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市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结构的自然变动和主动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内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必要。武汉市应合理确立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优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培植新兴产业;以技术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积极优化投资结构,以投资增量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之适应全球产业调整的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这个产业的主要特征是重视将现代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改变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抓住了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和实质,也调整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使其从单一的个人消费需求导向,转向既服务个人消费、又服务生产领域的新思路。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于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产城融合发展注重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提升,强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推进江苏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抓手。建议:一是规划先行,引领产业升级与产城融合。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壮大;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二是加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3,(4):56-57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产业频繁转移的同时,也发生着结构性变化,新兴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的驱动力,而新兴市场国家在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在全球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已经遭遇到诸多瓶颈。中国政府在"十一五"时期就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在明确主导产业和政策重点的基础上,受托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产业升级课题组重点对六个新兴产业领域做了深入探析,并在本报告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产业升级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与环境、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经验启示以及相关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5.
依赖于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优惠政策的倾斜,中国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制于资源的供给状况、环境的承受能力和政策走向,其结果是企业生产成本急速上升。实现产业与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FDI技术外溢与自主创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以及普遍性市场规则与协调机制的关系,并通过产业价值链延伸和整合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创新,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省委、省政府已经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目标的“一号工程”,这将对提升我省的实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实施“一号工程”提出如建议。一 市场手段是挖掘资源潜力、发挥资源优势的根本,但决不能忽视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政府制定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时,需注意三个结合: 1、培育新兴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这在我省尤其重要。发展新兴产业,可利用后发优势追赶前者。我省传统产业有比较雄厚的基础,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能在较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增长为重点,调整需求结构;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以开发人力资源、推进技术创新为重点.调整技术结构。 一、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8.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引导和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滨海新区作为带动我国区域发展的"第三经济增长极",承担着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神圣使命,必须以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快慢与其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是否正确,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郧阳地区在总结三十多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提出了“兴田足食,兴山富民,兴工富县”为主体产业的“三兴”经济发展战略,这对目前还相当贫困的山区经济发展,无疑会发生深远的影响。一、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状况同步相关原则,确定山区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必须与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每向前发展一步,必将出现新兴产业,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革。反过来,产业结构的变革又必将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来说,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力度。产业调整升级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心是解决现有产业的资产重组和关联产业的协调问题。二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中心是解决新兴产业或先导产业的发展和现有产业技术结构升级问题。三是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中心是解决  相似文献   

11.
到1998年,武汉产业结构在GDP的占比由1978年的第一、二、三次分别为 11.7%、63.3%、25%调整为 7.9%、44.7%、47.4%,呈现“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态势,不仅如此,而且三次产业结构内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然而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所谓“过剩经济”和消费需求的高级化过程,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在新时期、新环境下,武汉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和优化升级必将关系到武汉经济跨世纪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曦 《前沿》2012,(24)
中国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各地动漫产业发展模式趋向同质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盲目跟风、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立足国情,提出以卡通形象为支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传统产业的盈利反哺动漫产业全面发展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实现动漫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共赢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而产业转型升级是助推经济发展的主要助力。目前传统产业仍占整个工业的近九成,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新能源、生物产业、新信息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因其技术的先进性往往属于节能环保行业,而传统产业受现有技术的限制面临着淘汰落后、化解过剩、环保升级等诸多困难,尤其是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污染企业排污标准逐渐从严,环保核查愈加落实到位,传统产业的企业生产所承担的环保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升级换代,是当今的世界潮流,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我们吴江市着力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的发展。素有“丝绸之府”之称的吴江,丝绸产品在  相似文献   

15.
冯林平  王树荣 《前进》2000,(4):16-17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各部门、各个组织之间不协调、不适应 ,产业经营粗放、水平低下 ,确实是我省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发展山西经济 ,提升山西产业组织与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刻不容缓。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理清和实践的重大课题。联系国内外产业结构变革的经验 ,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现状 ,笔者认为 ,依托人力资本开发与利用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如不能产生必要的结构性变化就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结构理论的这一…  相似文献   

16.
<正>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贵港市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推动存量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努力实现"主导产业成集群、传统产业大升级、新兴产业有突破、现代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近一个月的党校学习、外出考察、上海与大连的产业比较,对大连市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了一点思考,归纳起来就是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做强做大做优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大致有四项:一是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二是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三是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四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点,积极采用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具体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之,要通过调整,使我们的产业、产品、技术、企业、就业结构,以及地区和城乡经济结构等,朝…  相似文献   

19.
<正> 风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西湖区,如何在2002年力争在医药生物、电子等领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规模优势,跨入杭州市先进行列;在机械、船舶等传统产业广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使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同时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呢?我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结合”。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北京观察》2015,(2):32-3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委员们就京津冀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