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培训是核心环节,员工培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得到提升,以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工作任务。员工培训能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促进企业与员工、  相似文献   

2.
资本能够增值价值、增值财富,这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企业对员工承担所应负的责任,能够极大地增值企业财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员工责任的这种资本效用缘自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所产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因此,企业不仅不应视员工责任为负担而逃避,相反,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员工责任。  相似文献   

3.
经营一个企业需要领导者或管理者么?答案是肯定的,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管理能力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公司的老板们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使他的员工们适应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如果管理者领导有方,那么员工们将会极大地增加对工作的热情,即使员工们从未喜爱过这项工作:这里有一个有关激励员工的经典案例,欧内斯特·沙克尔顿(英国南极探险家,1874—1922)的  相似文献   

4.
知名企业在激活人本资源、创新发展上各出新招。思科:每个员工的成功就是企业的成功;海尔:人才是企业经营的“第一品牌”;春兰:资本组合是创建高科技企业载体的关键;宝洁:能力与责任感是构成企业知识资源的基本动力;科用:创新精神是企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力量;微软:增强“危机感”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这些招数可供企业管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5.
略谈国企员工的危机感与凝聚力邓英樱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职工危机感加重。探究其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被推向市场后,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优胜劣汰的原则决定了企业再也不可能象计划经济时期平稳度日,遇到...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从各个方面极大地震撼了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清廷"天朝上国"的理念开始崩塌。国门洞开的耻辱强烈地刺激着统治阶层与知识精英,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是萌生。林则徐、魏源等救亡先驱的开眼向洋之举开启了投石问路、承先启后、探索启蒙的民族自救运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企业员工因岗位和环境的变化,思想理念的碰撞在所难免。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约束、激励作用,统一员工思想,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才能顺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首先,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企业的兼并重组引发部分员工思想波动而产生失落感,如不及时疏导,重组工作可能受到抵制,导致延缓或无法进行。对此,除了对员工进行法律、政策和企业制度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建立和完善了以聘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推动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实行干部聘任制后,冲破了长期以来干部靠任命的传统管理模式,打破了“终身制”,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是,由于旧意识、旧观念仍有一定的市场,在社会如何对待降、免职干部以及本人如何看待被降、免职的问题上,仍存在一定误区。笔者从事企业人事管理工作,曾对近年来本企业干部降、免职情况做过一些调查。从干部被降、免职后的表现情况看,多数干部精神上虽然有些痛…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代出生的员工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行为倾向。"80后"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公众和学术界给他们打上了"缺乏责任感"、"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叛逆"等印记。本文通过3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80后"员工与"80前"员工在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确存在代际差异,但是结果却与常识大相径庭:"80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显著高于"80前"员工;"80后"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显著低于"80前"员工,其中人际偏离维度也显著低于"80前"员工。研究结果有助于打破管理者对"80后"员工的刻板印象,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员工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取向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阐述了股份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并就如何做好股份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以来,池州市连年完成发行任务,虽然市、县、区每年都受到省委统战部的表彰,但在各地统战干部中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懈怠、厌战、骄傲等浮躁情绪。为了统一思想,增强全市统战系统上下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去年9月全省统战刊物发行会刚一结束,池州市就及时召开了2002年池州市统战宣传和刊物发行工作会议,全市各县、区统战部长及九华山、市委统战部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李海燕 《前进》2009,(3):47-48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对于凝聚人心,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主人翁责任感,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曾说过:“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是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经过一系列改革,大多数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要长足发展,尚存不足。仔细分析,其原因除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外,重要的是未建立企业与员工同步发展的机制。不少国企有企业发展目标,但注重员工发展不够;企业效益增长与员工利益未整体挂钩;管理者有积极性,但员工缺乏积极性,难以实现企业与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因此,重视每一位员工,给他们合理定位,挖掘他们潜能,不仅是经营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推进服务社会化,机关事业单位投资创办了一批物业管理企业,他们在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吸收富裕分流人员、为机关提供各种后勤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先天不足,急需采取相应的对策。一、问题(一)普遍缺乏危机感和市场竞争机制从目前物业管理队伍的整体看,从业人员普遍缺乏一种危机感和好学上进的精神,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导致市场意识薄弱,伸手要饭吃,竞争能力低。比如:某机关办公楼物业管理企业招标资格预审中, 12家物业企业投标有 7家为机关事业单位创办的物业管理企业, 2家为民营性质, 3家为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06,(9):48-49
云南怒江电网有限公司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经过五年的磨砺,怒江电网有限公司沉淀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在党的领导下,用心工作、光明无限。直观意义是指只要每一位员工,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一丝不苟、尽心尽责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给用户带来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深层次涵义是指每一位员工只要用心工作。自己才会有发展前途,公司才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延伸扩展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才会有无限美好的未来。把个人前途、企业命运、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强烈的主人翁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大连宏孚企业集团坚持从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建设、党建工作和人力资源建设的实践,始终把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企业经营规膜和经济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为大连市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企业生存困难,导致企业裁员、降薪;技工荒、民工荒的到来,给企业招聘员工增加了难度;核心员工大量流失,影响了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影响企业产能的提升;"80后""90后”追求个性独立,缺乏责任心,又要实现自我,不听话,不顺从,给沉闷的工作氛围和传统管理者带来新的挑战,更有甚者,有的员工不选择跳槽而选择跳楼,给一些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22)
<正>近日,德胜街道总工会分别召开地区企业、社区、楼宇及小微企业2014-2015年度"三优"评比表彰大会。共有570名企业经理、企业工会主席、优秀企业员工和优秀工会干部获得表彰。北京雄志律师事务所主任熊烈锁在本次表彰大会上荣获"2014-2015年度德胜街道基层工会优秀工会主席"荣誉称号。熊烈锁表示,雄志律师事务所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优秀工会主席"的荣誉称号对我个人以及我所全体员工都是很大的鼓励。我们会认真工作、继往开来,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为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之力。企业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其实质是以人为本。实践证明,企业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相似文献   

20.
80后与90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已成为多数企业员工的主流,而很多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仍滞留在对70后员工或70年代以前员工的管理阶段,当个性与自我的员工在上班时突然非常感性地提出离职时,有的公司HR经理与部门经理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化解离职申请的危机。致使公司员工队伍稳定性成为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心中的痛。特别是一些新生代的骨干员工离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