史得知,唐玄宗每用人必问:“风度能若九龄乎?”听那口气,对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真是欣赏之极。  相似文献   

20.
最近,贪官李纪周在狱中自任反面教员,现身说法,到处亮相。不过看看他的几点“体会”,也流于一般。特别是他重复了那些让人莫名其妙的话,就是“放松学习”“法治观念淡薄”,他这样说难免让人质疑堂堂公安部副部长为何竟是法盲。说来也怪,现在就有人认为这“忽视学习”“法治观念淡薄”是可以成立的理由,有的报道还一本正经地指责这种“高官法盲”。我对这样的说法一向持怀疑态度,我不相信这类人是不懂法才犯了罪的,假法盲,真贪官而已。全国每年成千上万大小官员落马,这些人基本上是经过文化考核选拔的,且现职官员的学历远远高于过去(虽然有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