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同时提倡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致富,反对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义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国家、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是义利统一的前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义利统一的保障,"三个有利于"是义利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义制利是义利统一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深化的条件下,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处理义、利关系?邓小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义利观为指导,倡导"四个统一",超越了传统的"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局限,实现了义与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辨证统一,形成了新型的科学合理的义利观,为当前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孟子义利之辩的释义在学界有不同的声音,儒学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孟子义利观的理解。在综合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孟子的义利观,有助于真正理解孟子义利观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绍娜  高成华 《传承》2013,(11):148-149
关于孟子义利之辩的释义在学界有不同的声音,儒学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孟子义利观的理解。在综合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孟子的义利观,有助于真正理解孟子义利观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5.
曾德盛 《桂海论丛》2001,17(2):12-13
正确的义利观 ,对于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基础上 ,邓小平的义利观把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和道德原则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对如何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职场是"求达"的地方义利关系是人人都回答的问题义是约束条件,利是目标函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职场和学校的一大不同在于,学校是"求真"的地方,而职场是"求达"的地方。什么是"达"呢?"达"就是效率、效益或利益,也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简言之,就是求利,为组织求利,为个人求利。所以"义利关系"问题是所有身在职场的人都要回答的问题,根据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或她是不是一个真的君子。关于义利关系的争论在中国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了,有人主张"重义轻利",有人主张"义利并举",也有人主张"利字当先"。  相似文献   

7.
尽管传统诸子的“义利观”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从其具体内涵考察,“义利合一”是其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的主导价值。“义利”之辩证关系要求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必须确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义利合一”。  相似文献   

8.
重建新型义利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应该予以扬弃,而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滋生的“见利忘义”的功利论则应受到抨击,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去建构义利统一、义利双行的新型义利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儒家关于义利之辨的话题已探讨了多年,在不同的时代,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人们的义利观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本着对儒家传统义利思想批判和继承的态度,结合当今的具体国情,本文试分析市场经济下义利的新关系及正确对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传统义利观的主导性价值选择是重义轻利,由于忽略或否弃了利(效率),就最终使义(效率)的实现成为空想。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实现传统义利观由纯道德领域向道德——经济领域的现代转换,把义利关系问题具体地确立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使之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邓小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效率公平观是对传统义利观的扬弃。  相似文献   

11.
“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良 《湖湘论坛》2004,17(6):83-8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加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其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导向 ,即社会主义义利观。对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科学内涵我们有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论述 ,但是第一次用鲜明的语言 ,明确而系统地概括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是在十四届六中全会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要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逐步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以后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  相似文献   

12.
周以侠 《理论月刊》2005,2(5):19-21
邓小平是创新思维的典范。邓小平不唯书,不唯上,在坚持实事求是中创新思维;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中创新思维;紧紧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在对立统一中创新思维;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在吸收借鉴中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义利观是孔子“义以为质”功利观在战国时期的继承和阐扬。盂子以心性之说奠定仁义的形而上基础,从谴责霸道、宣扬王道入手,树起了仁政理想的旗帜。孟子对天下逐于利的现实持有激烈的批判态度,对在利益面前人性的沦丧表示义愤,但是,他并没有把义与利断为两截,民本主义的立场使他没有由此走向极端。与其说他是从社会批判转向道德形而上建构的,不如说他是从道德形而上中找到批判现实的利器。  相似文献   

14.
一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孕育和产生一定的道德观念,一定的道德观念,也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道德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道德。邓小平社会主义道德观主要内容:良好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保障,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邓小平社会主义道德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焦存朝 《青年论坛》2001,3(4):11-12
邓小平一向重视党风的改善问题.邓小平关于改善党风的思想主要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论,实干实效论、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论、民主作风论、艰苦奋斗论、遵纪守法论、加强学习论、监督制约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与制度建设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激励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有机结合.他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重在鼓励,重点在奖;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物质利益,只讲精神鼓励,不讲物质奖励,那就是唯心论;精神鼓励也不能放弃,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方针,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为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家,邓小平不仅十分重视监督问题,而且围绕监督的作用、类型及其实现途径作了重点阐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监督思想体系。在邓小平的监督思想体系中,党的监督是关键,群众监督是基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庞玉娴 《前沿》2008,1(2):77-79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继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8号文件和16号文件。这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综合索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义利问题是中华传统价值观中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义利之辩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之久,各家各派在义利问题上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形成了不同的义利观。其中重义轻利的观点是正统儒家在义利选择问题上所持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对这一传统义利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弘扬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摒弃消极颓废的思想观念,进而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董仲舒以及宋明理学家二程 (程颐、程颢 )和朱熹。其内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20.
王玉 《传承》2010,(18):16-17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经济建设,还应加强文化等软实力层面的建设。邓小平同志一直以来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华民族精神在邓小平思想中有着具体的体现。结合中华民族精神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思想,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