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实践》2020,(7)
正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能力、为基层减负相关部署要求,为解决我区基层治理权责不一、机构设置不够规范、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深化苏木乡镇和街道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为有力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基层"健身"与"减负"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服务和治理能力,为我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宋贵伦 《前线》2023,(1):18-21
党的二十大对社会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我国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关键。完善“七位一体”的社会治理运行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编办作为党管机构编制资源的重要职能部门,要主动把机构编制工作贴进去、融进去,聚焦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大...  相似文献   

4.
郑微 《机构与行政》2023,(12):19-20
<正>嘉祥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建统领,强化机构编制保障,深化网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架构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创新基层治理架构体系,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相似文献   

5.
<正>基层治理,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商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持续强化机构编制服务保障,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朱杰 《学习月刊》2024,(1):38-41
<正>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党员干部下沉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招。然而,以往的干部下沉因为缺乏制度的有效激励和约束,难以达到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济南市历城区累计投入改造资金800余万元,新招工作人员40余人,通过'制定建设标准、聚合服务事项、规划功能区域、科学设置窗口、优化服务模式、推进村居试点'等措施,做好街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提升工作,街镇层面的便民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延伸至百姓家门口,企业群众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制定一项科学实用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耦合是认识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内在逻辑的全新视角,以包容性耦合为旨归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良性互动,要以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协调为基础,实现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组织互构;要以区域化党建为平台,实现非公企业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平台互构;要以网络资源整合为基础,实现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的互构;要以相互学习为机会,实现非公企业与街镇基层党组织的人员交流机制互构;要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不断促进非公企业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激励机制的互构。  相似文献   

9.
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适应基层党组织功能转换、与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相合拍的现实需要.目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着“科学的服务理念尚未充分确立、服务群众的能力素养有待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入手,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策略路向应包括:强化服务群众的观念理念、加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设、健全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当社会治理进入网格化时代,“乡政村治”治理模式逐步向“社会共治”治理模式演进,农村治理中以身份为标准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已不适应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势,易导致党组织与村级管理服务、党员与网络管理出现脱节。破解这一困境需要强化农村党建网格治理中的党建引领功能,应聚焦减负、增能、赋权,整合管理服务资源,发挥党建引领、网格支撑、党员参与、社会协同的网格整体治理功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优化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机构编制档案是记载机构编制历史沿革的重要载体,是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的重要遵循。机构编制档案管理工作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挖掘档案功能,增强事业发展内在动力,不断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效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一、机构编制档案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一)管理模式不断革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厘清权力边界,培育社会力量,加强社会整体的治理能力,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如何有效发挥基层政权机构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其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能力,是其中的关键。从定位来看,基层政权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调配必须面向人民群众、符合基层事务特点;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基层政权机构改革的重要原则是优化、协同、高效。基层机构改革的目标职能是加强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黔南州成功建成"黔南州政务110服务平台",统筹协调和统一调度黔南各县(市)、各部门开展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  相似文献   

14.
<正>沂南县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政务服务、融媒体等领域的职能融合、资源整合和力量聚合,建立“三线四联”网格化治理模式,构建适应新时代乡村特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多方统筹”的基层治理架构(一)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把“创新网格化治理体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纳入全县机构改革大盘子统筹考虑。在机构和科室设置上,  相似文献   

15.
《机构与行政》2023,(4):48-49
<正>近年来,青岛市李沧区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工作牵引作用,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和窗口前移,全力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服务根基(一)夯实组织机构保障。成立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负责抓好整体谋划、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调整区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区长担任组长,  相似文献   

16.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很多学者认为基层民主面临诸多困境并走向终结或者消逝。根据对成都市龙泉驿区基层治理的调查,发现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通过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理性化规范化,完善基层民主机制,使民主运转起来;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大公共服务供给,使服务运转起来;提升人力、财力和机制保障能力,夯实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基础,使民主和服务运转真正落实落地,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基于基层治理的有效性推进民主进程,通过基层民主运转实现治理的有效,从而达到治理民主,治理民主为我国推进民主化进程探索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机构与行政》2022,(11):47-48
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立足基层实际,持续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着力推动职能转变、强化机构编制保障、理顺职责关系,不断推进代管镇街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区快建设、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姜山 《云岭先锋》2020,(2):19-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专题研究部署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全省民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方式、优化服务,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是关乎我国基层政治生态和人民群众福祉的头等大事。文章在阐释基层治理、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等相关概念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实现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说明了加强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成都市在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和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引领,推动社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打造民心工程,服务社区群众等。成都市在基层治理中取得的诸多成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