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价值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全面转型,公共政策制定机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共政策制定系统逐步完善,但其内部结构仍不尽合理;公共政策制定场域日臻优良,但制定程序仍不够严谨;现代的政策制定手段和方式广泛采用,但经验决策方式仍较普遍;政策制定者的素质显著提高,但离科学决策的素质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的利益导向关乎大众百姓的切身利益。实践中,不良公共政策利益导向严重危害公共政策系统,加剧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导致社会阶层间的对立和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公权力发生异化、法律法规相对薄弱、社会价值观发生扭曲等因素所致。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公共政策评估体系,加强对权力异化的遏制;规范法律法规,增加政策透明度,强化对公共政策的监管,进而使我国公共政策利益导向集聚更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保障与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当前存在的一系列民生问题,已成为公众与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因此,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选择应趋向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以此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春福 《求实》2005,(2):61-63
公平和效率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 ,效率取向追求的是公共政策对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公平取向关注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合理性。建立一种整合机制 ,把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统一起来 ,有效地发挥公共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基于幸福理念的公共政策价值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和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但二者之间的冲突不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选择和评价。幸福问题研究的兴起引发了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思考,效率和公平都是工具性价值范畴,都只是公众实现幸福的手段或方式,二者内在的统一于公众对幸福的追求。将公共幸福作为公共政策的终极价值取向,有利于调解公共政策效率和公平取向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公共政策价值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从公共政策学研究发展的趋势看,公共政策伦理价值研究的兴起正日渐成为政策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公共政策的公平和正义问题成为理论界、学术界以至人们日常生活中共同关注的话题.从伦理价值角度分析政策问题,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也推动着公共政策学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必然成为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它是对“以物为中心”的反思、扬弃和超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决策目标人性化,决策程序民主化,决策主体群众化,彰显公共利益价值,弘扬公平原则,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和渠道,都是人本思想在公共政策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民主、有效的公共政策是现代国家公共治理不可缺少的具体制度设计和安排,它是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件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作为社情民意的新型表现形式,加之公众对网络的倾向性,它的运用成为使我国公共政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这种网络倾向性使政治体制中预设的主流表达途径边缘化,并引发了关于网络"替代性"还是"补充性"的思考。因此,需要认真考察网络舆情在公共政策活动中的价值定位,应发挥其正面效用,发展为主流途径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利益集团作为政治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在政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利益团体,要采取措施努力强化其在政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杰 《世纪桥》2009,(7):36-37
公共政策创新能力是政府能力构成中的高端要素,也是衡量政府经济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杆。本文试图从价值理性的层面对政策创新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分别就价值主体的困境、价值取向的困境和价值选择的困境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政策的众多价值选择中,公平与效率的选择是困扰政府行为的两难问题。政府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根据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公共政策的最佳取向应遵循公平和效率二者的优化组合原则,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力与利益,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迅速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又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如何趋利避害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价值资源,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超 《求实》2001,(12):50-52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不仅成为制约效率的直接因素 ,而且成为影响稳定大局的社会政治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收入的影响巨大 ,运用公共政策调节收入差距又是政府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治理的长期思路只能是以不断推进改革为基础 ,以制度完善为基本出发点 ,正确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 ,即效率基础上的公平。同时 ,制定恰当的短期公共政策的目标 ,解决当前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方公共政策伦理价值与利益冲突受制于实证主义“价值中立”以及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局限;根源于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妥协。西方学者运用“原则政治”和“利益政治”概念揭示了公共政策运行中的政治悖论,提出重建“契约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沛霖 《世纪桥》2010,(23):90-91
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其中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大学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的统一起来,正确认识义和利的关系,艰苦创业和正当享受的关系,实现理想价值和职业价值的统一。树立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努力开创新的人生道路,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陈晓虹 《唯实》2008,(7):38-41
公共政策以“公共性”为其逻辑起点,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因而,公共政策蕴含着伦理的诉求,影响着政策的目标和执行。公共政策伦理以追寻公共政策之善为旨归,寻求政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但在实践中,存在着政策伦理的失范。通过确定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政策过程中的和谐统一,重视公共政策主体的伦理素质建设,提倡公民对政策过程的参与等理路可以寻找到规范政策伦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政治文明建设需要特定的价值导向.在我国当前的政治文明建设中,核心价值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种价值通过政治权力的运作得以实现.在民主政治制度与程序的建设中,正确的价值导向可以确保权力的运行不偏离基本宗旨,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完善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应主要从规范政策主体的政策行为、强化政策过程的监督、严格政策控制的程序、强化立法和司法机关的监控功能、强化公众和大众传媒的政策监控等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政策价值的哲学指导,政策制定和实施很不规范。在所谓主流经济学派经济决定论的影响下.社会发展变为经济发展,甚至认为经济发展就是GDP的增长.只要经济发展和GDP增长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经济神化论或GDP神化论左右或影响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过多考虑了经济因素即效率,对经济以外的基他因素如公正公平等考虑过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公共政策的公正价值原则体系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20.
刘光照 《世纪桥》2012,(21):19-20
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民族关系的特殊实际,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作的价值导向。民族工作必须做到: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