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易明  唐雪平 《法制与社会》2013,(24):260-261
事实推定,是指法官依据经验法则选择事实之间的常态联系,借助推理的形式,由已知事实推断待证事实的一种事实认定方法。在我国,事实推定这一概念并不多余;同时,事实推定既不是推论或推理,也不是间接证据证明。  相似文献   

2.
论点集锦     
无口供受贿罪的认定应适用刑事推定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检察院的蔡新茂认为:无口供受贿罪的认定适用刑事推定,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控受贿方不交待或不承认自己的受贿行为,但有其它证据证明,而被控方又不能否定其它证据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对被控方受贿事实予以推定认定。无口供受贿罪的认定适用推定原则,在现实司法实践中有重大意义。一是  相似文献   

3.
刑事推定与犯罪认定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刑事诉讼中,认定犯罪事实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以全然确定的证据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二是通过推定来认定犯罪.其中,前者是认定犯罪事实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人们注重对其研究和运用.然而,对于后者,理论上的探讨还不是很多.不可否认,刑事推定运用得合理,对于拓展认定犯罪的方法,及时打击犯罪,防止犯罪分子逃脱刑事追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旭阳 《法制与社会》2012,(34):246-247
刑事推定是一种证明方法,即在刑事诉讼之中,裁判者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在反驳不成立的情况下,由基础事实认定推定事实的一种事实认定方式。目前我国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时,在使用刑事推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标准不一,容易出现错误认定,造成错案,不利于准确打击犯罪和保护社会法益,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刑事推定的立法规范极其必要,并且应该尽快研究确立刑事推定所遵循的原则和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5.
刑事推定与被告人的抗辩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诉讼中 ,刑事推定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控方证明的难度。对案件适用推定不是有罪推定 ,而恰恰与无罪推定原则具有相容性。推定具有可反驳性 ,被告要推翻控方的推定必须要提出证据证明 ,承担抗辩责任。此种抗辩责任与控方承担的证明责任不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6.
推定的运用与刑事证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定和证明同为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方式,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所要求达到的标准不同。推定是在通常意义上的证明所要求达到的标准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基于刑事政策的考量和司法价值的综合权衡,不得已而采用的一种事实认定方式,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例外。推定的运用与证明方式密切相关,本文在全面考察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证明方式的基础上,指出:只有在"推理论证"的事实认定方式中,推定才有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推定是一种替代性的司法证明方法,以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所具有的常态联系为前提,通过对基础事实的证明,可以直接认定推定事实的成立。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诸多以"非法占有目的""明知"等为要素的推定规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特定案件证据短缺、证明困难的不足。但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刑事推定适用过程中的证明标准、范围界限及效果未能形成统一,司法裁判中,过分运用经验和逻辑法则进行案件事实的推定,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司法的误判。文章认为,为更好地规避刑事推定的局限,有必要对其适用规则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蔡新茂 《经济与法》2001,(12):33-33
无口供受贿罪的认定适用刑事推定,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控受贿方不交待或不承认自己的受贿行为,但有其它证据证明,而被控方又不能否定其它证据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对被控方受贿事实予以推定认定。  相似文献   

9.
依据被诉侵权商品上的信息指向来认定生产者属于推定,因推定是以推理为基础的间接事实的认定,故推定的成立需要权利人证明基础事实的存在且被诉侵权人未提出相反证据。也即要依据被诉侵权商品上的信息来认定生产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被诉侵权商品上的信息共同且无矛盾地指向同一个主体;二是被控侵权人没有相反证据。  相似文献   

10.
孙道萃  黄帅燕 《证据科学》2011,19(5):539-547
刑事主观事实的证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仅靠口供等直接证据证明往往不够。间接证据证明和刑事推定是目前通行的两种有效方法,但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区分二者。间接证据体系的证明标准过高和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共同导致间接证据证明的适用范围很有限.相应地可考虑降低证明标准和改变传统做法。刑事推定是另一种重...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推定方法,经验法则在民事诉讼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而在刑事诉讼中由于严格证明标准的限制,经验法则未能有效参与到定罪量刑当中.主客观的统一、证据链的形成对于刑事诉讼至关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推理与判断不可避免.经验法则如何克服自身的不确定性,结合相关证据准确完成犯罪事实的认定,决定了其运用的有效性.经验法则与主观认定、孤立证据定案等刑事证明领域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但它始终不能脱离案件事实单独讨论,实证研究是探索经验法则运用规则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2.
“推定”是推断、假定的意思.法律上的推定是指法律明确规定某一事实被确认时,即应推断另一事实的存在,而被推断的事实在无反证或未被反证推翻的情况下,应作为案情予以认定的一种证据制度.推定涉及两种事实:一种事实是据以作出推断的事实,我们称之为“基础事实”,另一种事实是根据基础事实而推断其存在并应作为案情予以认定的事实,我们称之为“推定的事实”.由于推定的事实不用证明,在基础事实确立之后,可以直接根据法律予以认定,这样就使证明责任转移到了否定推定事实存在的一方当事人.所以,有关推定的条文虽然大多数规定在实体法中,但推定本身却是有关证明责任的法则,是证据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交通警察对那些发生事故后逃逸或者有条件报案而不报案的当事人,如果客观上无法查清责任,则按照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再调查,而径行推定其负事故全部责任,这就是本文所讲的“行政推定”,它是行政法规规定的一种事实认定方法。而有关刑事司法解释规定,交通肇事罪客观要件的认定,以当事人对事故负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为定罪的必要要件,在司法操作中,责任的大小往往根据交通警察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就使“行政推定”有了进入刑事诉讼领域进而成为刑事证据的可能性。“行政推定”所认定的事实能否成为法院判决据以…  相似文献   

14.
推定是证明过程的中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保生 《法学研究》2009,(5):175-194
在诉讼活动中,事实认定是一个经验推论过程,证明是事实认定的基本方式,推定只是证明的一种辅助方法。作为证据法范畴,推定不是建立在相关性基础上的逻辑联系,其本质特征是在基础事实与假定事实之间创设某种法律关系。因此,运用推定认定事实时,必然造成证明过程的中断,这决定了其主要适用于民事诉讼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事举证责任和说服责任。推定对准确价值的忽视和对效率等价值的追求,使其难以承载刑事证明的重任,不能替代对犯罪要件事实的证明,更不能成为确信无疑证明标准的例外,推定的滥用会危害刑事司法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法院的200份生效刑事裁判文书为样本,分析量刑事实的证明与认定。在样本中,对量刑证据的证据能力的要求较为宽松。证据证明、推定和司法认知在量刑事实的证明中都得到了运用。量刑事实与定罪事实适用了相同的证明标准,即“证据确实、充分”。罪重事实的举证责任由控方承担;罪轻事实根据其类型的不同,举证责任分别由控方和辩方承担。量刑事实认定说理存在遗漏应当认定的量刑事实、简单罗列量刑证据、说理武断和对适用的量刑事实遗漏认定环节等问题。辩护人对于量刑事实的证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样本中反映出的量刑事实证明与认定现状对于研究量刑证据理论和其他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导作为诉讼证明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学军 《法学研究》2011,(6):173-190
关于证据与证明的传统哲学与逻辑理论存在着实践缺陷,形式逻辑中的演绎和归纳推理不能合理解释依证据进行的事实认定。证据的作用不可能是回复案件真相,而只是为特定假设提供支持。推导作为一种可废止和情境化的第三种类型的推理是契合诉讼事实认定的逻辑形式,这种内容求真的推理与形式逻辑上的演绎及归纳推理有着本质的区别。推导理论的提出会对传统证据法理论形成冲击,从这一角度我们会对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表见证明与摸索证明、事实推定与经验法则等概念与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理解案件事实认定过程的推导本质,并对其缺陷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谨慎论证与比较各种假设,以全面的信息检验假设以避免最终的误认。  相似文献   

17.
阮传胜 《河北法学》2004,22(11):71-74
推定 ,是一项证据规则 ,指司法者借助现存的事实 ,并据以推断出另一相关事实存在的一种假设。贿赂推定 ,是适用于贿赂案件的特有的一项证据制度 ,其具有自身特点、适用价值。认为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是从法律证据角度提出来的一项证据规则 ,但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推定在认定贿赂行为的相关规定。为了司法实践的需要 ,建议对贿赂推定予以技术设计 ,在立法上作出规定后 ,运用于司法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18.
有偿带货人携带不知藏有毒品行李通关的行为是否构成走私毒品罪的关键在于能否认定行为人具有主观明知。利用刑事推定认定走私毒品犯罪中的主观明知,在我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有偿带货人反驳走私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推定时,应承担提供证据责任与说服责任。文章认为对基础事实的反驳只需达到存在合理怀疑标准,对推定事实反驳则要达到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并提出国家管控快递贩毒的相关法律可引入实名登记制度,实名登记制度和收寄检视制度是证明有偿带货人对推定事实反驳达到优势证据证明标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事实推定是一种特殊的司法证明方式,作为证据证明的辅助手段,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事实推定的适用,不仅要遵循一般逻辑规则,而且要受特定的法律规则的约束,必须在穷尽了其他证明方法的情况下,事实推定才有适用的必要性,法官运用事实推定认定案件事实,必须心证公开,并且应当赋予当事人反驳的权利。事实推定能够产生转移提供证据责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刑事推定规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定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方法,作为证明的补充手段,在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中都得到了体现,并被广泛地加以运用。〔2〕尽管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尚未给予推定应有的地位,〔3〕但是,近几年来,理论上开始对刑事推定有所关注,而以最高人民法院为代表的审判机关也开始正视刑事推定的客观存在,审判实践中法官也在大量运用推定认定犯罪事实,专家学者们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或制定证据法的各种建议稿也均将推定列入修订范围,尤其重要的是我国所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明确规定了推定在认定腐败犯罪中的运用。〔4〕刑事推定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