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新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    1.各国舆论界,从美国《商业周刊》、英国《金融时报》、德国《时代》周刊、法国《费加罗报》到日本《经济新闻》等,都在竞相发表文章,讨论这一问题。我国《人民日报》去年以来也用几个“国际周刊”专栏讨论它,各国的主要通讯社更是连篇累牍地报道有关新经济的消息和资料,我国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参考消息》从1999年7月以来,已经转译汇集这类文章刊出了几个系列报道,可见其声势之大。    2.世界已经认可新经济。去年3月在里斯本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上,欧洲确认了新经济,认为它“最具有…  相似文献   

2.
《时代》周刊公布了2011年度医学突破评选结果。 1.“克隆干细胞” 科学家们报告,他们利用“体细胞核转移”(SCNT),即当年克隆出“多利羊”的技术,在人体细胞上进行了同样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0,(1)
1999年末,本刊编辑部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纪委和部分国家部、委、行、署以及国务院办事机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有关人士,以得票多少为据,共同评选出1999年中国十大新闻。这十大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  相似文献   

4.
刘江 《瞭望》1999,(23)
近几个月来,美国的一些媒体和政客把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案”炒作得沸沸扬扬。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炮制,以众议员考克斯为首的一个众院特别委员会终于在最近抛出了一份冗长的调查报告。报告在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高调下,对中国极尽造谣诬陷之能事,再次掀起了一股反华逆流。考克斯报告长达800多页,看上去颇为吓人。可是,人们只需稍加测览,便不难发现,报告中大量充斥着“可能”。“大概”、“或许”、“将来或许会”、“委员会判断”等模棱两可的词语,特别是在关键之处总是闪烁其辞,提不出任何事实依据。可见,考克斯报告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52)
<正> 本刊记者报道2010年12月21日,由《环球》杂志联合巴西《圣保罗页报》、巴西《环球》报、印度《喧嚣》杂志、埃及《十月》杂志、俄罗斯《俄罗斯报》、俄罗斯《地球回声》杂志、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墨西哥《MXNOTICIAS》杂志等八家新兴国家媒体举行的第二届"新兴声音:十大环球新闻"评选结果,在以"大转折时代的国际争端与协作"为主题的环球国际(2010冬季)论坛上发布。  相似文献   

6.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美国《时代》周刊将这定义为中国的“历史性转折”年。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09,(4):4-4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其中在对细胞重新编程“定制”细胞系方面的进展名列第一位。《科学》杂志说,这些细胞系以及“定制”它们的有关方法,为科研人员理解甚至未来治愈一些医学上的顽疾提供了工具,比如帕金森氏症、Ⅰ型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5,(5)
家家过新年人人味不同编者按:眨眼就是春节。新闻传媒忙得不亦乐乎。忙着回顾过去,忙着展望未来。这家评选“十大新闻”,报告去年“宏观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今年经济继续看好;那家评说去年出现“四高”:收入增幅高,存款增长高,物价上涨高,消费水平高,劝告大家...  相似文献   

9.
达洲 《瞭望》1990,(52)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又是两位美国医学教授,这足以证明美国医学科学的发达。美国不仅科技发达,而且也是一个新闻层出不穷的国家。有些新闻,在国人看来,大有“海外奇谈”之嫌。由“借体生育”而引起官司一场,就是一例。 美《时代》周刊最近报道了这样一件“西洋镜”式的事件。加州有一对青年夫妻卡尔弗特先生和太太,由于妻子作了子宫切除术而无法生育,但小俩口“爱子心切”,无论如何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经一番筹划,丈夫卡尔弗特先生与一位名叫安娜·约翰逊的女护士商定,“借子宫”代怀六甲,酬金是一万美元。俗话说,“钱可通神”。安娜小姐看在这一万美元的面上,心甘情愿地“代人受过”,十月怀胎,受尽痛苦与不便,于今年9月顺利产下一男孩,取名迈  相似文献   

10.
《疏导》1999,(2)
’98中国企业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最近在北京揭晓。这是中国企业十大新闻评选工作的第四届,主办单位特别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及新闻界、经济界的专家、学者60余人组成评委会,在社会各界推荐的基础上对470余条候选新闻进行严格认真的筛选。经审议,最终评出1998年度...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3,(48)
由中国武汉卷烟厂和《瞭望》周刊社联合举办的“中美”杯全国新闻摄影大奖赛,在全国专业摄影记者及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完满结束,评选亦已揭晓。值此谨向获奖者致以诚挚的祝贺,向支持本  相似文献   

12.
近期以来,美国的一些动向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有考克斯报告、克林顿在联大的讲话、加速研制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略导弹防御系统(TMD)、增加国防预算、发动科索沃战争、提出废除《反导条约》、否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面对这些,世人不禁要问:美国究竟想干什么?打破全球战略平衡1999年1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威廉科恩宣布,美国将对“弹道导弹防御计划”(BMD)作出重大调整,在国防部今后的6年预算中,为NMD追加66亿美元,使其经费增至105亿美元。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普遍认为此举是…  相似文献   

13.
石宏 《党政论坛》2011,(14):49-49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揣测,中国日前公开一种被称为“重点型号”的新型空空导弹,称它是“夺取制空权的秘密武器”。尽管中国未明说“重点型号”的具体名称,但美国军事观察家“认定”它是由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研制的新一代霹雳-12D远程空空导弹。  相似文献   

14.
马勇田 《党政论坛》2014,(12):26-27
美国《时代》周刊编辑理查德·施坦格尔于上世纪90年代,因曼德拉的自传《漫漫自由路》而与这位传奇人物结下不解之缘。他总结出八条曼德拉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5.
何事惊惶     
施平 《瞭望》1999,(35)
美国的一些政客,对于“中国”两个字,似乎特别敏感。无论什么事,只要一涉及中国,他们的神经便紧张起来,马上想到“威胁”,马上想到敌对。前一段,所谓考克斯报告沸沸扬扬他很闹腾了一气,真好像中国不知从美国盗窃了什么宝贝,要使美国大祸临头一样。闹腾了一阵怎么样呢?美国人都在说,考克斯报告令人难以置信,连他们吵吵嚷嚷说是向中国人送了机密情报的李文和,也至今证据全无。最近,据美国媒体透露,李文和不过因为是华裔,所以成了某种政治需要的牺牲品。可是,美国一些反华的政客并不管这些,只要能够造成中国“妖魔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电脑象一股小小的清泉,带着短促和清脆的嘟嘟声流入美国的办公室、学校和家庭。未来主义者所预言的信息革命时代,终于到来了。” 这是今年一月三日美国《时代》周刊上一篇专题报道的开场白。这家周刊每年都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事件中选择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第一期的封面,并冠以“年度人物”之称。而今年这位“人物”却是“小型电脑”(小型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揭晓了。2009年的年度封面人物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中国人相关的是,除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之外,“中国工人”作为一个群体人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8.
’94十大经济热点 《中国妇女报》1995年1月4日讯,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与《中国市场经济报》根据我国一年来经济运行的统计数据,综合新闻传媒的经济报道,评选出“1994年中国十大经济热点”为:人民币汇率并轨,中国实行结售汇制;通胀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储蓄增量空前,创下中国历史最高纪录;国债火爆,发行规模空前;新税制出台,运行顺利;专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实现分离;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大流动,政府积极疏导;政府对期货交易进行规范;八轮谈判,中国“复关”未果;中国股市起伏较大。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概念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The New Economy)是现在各类媒体使用较频的词汇,实际上起源于经济学家对美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中有别于传统经济特征的现象的重新解释。最早见之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该周刊记者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新经济的胜利》。 什么是“新经济”呢?目前,媒体上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有十种之多,有网络经济、商务经济、高科技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风险经济、创新经济、全球化经济等,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看法是,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狭义的看法是,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以新型企业和新产业为主。其实,最早宣传“新经济”思想的《商业周刊》,在界定这个名词时  相似文献   

20.
凌椿 《瞭望》1986,(24)
第二届全国林业好新闻评选委员会最近宣布评选揭晓,《瞭望》周刊获奖作品有四篇,其中获一等奖的二篇:一九八三年十月号发表的《‘野人’张候拉轶事》和一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