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达国家都普遍重视职业教育立法工作,用法律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探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并分析总结这些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立法的特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立法能从中获得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物质财富的迅速积累,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和道德危机。在美国,人们把20世纪的青年称为“不负责任的一代”或“漠不关心的一代”。在英国,有三分之二的青年人道德观念模糊,分不清对错,不知道该相信谁或把谁作为榜样。法国的青年被人称为“被牺牲的一代”。德国的青年被称为“迂菲士”,即不成器的人,或被称为“一代未知数”等等。发达国家对道德危机的反思,最终演化  相似文献   

3.
关注跨国公司对国家安全的双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只是一只脚迈入了 WTO的门槛,但国人对跨国公司的所作所为并不陌生。人们在享受跨国公司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也还是真切感受到了它们对自己造成的生存压力,只不过多是从经济角度去体味这一点。有关专家指出,在适应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跨国公司对国家安全的双面影响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当全球化的大幕拉开之后,人们会发现,主权国家已不再是全球舞台上唯一举足轻重的角色。跨国公司,特别是一些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正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和空前发展的规模,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的经济风…  相似文献   

4.
邓玮 《党政论坛》2005,(11):30-32
邓玮的“跨国公司的两重性影响”一文指出,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存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成为战略工具,对发展中国家的战略稳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强化了西方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西方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大国的实力,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进一步向美欧发达国家倾斜。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则进一步被弱化与边缘化。  相似文献   

5.
就目前情况而言,跨国公司多 以发达国家为母国,发展中 国家则基本上只是跨国公司的东道国,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政府的外资政策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跨国公司和东道国政府在双方各自目标上的歧异,使双方产生矛盾成为必然之事。跨国公司的基本目标,在于凭借其特有优势从事经营,以求其所得收入的净现值尽可能大,而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旨在引进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方式以便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本国公民收入水平。这一目标的歧异至少在中短期内难以协调一致。然而,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东道国政府…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反腐败立法和执法过程中,一种融合多种措施的综合治理机制逐渐得以形成,并为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所采纳。在这种综合治理机制下,各种措施都受到重视,执法资源也将被合理分配到各种措施中,以保证这些措施能够良性运行并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这种综合治理机制主要表现为:硬法和软法相结合,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积极管理,规制模式多样化。就完善我国反跨国公司贿赂的治理对策而言,治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在立法层面上,完善我国反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制裁;二是在司法层面上,司法机关积极执法,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对反跨国公司贿赂犯罪的斗争;三是在公司层面上,推广跨国公司合规计划,完善企业自我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52)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陈宝森认为:21世纪是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其影响的时代,具体将表现为:有更多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形成超大型跨国公司,加强其国际竞争力,扩大其世界影响。拥有资本、技术、市场优势的美国在对世纪的较长一段时间,其跨国公司仍将向全球输出最多资本,美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引资国;在对世纪的较长一段时间,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仍将占主要地位,为获得技术和市场,欧洲、日本将继续向美国大量投资;随着发展中国家和过渡型国家投资环境的改善,它们占跨国公司投资的比重将上升,拥有最大市场潜力的大国将成…  相似文献   

8.
你最信任哪些国家,最不信任哪些国家?日本《读卖新闻》自1988年起对日本和美国公民每年进行一次调查,今年又在英国、德国和法国进行了同样调查。日本人最相信美国。近七八年来,美国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信任程度始终高居首位。即使美国要求削减对日贸易赤字,甚至以制裁相威胁,也没有降低日本人对美国的依赖感。调查对象包括企业、政府部门的课长以上专职人员等。其次是英国和澳大利亚,中国被排在第8位。美国人1992年感到最值得信任的国家是英国,其次是澳大利亚。今年居首位的则是加拿大,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人对日本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9.
读传记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哪怕是坏蛋的传记也不例外。最近读了当年大汉奸陈公博的传记,就有了一点有趣的发现,那就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铁了心想当汉奸。他不但顾虑重重,还劝汪精卫暂时不要与日本人来往。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他并不赞成,发“艳电”向日本示好更不赞成,但又说服不了汪精卫,因为汪精卫地位比他高,资历比他老。到香港以后,他以侍奉老母为名,隐居起来,闭门不出。他早年丧父,母亲多年守寡,现在尽孝,谁也说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10.
“霸权稳定论”是当代西方政治经济学主流理论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来实现对外政治投资。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专电 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经过“8·19”政治大动荡之后,此间又盛传“今年冬天苏联面临挨饿受冻威胁”,并紧急呼吁西方提供大量人道主义援助。而人们对一年前大肆宣扬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2.
杨翊 《瞭望》1985,(28)
英国的国际声望,虽已今非昔比,只有“伦敦城”仍牢牢保持着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人们还可从中寻觅往日“大英帝国”的痕迹。 被称为“城中之城”的伦敦城是英国大伦敦市三十三个市区中最小的一个,面积仅二点六平方公里,居民六千人。但它却是英国和国际金融垄断资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外资企业中一直存在着许多企业“长亏不倒”和“越亏损越投资”的现象,与正常的商业逻辑不相符合。外资企业明亏损实盈利“谜局”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问题?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外资企业六成亏损是非正常的,逃税避税成为多数外资企业在国内盈利的法宝。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反避税官员认为,有相当部分的跨国公司是为了避税而制造的人为亏损,跨国公司每年避税给中国造成的税收损失在3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国外跨国公司为了赚取最大利润,要求工会既要有“威望”,又不能有“战斗力”。因此,工会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为此工会采取了与跨国公司老板既联合又斗争的对策,使自己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6月2日至3日,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八国集团首脑在法国东南部小城埃维昂举行一年一度的峰会。从1975年法国总统德斯坦和德国总理施密特提议世界发达国家领导人每年一次碰头开始,经济问题就是“富国俱乐部”谈论的主要话题,尽管随后又加入了政治话题,八国集团首脑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民族主义逆流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国际上涌起一股经济民族主义的逆流。美欧等发达国家对一些跨国购并筑起壁垒,发展中国家也放缓经济开放步伐, 由此引起人们对经济全球化前途的忧思。在美国,国会3月份否决阿联酋迪拜港口公司控制美国六城市港口经营权;在欧洲,法国和卢森堡中止了英国米塔勒钢铁公司收购法国的阿塞罗钢铁企业,法国和西班牙政府还阻滞了意大利和德国公司的“恶意”收购;在亚洲,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收购泰国企业,引发泰国政治危机;韩国也出现抗议活动;在拉美,  相似文献   

17.
一、我们生活在竞争的氛围之中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现实的世界毕竟充满着竞争。上世纪初,主宰世界经济的是“大英帝国”;本世纪,美国取代了英国而称雄于世;九十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是美国的一半以上,人均产值超过了美国。急起直追、咄咄逼人的还有德国以及亚洲“四小龙”等。上海可称得上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然而占尽春光的上海货如今已“版图回小”,面临全面的挑战。最近在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0个城市座次排定中,上海虽仍荣登榜首,但多项早先名列第一的社会经济指标开始让位给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随着改革的…  相似文献   

18.
16关于“文明”和“文化”这两术语、概念。有时候,这两者是一致的,通用的。比如饮食文化也是饮食文明。一般来说,“文明”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科学、艺术、哲学,所以是个大圆圈;“文化”则不包括物质世界,所以是个较小的圆圈。不过严格的区分是没有的。比如一个时代的建筑艺术既是文明又是文化。但我坚持用“文明”。锄头、马拉犁、装配线、电能和核能……只能是文明,不是文化。德国历史哲学家兼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句名言:“不是人创造了文化,而是文化创造了人。”(注:K.Jaspers(历史起源和目的),1988年,…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严的”工作可谓捷报频传。 这个地方统一行动,那个地方集中宣判, 这个地方打掉了几个犯罪团伙,那个地方抓捕了一批黑恶罪犯。每一条消息,都令人民群众欢欣鼓舞,让犯罪分子心惊胆颤。 但高兴之余,也不免引起一些思考。如某报的“严打”专栏里,同时发过这样的三条消息。一是某市“三天批捕50案69人”;二是某市“一举摧毁一个作案50余起的特大黑恶势力”;三是某县“几天之内端掉6个团伙”。 行动是迅速的,成果是显著的。但看了这样的“行动”和“成果”之后,也容易使人产生许多有疑问。比如,疑问之一,这5…  相似文献   

20.
乔榛 《学理论》2008,(8):35-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世界金融业发达国家纷纷放弃传统的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变,特别是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主导世界金融业近70年的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的转变基本完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求世界金融业经营体制变革潮流背后的现实与理论原因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深人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却仍然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并且是当今世界上惟一严格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如何理解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