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许涛 《瞭望》2006,(25)
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第六次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在它的诞生地上海举行。此次峰会总结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年来的经验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今后长期发展战略与近期目标,由此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进入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通过密切的协作、配合解决共同的安全威胁,曾经并一直是“上海五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国家合作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新安全观的指导下,通过各国间的对话、协商, 解决了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边境地区军事互信、预防危险军事行动、裁减边境军事力量等传统安全问题,不仅给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中亚各国及进入改革开放关键期的中国带来了和平、发展的重要机会,也为“上海进程”的继续奠定了重要的政治互信和国际法基础。  相似文献   

2.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晤9月23日在北京顺利举行。在为期一天的会晤中,中、俄、哈、吉、塔、乌6国总理就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建设和深化经贸合作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3.
各国议会联盟第96届大会于9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122个国家的议会代表团和18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总人数达1400多人,其中,有60多个国家的议长或副议长为团长的代表团,女议员达100多人,超过了各国女议员的平均数。 议会间对话的重要场所 各国议会联盟原名“促进国际仲裁各国议会会议”,于1889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大会,有三大洲  相似文献   

4.
这次为期5天日程紧凑的中亚之行,是"今年中国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8月14日至18日,胡锦涛主席将对我国邻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第7次峰会,赴俄罗斯观摩"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并对另一重要邻国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24)
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国”成员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成员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15日,六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六国决定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还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相似文献   

6.
6月14日至15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6次元首会晤,正式决定吸收乌兹别克斯坦为新成员,并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改为“上海合作组织”,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8月17日在俄罗斯车里稚雅斯克州切巴尔库尔合成训练场落下帷幕。这次演习,"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此次中期选举之后,美国国会的外交政策理念将在一段时间内进入一种相对保守、无为、消极的状态美国民主党众议员11月16日一致选举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为下一届国会众议院议长。这样,佩洛西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众议院女议长,取代现任议长、共和党人哈斯泰特。根据美国宪法,众议院议长排在副总统之后,是美国的第三号人物。民主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获全胜,使得2006年国会中期选举成为1994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美国中期选举。由于伊拉克问题的独特影响,2006年中期选举成为一次外交决定内政的选举。美国外交的内部制衡美国政体是个三权分立的结构,国会是美国最高的立法机构,美国所有的大政方针皆出于此,国会权力布局的任何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到美国各项政策的变化,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决定着美国国会权力布局的国会选举。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2,(25)
·事件· 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第二次会晤7日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举行,会议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三个文件。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1,(39)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9月14日在阿拉木图举行首次会晤,会晤后就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发表了声明。 各国议会联盟第106届大会9月14日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闭幕。与会代表呼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遵守双方业已达成的协议,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巴以冲突。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五国”元首第6次会晤6月14日在上海举行,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上海五国”过去五年的蓬勃发展,正式决定吸收乌兹别克斯坦为新成员,并作出重大战略性决策: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改为“上海合作组织”。次日,“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隆重举行首次元首会议,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了“成立宣言”和打击三种“恶势力”的《上海公约》。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盛会。它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二次会晤,于6月7日在俄罗斯名城圣彼得堡成功举行。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领导人在美丽的涅瓦河畔总结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的工作,讨论了当前复杂多变的地区形势和国际形势,规划了该组织下一步的建设与任务,确定了该组织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圣彼得堡峰会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为上海合作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提高了这个新型区域性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上海合作组织5周年峰会已经结束,与会各国媒体对"上海精神"的赞扬之声仍不绝于耳;胡主席在"亚非峰会"上进一步地阐述了中国"和谐世界"的国际秩序构想,又在亚洲国家之中引起共鸣。可能有人会问,我们的和谐理念得到周边国家的认可已经足够,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得到西方国家认可?原因很简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3,(18):28-28
揭露美国“棱镜”案的主角斯诺登提出避难申请的法、德、芬、荷、挪、波、奥、意、爱、西、瑞士、冰岛等12个西方欧洲国家,无一愿意受理。欧洲国家,向来以“人权卫士”自居,法、德等国每年都要接收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避难者”。斯诺登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美国监控盟国和其他国家,为维护法治、民主和各国公民的隐私权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表示,斯诺登的揭露显示,已有西方国家在使用专制统治,他为维护世界舆论的知情权助了一臂之力。德国绿党负责人特里廷表示,如果西方国家不能保护斯诺登,这是西方“民主”的“耻辱”。这类表态足以证明,他们认可斯诺登对维护法制、民主、公民隐私权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非洲随笔     
5月13日-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率领的全国人大代表团对非洲进行友好访问。此行正式访问的国家有:卢旺达、加纳、多哥、马达加斯加;顺访的国家有:乌干达、科特迪瓦、毛里求斯;途经的国家和地区有:英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南非和香港。这是许嘉璐对非洲的第二次访问。1999年,他曾率全国人大代表团对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次率团再访非洲,所到之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最高规格的接待。被访问国家议长、副议长出面接见代表团,有的议长还邀请代表团列席旁听了他们的议会。加纳议长在代表团离开的前一天连夜从外地赶回来,于第二天上午正式接见代表团。多哥议长身着民族  相似文献   

16.
东京专电在日本国会众院议长官邸宽敞的会客厅内,即将起程访华的樱内义雄议长会见了记者,就进一步加强日中两国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关系阐明了他的看法。年过八旬的樱内议长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会见时,他首先对记者说:“在日中两国迎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中国在邓小平阁下倡导之下,进一步加速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今年3月,中国召开了第八届  相似文献   

17.
季明 《瞭望》2006,(24)
上海正在为成功举办一次上合组织“标志性的盛会”而努力初夏的上海。外滩、人民广场、陆家嘴等城市中心地区纷纷树起印有中、俄文的上海合作组织会标,一面面“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峰会”的小旗悬挂在全市主要道路两侧,提醒着人们即将到来的国际盛会。时隔五年之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2005年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发起建立的第一个地区合作组织,在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个月后,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接受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为观察员国,即准成员国。印度如果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必将在安全、政治以及经贸等各方面对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后的第二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韩国、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并出席了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2008年8月28日,中亚高山之国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迎来了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以及4个观察员国和阿富汗的国家领导人。峰会就进一步密切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地区形势交换了意见。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7年来,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使本地区的政治生  相似文献   

20.
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中期选举与美国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11月3日举行了中期选举,选举刚刚结束,国会就接连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众院司法委员会5日宣布将缩小对克林顿绯闻事件的调查范围;二是众院议长、共和党领导人金里奇6日宣布不仅将不再谋求连任议长,而且将于明年初辞去刚刚重新当选的议员职务。这表明,中期选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