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国际社会,国际话语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国家软实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是维护国家形象、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国国际话语权还须进一步提升,且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相得益彰。中国国际话语权还存在不同领域差异明显,不同媒介平台国际传播力不够,不同国家认知各异的现状。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传播矩阵,不断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
方爱东 《理论建设》2014,(1):8-11,22
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国际影响力又是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需要辩证处理好一与多、中与外、软与硬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为了弥强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的有效性,扩大对外文化影响力成为构筑国家利益体系的又一重要维度。为了有效发挥对外文化的软实力与影响力,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成为主要手段。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关于该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勾勒出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研究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4.
大国要有大国的形象和国际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是个警钟长鸣的背景话语,发展中的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需要建设坚定中国道路话语权,建设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提高新时代人权保障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权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遵从国际法准则的中国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7)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既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建设现代文化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世界文化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仅要形成和完善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还应不断创造具有民族文化活力的新成果,加快构建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发挥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话语权既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世界文化价值的分配.硬实力和软实力对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说,在物质硬实力主导国际关系格局的时代,强权即真理的话,那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突显的今天,则是真理即强权.谁掌握了先进文化,谁也就拥有了话语权,拥有了世界的未来.面对硝烟弥漫的世界话语权之争,中国要在不断加强自身物质硬实力的同时,大力增强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用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软实力来赢得中国的世界话语权,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7.
王志军 《学习月刊》2012,(21):22-23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话语权领域的争夺日益突出.即通过争夺国际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行动的合法性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能否掌握国际话语权.被普遍认为是关系一国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统筹“两个大局”、应对国际话语权争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入挖掘话语权内涵、把握国际话语权特点、挖掘影响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因素,有益于有针对性提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科学路径,确保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顺利实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4):40-40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出席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时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事关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需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持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习伟 《前线》2013,(10):37-39
掌握话语权是所有大国的目标,也是大国成为强国的必要条件。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掌握与自身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对中国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反,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漠不关心,对谩骂污蔑、腐蚀同化妥协退让,则于中国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痛苦的经济社会转型期,世界正处于艰难的调整期,中国与世界正处于复杂的磨合期,这种"三期叠加"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当前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中国的民族复兴正在走向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走向成熟,世界治理体系正在走向变革,中国正在迈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和世界出现的这些历史性变化,又为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重建世界话语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当然,也应看到,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仍面临着巨大障碍和严峻挑战,特别是要解决"有理说不出"和"说了传不开"两个方面的问题,增强说服力和传播力。突破西方话语体系的障碍,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着力解决好以我为主、兼容并包,问题导向、抢占先机,讲好故事、寓理于情,顶层设计、系统阐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话语权问题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研究中涌现出的重要理论生长点,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提升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树立正确的话语权观念,需要对提升话语权的现状、态势进行准确洞察。唯此,才能在主客观因素构成的"可能性空间"中,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抽象的可能变为具体的可能。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中,我国在总体上处于"西强我弱"格局并且在趋势上呈现"西降我升"走势。深入分析新时代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面临的突出问题,厘清建构话语权的复杂因素,聚焦夯实基础、坚守正义、抓住关键、注重表述和优化传播等层面,我们要积极作为、精准发力,从而敷设一条提升话语权的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战争时期,武器是最重要的权力,谁的武器先进和强大,谁能在战争中取胜,谁就具有最大的权力。和平建设时期,话语权就成了最重要的武器,谁在国际上有资格说话,谁说的话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谁就掌握了最大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多年在组织部门工作的缘故,青海《党的生活》成了我的亲密朋度。我不仅是青海《党的生活》的忠实读者,也是为青海《党的生活》撰稿的作者。  相似文献   

16.
李建国 《前线》2014,(10):21-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逐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对人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基础,更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平典 《理论与实践》2001,(10):24-24
这一期“旧文新读”.我们摘要刊登了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做出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的部分内容:今天重温党的历史性文件,我们进一步看出。党的组织路线历来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在贯彻党的组织路线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建设从理论上来源于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历史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国际秩序观的演进,文化传承于中国文化中的“天下共同体”思想,实践立足于全球治理秩序变革的现实需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论内核、以多维文本传播为话语方式、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践路径,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面对西方价值渗透、西方话语传播强大等因素挑战,我国应不断完善中国综合国力基础,塑造人类共同价值的话语,增强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打造融通中外的人类命共同体话语传播体系,以推进国际话语权提升和全球治理秩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日本宪法限制本国发展军事力量,日本便通过增强软实力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它正通过经济、文化和对外援助等手段在全球施展魅力攻势。  相似文献   

20.
苏长和 《党建》2016,(4):28-30
国际秩序之争本质是国际制度之争。要用国家战略意志去布局和争取制度性话语权。要从受动思维转变到能动思维争取制度性话语权。政府的行政服务要主动走出去争取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