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受各方关注的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结果于1月29日揭晓.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74票对45票的绝对优势,出人意料地战胜原执政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并因获得巴立法委132个议席半数以上席位而享有独立组阁权.  相似文献   

2.
余国庆 《当代世界》2008,(11):34-36
2008年8月以来,埃及加大了调解巴以冲突的外交努力,频繁与巴勒斯坦各派别进行接触,引起国际社会关注。2008年10月8日,哈马斯政治局副主任穆萨·马祖克在开罗表示,埃及将邀请巴两大主要派别——哈马斯与法塔赫在近期举行会谈,为巴内部和解对话创造条件。10月1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对外表示,埃及已经向法塔赫和哈马斯提交了一份旨在解决双方政治分歧、实现和解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2006年初巴勒斯坦举行立法委选举,属于非主流派的哈马斯(即伊斯兰抵抗运动)异军突起在大选中赢得了胜利(赢得132个议席中的76席,而法塔赫只获得了43席).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以赢得绝对多数的结果胜出,媒体称之为是“一场震撼政治版图的绿色大海啸”,进而将一个重大的政治板块在巴勒斯坦和中东地区隆起。在长期的巴以冲突中,哈马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也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哈马斯的迅速崛起说明巴勒斯坦社会期待变化,反映出巴勒斯坦人民一定程度上对几年来法塔赫执政的不满。巴以和平遥遥无  相似文献   

5.
哈马斯在选后一系列务实表态,可以看成其转变立场的先声或试图融入国际社会的试探。48%的以色列人表示愿意和一个其领导下的巴新政府对话。而占据主流地位约40年的法塔赫会否就此一蹶不振并最终瓦解,还是会与哈马斯捐弃前嫌、同台执政,从而最终完成巴以和谈、实现建国目标,均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与法塔赫主要由政治活动家和军事指挥官组成的候选人名单相比,哈马斯候选人名单更体现出“专家治国”的现代特色,显示它不仅在走当年巴解组织的老路,而且比后者更好地解决了“坐天下”的难题。不过,在巴勒斯坦这个努力以乞求帮助和同情来维持自尊的国家里,没有平民生存境遇的改善也就没有可持续的和平。就像法塔赫之后还有哈马斯一样,在哈马斯温和的背影后面,一定会涌现出其他的激进组织。  相似文献   

7.
晓凡 《当代世界》2009,(4):23-24
近期,以“法塔赫”和“哈马斯”为首的巴勒斯坦各派别和解步伐加快,奥巴马新政府高调支持巴以“两国方案”并频出新举措,温和阿拉伯国家也为之积极奔走、摇旗呐喊,不免使人觉得和平可期。但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谋求组建“大联合政府”的组阁过程拖沓、曲折,巴以围绕以被俘士兵的换囚谈判一波三折,双方低烈度冲突和恶性攻击屡有发生,又令人感到巴以现状依旧是“山重水复”。在美国主导的中东“大棋局”中,  相似文献   

8.
天下     
《南风窗》2006,(7)
奥尔默特劫狱情非得已距3月28日议会选举仅两周的时候,以色列代总理奥尔默特下令实施“劫狱”行动进而人气大增,但此举却抽掉了支撑巴以默契的为数不多的几根台柱之一,更拆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台,给两人日后关系的处理蒙上一层阴影。可现实地看,奥尔默特出此下策也是被逼无奈:其一,外交牌已经不管用,哈马斯尚未组阁就已遍访邻国;甭说阿拉伯国家,就连欧盟也知道撤除援助是不可能的,否则没了口粮的巴安全部队还不作鸟兽散?哈马斯更会破罐子破摔,煽动反西方民意,就像在杰里科监狱被劫后报复外国人一样,最后吃亏的还是仰人鼻息的法塔赫…  相似文献   

9.
发现谁是输家很容易。发现有没有某个赢家则比较困难。6月里,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发生了严重对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阿巴斯总统解散了哈马斯领导的政府(法塔赫也在其内)。伊斯玛尔.哈尼亚(IsmaelHaniya)总理说,这是非法的,并拒绝承认解散政府。各方都动用了武力打击对  相似文献   

10.
陶彦召 《南风窗》2013,(5):46-47,50
即便哈马斯真的愿意接受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的存在,巴以之间在巴勒斯坦国的基础边界上的认知差异,也将使"两国方案"面临流产的巨大风险。2012年下半年,包括贾巴里在内的强硬派在哈马斯内部的选举中获得了更大权力,哈马斯武装人员也恢复了对以色列的袭击行动。以色列随后便"清除"了贾巴里,并发起了"防务之柱"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1.
哈马斯执政面临的严峻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马斯赢得大选后,便紧锣密鼓地筹组新政府.从一开始哈马斯就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希望建立一个能代表不同阶层、各个派别利益的、尽可能广泛的民族联合政府.为此哈马斯领导人分别会晤了巴勒斯坦境内一些主要政治派别,包括法塔赫、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民阵)、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等组织,邀请他们参加哈马斯主导的新一届自治政府.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轮回中,巴以和平进程又一次面临关键时期,又一次面临曙光,巴以两国领导人又一次坐到了同一张谈判桌前。然而,在谈判双方之外,总是有一个坚韧而又尖利的声音,提示着它也有“在场”和“表决”的权利。这个声音来自大名鼎鼎的“哈马斯”(即“伊斯兰抵抗运动”)。现在流行“身体写  相似文献   

13.
在对拉夫桑贾尼的所有改革想象中,实现伊美关系的正常化才是最值得期待的想象。将于6月17日举行的伊朗第九届总统选举有两个特点:因为处于内外交困的敏感时期而被普遍认为是自伊斯兰革命以来最重要的选举之一;因为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的参选而使选举的结果变得没有什么悬念,胜利者似乎非他莫属。  相似文献   

14.
进入3月、4月,巴以局势经历了剧烈起伏。3月22日,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遭到以色列定点清除;4月14日,布什会见访美的以色列总理沙龙,首肯其单边计划,将其作为路线图计划的一部分;4月17日,沙龙再次指挥定点清除刚刚接任哈马斯加沙地带负责人的兰提斯,4月18日,沙龙在每周内阁例会上说,以将在撤离加沙地带前完成隔离墙建设。4次重大事件在不到一个月内发生,充分说明巴以局势所特有的变幻莫测性,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巴以紧张局势加上伊拉克乱局,显示中东局势的紧张链条正面临断裂,也猛烈揪扯着全球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15.
阿拉法特之后巴解和法塔赫垄断和控制巴最高权力机构的格局迟早将被打破,巴勒斯坦政治上将日益多元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4日,俄罗斯举行第六届总统大选。3月6日,根据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最终的统计结果,现任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获得63.6%的选票,顺利当选。在参选的五位候选人当中,普京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12月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之后的抗议活动及“体制外反对派”的活动虽然给大选造成某种不确定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世界》2014,(1):79-79
11月24日至12月1日,应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和以色列政府邀请,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率中共友好代表团访问上述两国。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世界》2015,(9):79-80
<正>(7月21日至8月20日)7月21日,布隆迪举行总统选举。布隆迪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共有八名候选人提交了竞选总统的申请,但包括主要反对党布隆迪希望独立联盟领导人鲁瓦萨在内的四名候选人表示不会参加竞选,理由是目前没有有利于举行公平、可信、包容的选举环境。7月24日,布隆迪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执政党保卫民主力量候选人、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以69.41%的得票率赢得总统选举,反对党布隆迪希望独立联盟领导人阿加顿·鲁瓦萨获得18.99%的选票。反对党反对恩库伦齐扎参选,选举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06,(2)
沙龙既倒,功过凭谁说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冲突造就了中东老一代政治强人。从1999年起,约旦、巴林、摩洛哥、叙利亚、阿联酋、巴勒斯坦、沙特的老国王或老总统相继去世,给新生代腾出了空间。与其相比,沙龙可以庆幸自己重写的和平图谱能够不经世袭而永续传承。虽有来自伊朗和哈马斯的诅咒,鞠躬尽瘁的沙龙仍通过单边行动赢得了空前赞誉,被以色列媒体称为“本ˇ古里安之后第一人”。而他背负的两大罪名——1982年入侵黎巴嫩驱逐阿拉法特,并纵容黎长枪党屠戮巴难民营,以及2000年突访东耶路撒冷清真寺,诱发巴激进组织“阿克萨起义”,也在历史长河中先…  相似文献   

20.
陶彦召 《南风窗》2014,(16):77-79
<正>削弱哈马斯、搅局巴内部和解的战略目标已然实现,以色列政府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停火。而在哈马斯断然拒绝之后,以色列就开始丧失这场战争的主导权。在进入7月份之前,没有多少以色列人会想到,在这个炙热的夏天,他们要再次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爆发激战。距离上一场战争才过了19个月。2012年11月,以色列实施"云柱"军事行动,8天内攻击了上千个加沙地带目标,包括哈马斯等武装组织的火箭弹发射设施、武器储备库、军事指挥所以及用于走私的地道。以色列则挨了约1400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