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6)
本周,”黑砖窑”事件激起了网民极大义愤;同样发生在山西的“举报获罪事件”因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上书,再次引起网民热议;6·15九江大桥垮塌事故也是网民关注的焦点。而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事迹,无疑是本周网民心中最感动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毛磊 《民主》2008,(3):17-17
今年的人代会上,老代表经验丰富,新代表热情十足。不少代表为了准备议案在大会召开前就花了大量时间,深入实际调研,有的还经过了专家论证。每一件议案无不浸满了代表走访、调研的辛勤汗水。翻开议案文本,来自基层的民意跃然纸上。在对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的关注中,充满了人大代表对法律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3.
网上议政催生民意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建立起更加便捷通畅的沟通渠道,为社会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3月5日,北京,夜色迷人。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刚刚结束第一天的议程,有的仍然忙碌着准备议案。而此时,在距离北京千里之遥的山东,网民“千重山”正打开电脑,很快就登陆到人大代表周洪宇的博客上,在这里,他可以详细阅读周代表将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的目录,也可以将自己对这些议案的意见实时传递给周洪宇。  相似文献   

4.
一周网谈     
《瞭望》2008,(12)
本周,"两会"胜利闭幕,网民的热情却未降温。最受网民关注的当然是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众多网民不仅在线收看直播,而且还在第一时间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最为网民称赞的当数李金华同志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不少网民因此大赞中央英明;而最令网民不解的则是由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高院院长透露的南京"彭宇案"的最终结果,网民认为,"彭案"已是公共事件,公众有权了解真相。  相似文献   

5.
一周网谈     
《瞭望》2007,(11)
本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网民关注的最大热点;“两会”上众多与民生、反腐败等有关的提案、议案,如人大代表有关高考的建议、政协委员有关“高干”待遇终身制的建议等,均成网民留言重点;因为发表了对春节车票不涨价、打压房价以及拆迁中以市价补偿等政策的不同观点,经济学家吴敬琏成为遭遇网民批驳最多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一周网谈     
《瞭望》2008,(40)
9月27日下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成功实现中国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令无数网民激动万分,各主要网站铺天盖地而来的跟帖留言中"向航天英雄学习"、"愿祖国更强大"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一"主旋律"外,十一"黄金周"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状况再次成为网民热议焦点。  相似文献   

7.
一周网谈     
《瞭望》2008,(38)
本周,三鹿奶粉事件和山西溃坝事件无疑是网民最为关注的沉重的焦点;而北京残奥会的闭幕则显然是吸引网民眼球最多的亮丽的焦点,此外,网民对后奥运北京公务车限行新政以及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个税是否应改为以家庭为单位扣除的话题也给予了充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周网谈     
《瞭望》2008,(33)
本周,北京奥运会的每日战况始终是网民关注的焦点,网民期盼奥运冠军和优秀运动员能成为后奥运全民体育的指导员;网民还对与奥运热烈气氛很不协调的股市暴跌表达了不满;而国家将从9月1日调整汽车消费税的消息也吸引了不少网民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大代表议案的分析与思考贾义猛代表议案,是指有权主体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某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联名依照法定程序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有关国家事务管理重要问题的议事原案。一件代表议案只能由合法主体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或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  相似文献   

10.
一周网谈     
《瞭望》2010,(33)
<正>本周,网民对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情高度关注;对最高检将建立批捕诽谤案件报上一级院审批制度则不仅给予了非常积极和正面的评价,而且寄予了很高期望;此外,"郭德纲事件"以及由此引爆的关于反"三俗"的讨论也是本周网上炙手可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一周网谈     
《瞭望》2008,(24)
本周,堰塞湖抢险是最令网民牵挂的焦点,同时,网民对四川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表现提干部、撤干部也给予了相当关注;此外,本周有两则新闻令网民十分不安,一是中国人民银行称,已为1300多万户企业和6亿个人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网民认为此征信体系太霸道,担心稀里糊涂上黑名单;二是日、韩加大囤积稀有战略资源力度,网民希望国家严控稀有资源出口。  相似文献   

12.
一周网谈     
《瞭望》2008,(23)
本周,抗震救灾仍是网上舆论关注的焦点,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网民的主要注意力已转向了有关灾区重建的话题;因限塑令开始执行,有关限塑政策的利弊再次引起网民热议;此外,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再次用所谓人权状况干涉中国内政的回击,网民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强烈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3)
“中国税负属国际较低水平”!本周国税局官员回应《福布斯》将中国名列“税负痛苦指数”世界第三位所说的这句话,引起网民质疑;袁隆平院士建议国家适当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则得到了网民普遍支持;对沪杭磁悬浮被叫暂停的新闻,网民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死刑,同样是网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两会是全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两会期间,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代表、委员们的一个个议案、提案、建议、意见,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现在两会结束了,但两会的使命并没有结束,民众还有不少期盼。  相似文献   

15.
程青 《瞭望》1998,(12)
连任四届人大代表程青撰文7岁的上海社科院院长张仲礼在今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上又一次当选为代表。张老先生已4届连任代表,这在全国人大代表中也是比较罕见的。在过去的3届15年中,他共提出30项议案,其中有6项第一号议案。这些议案以经济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4)
各主要网站的跟帖显示,6月3日至9日,有关“改革”的话题对网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连续多日一直位居新华网留言排行榜前列;油价的上涨,也是一周中网民热议的焦点;本刊“公务员民企挂职”的报道, 在网民中反响也不小,跟帖留言十分踊跃。日本人在新疆非法测绘事件,关于“垄断行业收入有多高”的报道,同样是网民关注度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周网谈     
《瞭望》2006,(19)
4在节日气氛中,网民对温家宝总理到首钢与工人一起过“五一”,反响强烈;有关专家关于炸掉南京长江大桥以疏通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议,则引发网民一场激辩,短短一天时间里,仅新浪网就有近万条留言;8旬老人赵景华靠捡破烂抚养6名被弃女婴的报道,也是本周网民热议的话题。同时,房价问题依然是网民中热度不减的焦点,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起了“不买房行动”,深受网民追捧;而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批“超女”,则引来网上“正”、“反”两方网民的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时事聚焦     
《瞭望》2004,(50)
中国(12月4日-12月10日) 明年全国人大将强化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4日消息,明年全国人大将把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作为重点加以强化。强化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增强代表意识,提高他们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履职能力;熟悉履行代表职责的程序,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代表的全局意识,增强代表编写议案、讨论议案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0)
从5月8日到12日,房价问题仍是网上焦点,虽情绪依然激愤,但不少网民们已开始理智地为政府支招;而被建设部批评的城市绿化中“高价建绿”的不良倾向,则备受网民谴责;广东市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引出大批网民责问。此外,电影《无极》拍摄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引来网民一片“骂”声;“卫生部回应医德指责”以及“北京移动话费套餐降价”的新闻,却遭到了不少网民的尖锐质疑。  相似文献   

20.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2)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无疑是本周网民关注和评论的焦点;本刊上期文章《警惕部门得益膨胀》因其切中要害,见解深刻而获得网民广泛认同;而多家媒体对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现象的分析,也引起了网民热议。同时,网民关注的热点还有与朝鲜进行核试验以及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朝鲜悍然实施核试验相关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