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凡 《各界》2011,(8):80-83
提起所谓荒唐的事,人们自然就会联想起“大跃进”时期涌现的一件又一件新奇的事物,和一个又一个凉人的“奇迹”。这些事物不仅遍布中国的城市乡村,也曾出现在中南海里,只是中南海里的人虽然积极地投入这些新奇的事物,却最终没能创出惊人的“奇迹”来。在中南海里,孩子们对大跃进最直观的认知,就是“除四害”和大炼钢铁。  相似文献   

2.
张钊 《瞭望》2003,(35)
搞艺术的,一提到“青年”,往往会使人联想到“先锋”或者“另类”;提到“处女作”,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毛嫩”或者“稚涩”。然而,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处女作展演”的第一部戏,黄游的《四川好人》却令人欣喜地没有沾染上时下普遍流行的这些“青年病”,它既机智又尖锐;既破陈立新又有板有眼;既是拿来主义的舶来品,又随处可见传统中国的遗风余韵;形式上花样百出,热闹非凡,让人眼花缭乱,内容也难得的扎实深刻,发人深省……用一句酷似广告的话:融合之妙,尽在《四川好人》!  相似文献   

3.
常见这样的镜头:挤车者在车下踮着脚后跟往上喊:“往里挤一挤呀!”但是车上则有人把脸一拉,冲着车下吼:“别挤了!车里全满了!” 这就叫:对同一事物,在同一场合,站的角度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时是认识上的原因:人人头脑中都有一把衡量事物的尺度,这  相似文献   

4.
明代隐士洪应明在《菜根谭》中云:“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眼睛都喜欢看美色,耳朵喜欢听美音,所有这些声色都是属于外来的敌人;每个人都有容易冲动的感情,都有无法满足的欲望,所有这些心理上的邪念都是内在的敌人。然而,不管是“内贼”还是“外贼”,只要身为主人翁的你自己保持灵魂的清醒,所做之事不违背情理法则,心理上的敌人就会变成修养品德的助手。我以为这段言论,对于我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通常的情况下,凡是作恶多端的人,受到应有惩罚后,人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活该!所谓活该者,自作自受也。 在特殊的情况下,并非作恶者,相反,倒是一些想做好事的要人,也会尝到“活该”的滋味。武汉市市长吴官正,活了四十多岁,因为挨了武汉港十五码头服务员一顿骂,才知道,原来“活该”并不只是加于恶人。因为他身为市长,改善与提高各方面的服务质量,责无旁贷,所以挨骂也是活该!  相似文献   

6.
伊方 《瞭望》1985,(51)
这里发表的《说A和B》,是王蒙给国内报刊写的即将发表的一篇杂文。文中所谓的“A”和“B”,在某些人的词典中亦即为“放”和“收”。海内外都有这样一些朋友,他们对中国文坛是在“放”还是在“收”,似乎过份敏感,每每作出“股票行情式的预言或报道”,因为是捕风捉影的,所以也就离实际太远。不知读者诸君读了王蒙这篇杂文后,会感到几分幽默否?  相似文献   

7.
江西崇义县街头,贴着一纸广告,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传教:药功、气功、魔术”。所谓“药功”,据说有“口吐飞沙、烟伤人、烟打人、障眼法、绝秘单方、”等等。教者未署名,学者确有其人。 记不清是不是《太平广记》里,曾记一人,学了“障眼法”,入市行窃,结果被人抓住打了一顿。不料这种荒诞无稽的东西,今天又冒了出来。至于伤人、打人之类的招数。姑不论其真伪,存心就已不善,均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写一篇短文,曾经称赞电影《红高粱》插曲中的几句:“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好一个“见了皇帝不磕头”!但文章寄出,转而一想,这要以喝了“十八里  相似文献   

9.
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极目楚天舒”;但绝看不到自己的脸,“人目短于自见”。于是就借助于镜子。德国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里说,原始人以水为镜,后以磨光的贝壳为镜。我国在安阳出土的铜镜,证明三千年前的商代就以铜为镜了。三百年前由威尼斯木兰诺人制造的第一面玻璃镜,更是“面面俱到”,纤毫毕现。生活中还有另一种镜子,这就是“人镜”。人,可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所谓“红色经典”《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等电影在中国流传甚广,其中许多“经典台词”一度成为流行语、口头禅,但从前苏联解秘档案资料和前苏共平反斯大林执政时期冤假错案的文件看,由斯大林幕后“编导”的《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等所谓“红色经典”电影纯属歪曲历史,虚构事实的谎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民党中常会批准了考纪会作出的撤销国民党两位副主席林洋港、郝柏村党籍的决定,林、郝二人随即发表声明说,这项处分是非法的,他们不接受!不承认!由此而引发了岛内政坛上的一场轩然大波。国民党的大分裂,大改组已成定局,“统独之争”将重新成为下一轮岛内“竞选”激争的焦点。这也是李登辉一再鼓吹的“宪政改革”的必然结果。 李登辉执政七年来,最为自鸣得意的“成就”便是其所谓的“宪政改革”。今年六月,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喋喋不休地自我吹嘘“宪政改革”是“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2.
艰若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一直得到宣传和坚持。但很多奋斗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这些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一经认真地提出采,要准确地回答似乎又很不容易。什么叫“艰苦奋斗”?一些成语词典解释为.“克服艰难困苦,顽强进行斗争。”“不怕限难困苦,进行英勇而顽强的斗争。”这些解释大同小异,均较通俗、易懂、正确。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定义就不够精确了。「艰难困老」的握法最迟较为笼统,恐怕空易被人误解为*饥赛双边」、*贫困交加」!。那么,就会合人认为生活好了、物质丰富了,就不需要限警笛…  相似文献   

13.
李俭 《瞭望》1992,(22)
“大快人心事,质量万里行”!“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以来,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对此许多报刊都已报道评述,自不待言。那么,生产厂家和营销单位态度如何?应该说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态度认真,借此机会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并收到一定成效。但有些厂家、店家的表现可就令人失望了。如若不信,请看以下种种表现: 应付、糊弄,此其一。笔者就听到这样一件事:“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组到达某市,该市一家产品质量比较低劣的企业慌了手脚,管理者动员全厂人  相似文献   

14.
“雪耻”     
“雪耻”宏图杨绛先生尊人杨荫杭(补塘)先生曾主张华人“自设公园”,其事具见1920年6月18日《申报》。“外人榜其公园曰‘华人不许入,狗不许入’,愿我华人一雪此耻也!”补塘先生愤慨之至。“但华人自设公园须竟胜于外国公园,至少亦当与外国最优美之公园相等...  相似文献   

15.
近些日子来,我常常想起那一年,费翔唱《一把火》的那一年。《一把火》是春节唱的。到冬天大兴安岭真的烧了一场大火。这件令人遗憾且痛心的事发生后不久,新闻传媒又发布了远在千里之外首都工作的林业部长引咎辞职的消息,说是这叫“领导担担子”,做哪一级领导,就有那一级该挑的担子。这解释也很有道理。可不是,官大担子就重,官小担子就会轻一点。不管怎么样,一当上官,肩上大小就压着一副担子。既要当官,又不肯挑担子,这等便宜事世界上是不会有的。 “领导担担子”何其好!如果全国大大小小的领导(亦即官员)都能认真地对自己职…  相似文献   

16.
“挂名”     
宏图 《瞭望》1992,(25)
孙愚《美妙的名片》介绍名人名片多种,其中沙叶新先生的名片委实妙趣盎然。如,罗列“头衔”: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按,破“一味恋栈”之陋习。 “剧作家——永久的!”按,情有独钟,追求执著。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某部门召开的增收节支会议上,有位负责同志说:“见到今天的生活,确实使人打心眼里感到幸福,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并提出适当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这个观点一提出,便引起了纷纷议论,有人说:“这领导可真够发霉,什么年头了,还提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看来,忆苦思甜有无必要重提,实有必要思考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说“改”     
如果要给几千个常用的汉字排名次的话,我以为“改”应排在最前头,因为它的功劳最大。没有“改”,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繁荣;没有“改”,人类就走不出茹毛饮血、群居洞穴的境地,甚至直立行走也不可能;没有“改”,作恶的人就会永远作恶,愚昧的人就会永远愚昧,被奴役的人就会永远被奴役,故宫里的皇位就永远属于一个家族;没有“改”,中国就实现不了现代化,也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可以说,没有“改”,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19.
“一问三不知”是说被问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全答不上来。但追根溯源,“三不知”最早可不是什么都不知的意思。《左传·衷公二十七年》里,晋臣中行文子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  相似文献   

20.
东白 《侨园》2022,(Z1):42-45
<正>女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记载了很多柏柏尔人的故事。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小城瓦尔扎扎特,正是摩洛哥土著柏柏尔人最早的家园,这里至今保留着建造于12世纪的“金字塔”村庄。被称作“沙漠之门”的瓦尔扎扎特,也因其原始的风情、充足的阳光和未被污染的环境,倍受一些导演的青睐。这里是《红海行动》《埃及艳后》《木乃伊》《角斗士》《权力的游戏》等上百部热播影视剧的拍摄地,被誉为“北非好莱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