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鹏 《前沿》1997,(11)
伟大的革命实践需要伟大的革命理论,伟大的革命理论产生于伟大的革命实践。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把革命引向了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贡献钟康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在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30年代找到并确认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有中国...  相似文献   

3.
从两次历史性飞跃看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李翠荣李长印江泽民同志指出,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庞元正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的悼词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造就了两个伟大人物。在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9,(1)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感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用他伟大的政治智慧开启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邓小平的伟大政治智慧闪耀着真理光芒,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又一次伟大觉醒,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催生了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创造,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说到,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六十多年的进程中,曾发生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次飞跃曾使我们认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系统地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国际环境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毛泽东同志曾根据这一飞跃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基本教材,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今天,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二次飞跃,又使我们认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形成·破题·定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徐伟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中共十二大主题词的提出为其形成标志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史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为这一伟大飞跃的理论结晶,一种新型的关于中国社...  相似文献   

8.
《传承》1997,(5)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幼摇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传…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领导十亿勤劳勇敢的人民勇于实践,勇于创造,战胜艰难险阻,掀开了自己事业史上新的一页,《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就是反映这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的光辉论著。它把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们搞好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光辉的范例。它关于理论工作的许多论述,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第一次飞跃是与毛泽东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次飞跃是与邓小平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是推动第一次飞跃的主将,又是推动第二次飞跃的先驱者。在第二次飞跃中,他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确立起到了启航开道的作用。他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观点。这些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 1978年《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和 1992年南巡讲话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解放思想的两部伟大“宣言书” ,奠定了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起点 ,奠定了我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基础 ,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翟梅凤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生的两次飞跃,有着历史的继承性。第一次飞跃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第二次飞跃形成的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历史过程中产生的两代伟人。这两代伟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在思想理论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两位伟人的历史地位和思想理论上的联系已成为党史、中国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学习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这一学习研究对于深刻地把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两代伟大人物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领导新民卞大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5,(10)
邓小平理论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从根本上初步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扎根中国当代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和平发展的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前进》1996,(8)
学习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本刊评论员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华民族对外开放思想完成了一次突破性的历史飞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理论境界。一、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同样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而结出的一个丰硕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相合的实践,经历了70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次理论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过去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值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之际,回顾光辉历程、重温伟大理论、总结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批判”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和谐”的理论和“人本”的理论。与这些理论本质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重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道路,第二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次飞跃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