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勤 《瞭望》1994,(14)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我国将实施一项宏伟的扶贫工程——“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七年时间,力争基本解决目前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日前就我国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历史背景、奋斗目标以及实施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向本刊记者发表了谈话。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6,(42)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国务院1994年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  相似文献   

3.
到2000年,我国要消除贫困,不使贫困跨入21世纪。这是我国1993年4月制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主旨。这一计划要求用7年时间解决我国800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大课题。 今年是“国际消除贫困年”,也是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第三年。这组专题报道,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江西的萍乡市、陕西的延安地区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抓扶贫工作的思路和做法,相信对各地的扶贫工作会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解决贫困地区温饱的任务将基本完成,扶贫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如何巩固扶贫成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致富上来。扶贫方式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顺平县和涞源县近年来推行产业化扶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阳信县探索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之路杨凤山,董学清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贫困,依然困扰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国务院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决定:从1994到2000年,国家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弄力量,力争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  相似文献   

6.
<正>从20世纪"八七"扶贫起,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已经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实施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化扶贫和雨露计划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战略。但是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乡村空心化、社会原子化严重,村中缺乏年富力强的项目参与者,开发式扶贫的项目组织难度在加大。从2010年到2014年,减贫幅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6,(22)
在1994年制定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中国政府承诺要用本世纪最后的7年时间,解决农村800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社会各界反响热烈,积极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贫困运动。据最新统计,目前中国贫困人口数字已下降到不足7000万。去年末以来,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这个承诺,到2000年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中国在面临世纪之交的短暂5年中,如何实施更为有效的反贫困战略呢?  相似文献   

9.
小额信贷是指面向穷人的小规模金融服务 ,其出现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它是同国家扶贫战略转变相伴生的金融制度安排非均衡的结果 ,是使被排斥在正规金融安排之外的弱势群体获得信贷的金融创新。区域开发式的扶贫战略强调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来带动脱贫 ,增强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 ,然而 ,这种瞄准地区而不是贫困农户的战略使得处于开发项目辐射以外的农户无法受益。这部分在艰苦环境之中生存下来的农户 ,只要有小额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便可为脱贫创造有利条件。 1994年 ,中国政府“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付诸实施 ,不到三年时间中共中央于 …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两项庄严承诺。一项是1994年提出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项是义务教育的“两基”目标,即到2000年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这两项计划的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将是中国对世界反贫困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意义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国务院公布了有关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其中人才培养政策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阶段中提出的,这一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决策使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在“十五”期间、以至更长一个时期,我们都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扶贫工作。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4,(33)
做好扶贫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几个月以前,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随后,中央和地方召开了一系列扶贫工作会议,采取了包括拨出巨额信贷资金扶持贫困地区经济,设立中国扶贫基金会筹措扶贫基金,选派干部到贫困地区蹲点,实行政府机关定点扶贫等有针对性的重大措施,使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大规模的有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李利 《瞭望》1998,(24)
决战三年消灭绝对贫困李利进入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扶贫工作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纷纷向社会宣告全省告别贫困。随着原有的60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广东省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浙江省随着文成、泰顺、青田...  相似文献   

14.
革命老区新 化位于湖南省中部 娄底市西端,面积 3642平方公里,人 口128.9万,在“八 七”扶贫攻坚前有贫 困人口47.2万,是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1994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在国家财政部、14家省直单位、105家市直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摆脱贫困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0,(51)
2000年11目 30日这一天,距离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还有30天,本刊驻贵州、山西、青海记者,分别走入三个贫困农民的家庭,感受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贫困,和为了摆脱贫困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过两百多位将军的湖北省黄冈市,现在又为中国的扶贫攻坚“贡献”了一条被认为是看似平常却切实可行的经验:“从一抓起”。黄冈市已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230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65万人,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足全市农村人口的1%。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高鸿宾对黄冈“从一抓起”的扶贫开发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务院扶贫办今年专门组织全国老区的扶贫干部到黄冈开办培训班,学习他们在扶贫开发上的一些做法。黄冈市委书记刘友凡说,在脱贫致富的问题上,我们确立了…  相似文献   

17.
扶贫贷款“嫌贫爱富”,这是记者在川、陕10多个市、县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抱怨。 自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发布后,扶贫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由“八七”扶贫攻坚时期主要强调直接到村到户,调整为支持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8.
关于遏制农村贫困人口"反弹"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国农村20年来首次出现贫困人口不减反增的现象.在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遏制返贫已成为农村扶贫攻坚中的新内容、新课题.我们必须科学地分析贫困人口"反弹"提供的新警示及扶贫攻坚阶段返贫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遏制返贫的战略对策与措施,实现稳定脱贫,进而为农村小康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国风 《瞭望》1997,(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赞许。进入90年代,中央在国民经济建设投资方面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1994年公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当前我国农村扶贫战线的形势很好,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了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一些经济实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4,(44)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今年7月16日“扶贫行动”大会上,接受了广州华侨投资企业联谊会环球服务中心捐赠的100万张《环球优惠卡》。 中国扶贫基金会接受《环球优惠卡》作为扶贫的专用卡,是将它作为对捐资扶贫人士的一种回赠。中国扶贫基金会是民间的扶贫机构,主要任务是动员社会的力量参与扶贫。现在,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的关注,特别是今年初,政府公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下决心用本世纪末的最后七年时间,力争基本解决我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回赠《环球优惠卡》,就是以此来回报那些捐资帮助中国扶贫事业的人们。 《环球优惠卡》是无面值的优惠凭证,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通用的优惠卡。目前,在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中有2000多家服务性企业加入了环球服务网络。持有此卡,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