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我已过不惑之年,不知道还算不算青年,自认为比较理性,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一次次击穿我的泪腺。我的眼泪为最美逆行者而流,为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而流,为寂静的街面上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而流,为黑夜里不知疲倦的社区工作者而流,为日以继夜值守在小区门口的警察、保安、下沉党员干部而流,为不幸感染而失去生命的同胞而流,为不断攀升的爱心后面的一串串数字而流……  相似文献   

2.
文化有器物、制度、思想3个层面,而思想是文化的内核。在内核结构上中西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大致状况如下:第一,单一性和多样性的差异。欧美文化是由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流衍而成的,前者演为基督教文化,后者演为理性科学与哲学。看起来它是二水并流,恰成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但在信仰的层面,却只有基督教文化,而理性科学与哲学则具有强烈的工具性,不能使人安心立命。中国文化不同,从春秋末年开始便有孔子、老子二圣并立,儒家、这家的对立与互补;汉末以后,道家衍生出道教,佛教兴起并盛行;迄至清末,中国思想文化内核结构是儒…  相似文献   

3.
青年间隔年旅行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方式的拓展与延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践履意义。间隔年文化传播需要实现践行的路向才能达至文化传播与融流的目的,而中国青年群体在行走中也需要秉持和遵循间隔年文化传播中的交往伦理,以达成间隔年文化传播的价值指归。  相似文献   

4.
武昌 《今日浙江》2008,(16):54-55
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畲族文化,是我们景宁这一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将以浙江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以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基地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流的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流的民族文化创意品牌和一流的民族文化弘扬体系,启动畲乡发展的“文化引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有层次之分,更有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别。文化的地域属性是文化多种属性中的基础属性,而文化的流域性又是文化地域属性中最显著的特点。人类离开了水是无法生存繁衍的,人类文化和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曾经孕育了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灿烂文化,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依赖于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流的哺育。长江流域中  相似文献   

6.
改流后随着汉文化在土家族地区得到大范围、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土家自身民族文化面临多重挤压,既有官方的压力,也有民间佛教、道教的竞争,既有政治的压力,也有经济文化的困境。土家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空前的挤压而显局促困难。有鉴于此,土家文化做出自我调适与回应:土家文化以弱者姿态作出较大"让步",在物质、制度层面以顺应、合作的方式让渡出一定的文化区间而大量地吸纳、接受汉文化,但在文化的核心层即精神信仰领域坚守住自己固有的文化阵地,民族文化的根脉坚韧地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7.
西方美学进入现代以来,从古典美学的三面(美学本质、审美心理、艺术)转向了现代美学的三面(语言分析、审美心理、艺术),由于否定了美的本质,因此,新三面是一个无中心的三面。西方美学呈现为新三类美学:学院美学,因学院而产生;派流美学,因思想对话而产生;文化美学,由各种边缘性的美学问题而产生。  相似文献   

8.
夜郎故地各世居民族中流传着大致相同的洪水神话、竹王传说,存在着丰富而独特的铜鼓文化,这不但是夜郎文化的遗存,而且构成了夜郎文化的三大公共符号.这些公共符号凸显了夜郎文化的独特性,其中还存在着原生及次生关系,古夜郎文化由此显示出同源异流、多元共生及互流互动的特点,其最终的发展,则显示出多元一体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山东人大工作》2008,(6):F0003-F0003
流成方源,原名刘成方,号"泉城傻人",山东省济南人,籍贯淄博,汉刘邦七十三代孙。现为水浒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联谊会秘书长、资深文化市场策划人,并被授于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全真居士。流成方源自幼酷爱美术,痴  相似文献   

10.
前言     
《政协天地》2014,(7):12-12
6月11日至12日在厦门召开的以“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两百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参加。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中,河洛文化、闽南文化、岭南文化和赣鄱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客家文化、台湾文化、华侨文化血肉相连,有着源和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尚仁 《思想战线》2007,33(5):43-47
儒、释、道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三大主流文化。理性和非官方性则是道家的两个主要特点。道家文化还表现在道家的品格特征中,也就是道家的风骨。道家风骨可以概括为:一是独立人格;二是深研学问;三是向往自然;四是关注民生。对道家风骨进行辨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 ,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它不仅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面貌 ,还对各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在某种意义上 ,也带来了世界各国 (包括发达国家 )对于自身文化生存的关注与焦虑。为了获得中国文化的安全 ,我们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兼容其它文化 ,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 ,创生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文化具有可比性。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上,必须反对"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相对主义倾向。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被全球化所淘汰,才可能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貌立足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4.
王琪 《青年论坛》2009,(3):27-30
青少年人格养成受到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发展;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中美两国在对青少年人格养成中双方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人格养成教育上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并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多姿多彩,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导入、诠释了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单元、民族文化体三个概念及其关系,并从这三个方面论述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认为贵州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三者兼顾,三管齐下,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作为一种道德色彩极其浓重的文化,其轻功利而重德行的特质迥异于其它各种实用主义文化,这体现在中国传统政治、经济、艺术、习俗等各个方面,在这种文化滴灌下,德治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尽管犹太妇女在犹太会堂中的地位依然受到传统的犹太律法及习俗的束缚,但是在中世纪的西欧,尤其是在12-13世纪的法国和德国,犹太妇女在犹太会堂中的地位仍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她们不仅拥有自己的会堂或者祈祷室,而且有自己的领唱员(cantor),犹太妇女不仅在安息日而且在平时也去会堂进行公共祈祷.除此之外,犹太妇女还积极地参加会堂的慈善活动.这不仅丰富了犹太妇女的精神生活,提高了犹太妇女的宗教和社会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犹太妇女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共青团组织作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就要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格局,追求一种合理有序、优势互补的建设模式。再就是共青团组织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19.
美国政治家制定外交政策和进行外交政策辩论时,总是受着意识形态的影响.二战之后,由于美国国力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之中,使美国意识形态的扩张主义特性更加鲜明.从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探究美国"扩张主义意识形态",是把握美国外交特征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20.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at the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 can choose a day as their National Pavilion Day.The day is usually celebrated with ceremonies and performances,which bring the nation’s culture and its character to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