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 8月普京被任命为总理,今年初成为代总统,3月26日又正式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普京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强力总统,他精力充沛,办事干练,给俄罗斯人带来了希望。俄罗斯新政府的对外政策走向基本明朗,其基本外交战略并没有大的改变,继承了叶利钦时代全方位的、以恢复和确立俄罗斯大国地位为核心内容的对外政策,在首先关注西方的同时,也关注着东方,力求在国际政治中发挥重要影响,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相对于叶利钦时代而言,普京的对外政策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开始显露出明显的普京色彩。 对于普京的…  相似文献   

2.
中东是俄罗斯复兴大国地位的重要支点。俄罗斯立国18年来,其中东政策经历了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三个时期,呈现出叶利钦时期的先忽视、后重返,普京时期的强力介入和梅德韦杰夫时期的保持积极进取但力有不逮的曲线。尽管梅德韦杰夫政府继承了普京的外交路线,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在中东难有大的作为,将更多扮演中东事务的参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从4月26日开始,俄罗斯总统普京先后访问了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是四十多年来苏联和俄罗斯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中东地区。分析人士指出,普京此行表面是要与埃、以、巴领导人讨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但实际上其真正目的在于为俄罗斯重新找回苏联时代在中东的巨大影响铺路。  相似文献   

4.
200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已正式启动,共有7人正式登记参加将于3月14日举行的俄罗斯新一届总统选举,其中现任总统普京的优势最为明显,其他候选人参选目的各异,但普京获胜几无悬念。 普京最担心的是投票率。自担任俄总统以来,他结束了叶利钦时代的混乱状态,保证了总统和国家政令的  相似文献   

5.
普京是一个不平凡的领导人,“普京时代”对俄罗斯的长远发展必定产生深远影响。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后,普京自愿出任总理来与梅德韦杰夫搭班,也正是考虑俄罗斯要稳定发展,确保普京路线的延续性。但是大选后的俄罗斯也还有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 本届带领俄罗斯走向新世纪的政府。一如20世纪初所建立的政府,恐怕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政府。普京等新一届俄罗斯领导人基本上是在苏联剧变后才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与原来共产党政权没有多大关系。在思想倾向上,他们属西方派,认同和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富裕,当人们问普京关于俄罗斯的国家属性是欧洲、欧亚,还是一个亚洲国家时,普京明确说,俄罗斯不单是一个欧洲国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5月7 日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职。 他把目标锁定在强国富民。 前总统叶利钦在普京的就职仪式上发表了意味深长的简短讲话。他说:“我祝愿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能出色地履行艰巨的总统职责,也祝愿全体俄罗斯人民生活幸福、蒸蒸日上”。“我们需要建设一个新俄罗斯。胸怀民主价值观念的年轻一代国务活动家、政治家正在为此而努力。他们可能会容易一些。他们比我们更少地受过去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会更勇敢地挑战陈旧的教条并战胜它们”。叶利钦的讲话表达了他对选择普京作为接班人没有后悔并对普京担任代…  相似文献   

8.
普京是近年来俄罗斯政坛上最受群众支持的政治家之一。 叶利钦曾当着普京的面说,他作出辞职的决定是“因为人民信任你”。普京之所以能如此赢得民心,其根本原因是俄罗斯人民从普京身上看到了重振俄罗斯强国地位的希望。 普京对俄罗斯的现状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他是把准了俄罗斯当前的主要脉搏,从而从心理上和感情上靠近了他。在俄罗斯的民众看来,普京心中的俄罗斯就是他们看到的真实的俄罗斯是有前途的俄罗斯,而不是掩饰的俄罗斯。 普京不仅从历史角度指出了俄罗斯产生现存危机的根源和受害的严重性,而且还指出了俄罗斯…  相似文献   

9.
黄泳 《瞭望》1992,(Z1)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2月1日在戴维营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 这是苏联解体后美俄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美国舆论认为,对叶利钦来说,同布什会谈的重要性不亚于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因为叶利钦需要通过会晤向美国阐述其经济改革方案和前不久提出的核裁军计划,争取美国的政治合作和经济援助,并确立俄罗斯作为苏联利益继承国与美国打交道的特殊地位。就  相似文献   

10.
正值夏季休假的俄罗斯,其政坛又惊雷滚滚。叶利钦总统于吕月9日宣布解除担任总理不到3个月的斯捷帕申的职务,任命联邦安全局长和安全会议秘书普京取而代之,同时指定普京竞选总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在去年3月以来的18个月内,叶利钦总统4次更换政府总理,这在世界大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表面看来,这是不严肃的轻率之举。实际则不然,这是叶利钦总统根据俄罗斯的具体局势,经过精心准备而采取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扭转目前不利于叶利钦总统的下届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形势,确保叶利钦政权的连续性,以便在叶利钦不再担任总统后俄罗斯能继续…  相似文献   

11.
刘江 《学理论》2009,(23):41-42
自1991年俄罗斯联邦成立以来,俄罗斯军事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战略环境,经过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以及现在梅普组合执政三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根据俄罗斯2009年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不久俄罗斯将出台新的军事战略,回顾以往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历程,可以预见新军事战略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2.
姜毅 《瞭望》2000,(46)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底对法 国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访 问,同时参加了欧盟一俄罗斯首脑会晤。这是普京入主克宫以来对法国的首次访问。从欧盟首脑会晤和普京与希拉克的双边会谈的结果来看,普京不虚此行,取得了成果。 普京此次巴黎之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举行俄罗斯与欧盟例行的最高级会晤。对此,俄罗斯领导人行前的一番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接受法国和俄罗斯媒体联合采访时,普京表示,俄罗斯欢迎建立没有霸权主义的“大欧洲”的思想,俄罗斯不排除将来加入欧盟的可能性。 俄罗斯参加欧洲一体化建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冷战末期,苏联…  相似文献   

13.
公开叫板普京?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女儿塔季扬娜的博客,近日成为俄罗斯的一大热点话题。"爸爸之所以选择普京作为接班人,是因为普京连想都没想,就承诺一定保证叶利钦及其家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12月29日早上,叶利钦向总统办公室主任沃洛申谈到了自己的辞职决定,他建议让尤马佶夫参与制定一个方案。开始起草一份新的总统新年讲话。12月31日上午9时30分,叶利钦将总统拥有的那本宪法(这是总统权力的象征)交给了普京,并将核手提也移交给了他。中午,叶利钦在离开自己的办公室时将绘有龙的心爱的笔送给了普京。走上台阶,前总统环顾了一下周围,语重心长地说“照看好俄罗斯。”随后在安全局负责人的陪伴下离开了克里姆林宫。他的辞职立即生效。在他的讲话发表几分钟后,他就向普京移交了总统的管理权力。俄罗斯电视台播…  相似文献   

15.
普京担任俄罗斯新总统后,俄 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会 朝什么方向发展,一直受到世人关注。 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在叶利钦总统任职期间就经历了不断调整的过程。8年来关系时有起伏,最引人注目的是首尾的两次。 第一次是1992年夏,叶利钦总统在度过了俄与西方关系的短暂“蜜月期”之后,提出俄准备奉行既面向西方也面向东方的双头鹰政策。此前,俄曾提出准备加入北约;成为西方的盟友。这一表示被视为具有标志意义。 改行“双头鹰”政策,表明俄决定同西方拉开一定距离;准备使它对欧美和对亚太的政策达到一定的平衡。但是,俄朝…  相似文献   

16.
去年岁末,叶利钦最后离开克里姆林宫办公室时,将一支绘有龙的笔送给了普京,并对他说:“照看好俄罗斯”。 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至今,经历了15年的折腾,使俄罗斯这只“熊”的伤势越来越重。正如普京在其撰写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所说的,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时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或三流国家的危险。”因此,“照看好俄罗斯”,不仅是叶利钦的临别赠言,更是千千万万俄罗斯人民的期盼。鉴于普京主政以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车臣战争上,加之总统选举临近,他为了争取各方选民,需要深藏不露,谨言慎行,…  相似文献   

17.
苏联灭亡的一条根本原因是苏联自 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时起就存在三大矛盾并且日益发展,而苏共领导一直未能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叶利钦分三步当上了俄罗斯总统,利用苏联社会的三大矛盾,先后逼死了苏共,搞垮了苏联。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为数不多的苏联解体协议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白俄罗斯前总理凯比奇日前出版回忆录《权力的诱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凯维奇为什么把解体苏联的会晤时间选择在1991年12月  相似文献   

19.
许新 《瞭望》2000,(13)
俄罗斯从前苏联继承的是一个 畸形的经济结构。经济转轨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经济结构的变化呈二元方向。代总统兼总理普京提出,俄罗斯经济改革已经完成了第一个过渡阶段,下一步的任务是“向结构改革过渡”。政府将通过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依据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考虑现有结构和优势部门的原则,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促使经济快速增长。继承原苏联的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军事化前苏联领导人没有意识到战后时代的变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国民经济军事化格局长期存在。苏联对军费的实际数额一直讳莫如深,198…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总统普京同美、英、法、 德、意、日、加7国领导人一 起于7月21日至23日在日本冲绳举行了8国首脑会议。刚刚就任总统时间不长便有幸参加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首脑会议,普京又一次得到展示政治才华的机会,给峰会带来了一股新风,受到前所未有的尊敬和重视,可谓“不虚此行”。 对普京来说,此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再次为俄罗斯确立和巩固了大国地位,赢得在世界最强国论坛中永久性的席位。从 1996年叶利钦开创“7+1首脑会议”迄今已是俄罗斯第5次参加8国首脑会议了,但从来没有像普京这样受到如此青睐。普京就任总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