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代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等等。与社会经济、政治剧烈变革同步,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民族精神也发生了由旧向新、由古向今的转换,由传统步入近代。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民族精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变革性与爱国性;科学性与民主性;丰富性与零碎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宗旨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宗旨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高斌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产生和发展也绝非是一种单纯的思想行为,在它的背后,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也就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传统文化精神的支持和某种“...  相似文献   

3.
服饰作为人类的物质文化之一,又渗透着人类精神文化的因素。服饰文化随着自身的日益发展所富含的精神文化成份也越多。服饰能够极为敏锐地反映文化的变迁。当代中国正处于剧变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波及到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今恰是传统处于碰撞、交融的整合的时期。服饰文化同样也处于这样一种态势之中,呈现出各种各样新的服饰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4.
恰如余英时视陈寅恪是广义的“文化遗民”一样,把今日处于价值真空中的这一代年轻人称为“文化孤儿”也应是恰当的。这一代人既没有为传统的文化精神所化,也没有新的理想归属和寄托。他们回去既无归宿,前进又乏目标。这是“文革”和今日商品大潮的冲击带给这一代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境遇。而处于这同一种生存境遇之中,不同的个体却有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崔健、王朔、汪国真便可视作代表了面对同一种生存境遇的三种不  相似文献   

5.
李艳秋 《理论导刊》2007,(11):142-143
华夏汉字文化在数千年的延革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既实用又饱涵艺术特质的符号。它的传承和创新是当代书法、书法艺术家、工作者与学者面临研究、探讨的具有论理意义课题的新学科。书法艺术创作及创新应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以民族艺术欣赏习惯为前题,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文化精神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6.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时代精神 时代,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它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动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时代精神中的“时代”,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的时代性,是一定时代的精神主流和基本价值取向。而时代精神的“精神”,强调的是在一定时代为广大群众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践行的一种文化潮流,是一定时代的主体风貌。  相似文献   

7.
一城市文化是城市众多特殊社会现象的一大方面。一方面,它既与旧文化相对立,在日益频繁的传播交流中吐故纳新,努力与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发展新的文化;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城市发展中消极因素的痕迹。我国第一本單独由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第一次以反映家庭生活、塑造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为特点,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又以大量露骨的淫秽描写在白话小说史上开了恶劣的先例。而这两大方面又都是与明代城市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冯露露 《学理论》2010,(22):151-152
水彩画艺术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绘画艺术形式与中国现代设计相结合,既能增强设计艺术的文化格调,提升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能促使水彩画艺术自身语言体系的发展,扩宽水彩艺术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继承民族精神 弘扬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被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并接受了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优秀品格、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其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相似文献   

10.
靳萱 《民主》2003,(12)
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我们56个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普通百姓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更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农耕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许多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已逐渐萎缩,大量的民族艺术项目和技艺正走向消亡。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工业革命使欧洲文化艺术严重受损的覆辙,调查、抢救、保护、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已迫在眉睫,为此,民进中央于11月17日—18日首次召开民进民族文化保护研讨会。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倾情打造社会主义大文化的急切呼唤声声入耳,深深的文化情怀令人为之动容。保留民族走过的痕迹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但民族文化不能像断线的风筝,随风而逝,这已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李大敏 《理论导刊》2005,(10):90-92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个性解放、个体精神自由和艺术表达自我情感便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一种文人风格和文化思潮。魏晋风度既向人们展示着士人独特的行为风范,也诠释着魏晋艺术的精神渊源。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的漆艺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漆画艺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漆画艺术也在不断变革中,所以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东西,发展各种不同的技术、技法,同时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发扬现代漆画艺术,展现更多的艺术形式。因此,本文针对漆画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且探讨这门传统艺术未来的发展新路径,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漆画艺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漆画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与其他画种相比,漆画更加神秘,而且具备耐久性和材质美。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应用,漆画艺术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也  相似文献   

13.
周园 《民主》2012,(9):35-37
有一种音乐,可以持续一天一夜:有一门艺术,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多种元素:有一种文化.记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它就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千百年来.木卡姆的旋律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它见证了西域古老文明的交融.也逐渐被世界所认知。  相似文献   

14.
信用缺失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缺失已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普遍的信用缺失背后必然有文化因素。中华民族有着讲信用的传统,可传统的信用文化却未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好地转化为契约文化。旧的人伦信用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契约信用又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普遍的失信行为存在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从这个概念出发,组工文化更多的应该是从狭义上来界定的,是侧重于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在组织系统内部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特有的、为全体组工干部所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想作风的总称。它是新形势下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思想的升华,也是组织部门特有的传统教育资源,是一种管理文化,是组织工作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肩负繁重任务,又面临新的挑战,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7.
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我国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期,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仅是打碎旧体制的障碍,而且要革新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艰巨和最重要的,是变革与旧体制相适应的旧的文化价值观念,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内在本质要求相适应并作为其基础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一定的价值观念反映人的一定思想立场(倾向)、信念、信仰和理想,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人的素质的一个根本内容(亦称思想素质)。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旧体制下,一些人推崇“权本位”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新的道德观念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这种新的道德、新的价值观念又会推动经济体制继续进步。在旧体制转向新体制的初期,不管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还是旧的因素占优势,不论向哪个方面迈出新的一步,都会有困难。但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找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思想道德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的道路。因为在任何社会中,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代表的先进分子,其思想道德观念总要比整个民族先进一些,发挥先进分子开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借助于各种现代传播媒介,就有可能在道德建设和观念转变方面迈出步子。…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民族性及其现代化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有敢 《理论导刊》2006,23(7):35-37
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源头。汉语言“文化”二宇便充分蕴涵着环境文化意义。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独特的民族环境文化思维特质、民族环境文化价值观、民族环境制度、习俗以及行为习惯模式和民族环境文化的符号系统等方面。它是一种“天人亲和”文化模式、一种生命文化模式、一种有机精神生态的文化模式、一种不断创生的发展论文化模式。我们应吸取传统环境文化的智慧,寻求传统环境文化精神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创生的载体、途径和手段,建设独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20.
乔成果同志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注意并抓住了贯通于中国诸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和合”精神,并从“协调”切入,对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进行研究和阐释。他曾发表过《协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艺术》、《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