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的逻辑     
美国在10月1日接任联合国安理会10月份轮值主席的当天,便迫不及待地向安理会成员散发了一项有关伊拉克问题新决议案的修正案。修正案在恢复伊主权及联合国作用等方面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想以此换取国际社会为战后伊拉克出钱、出兵。但是,此修正案不仅未能消除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安理会成员的反对,还引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不满。目前,它只得到了英国、西班牙和保加利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开罗专电 10月6日和7日,伊拉克将包括共和国卫队在内的约8万名军队和700辆坦克调往南部地区的巴士拉和阿马拉附近,其中一个师约近2万名的兵力距离伊科边界仅20公里。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 伊拉克在伊科边界集结军队的行动并非偶然。它正是在安理会准备于10月10日专门开会听取联合国负责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委员会主席埃克乌斯关于伊拉克执行安理会决议情况的报告,并就对伊的制裁进行复审的前夕发生的。阿拉伯舆论认为,伊拉克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此举向联合国施加压力,恫吓国际社会,即只要联合国不解除对伊的经济制裁,海湾地区就绝无安全与稳定可言。从而谋求打破与联合国谈判的僵局,争取尽快取消对其实施4年之久的制裁。  相似文献   

3.
6月2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 会议厅,一场特别的会议 正在按照议事规则与原定议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议结束时,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孟加拉国驻联合国代表安瓦尔·乔杜里大使宣布,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代表决定正式推荐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下届联合国最高行政首长的入选,联大将于29日对安理会的推荐结果进行表决。安南的当前任期到今年12月31日结束。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2,(52)
新闻11月8日联合国安理回放会一致通过1441号决议。决议一方面强化了对伊武器核查机制,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11月13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1441号决议,由联合国对伊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8,(52)
从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到现在,美国同伊拉克间的较量就没有停止过,美伊两国的相互叫板,使美伊核查危机成了90年代以来重大的世界性事件。去年10月风波乍起,大国调停打破僵局1997年10月中旬,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向联合国递交报告,指责伊拉...  相似文献   

6.
王波 《瞭望》2002,(47)
在国际舆论和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下,由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率领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先遣组于11月18日到达巴格达。这是四年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首次进入伊拉克。他们为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第二次、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武器核查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后,联合国安理会就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进行了数天的紧急磋商。但由于安理会成员国在有关问题上分歧严重,对伊磋商陷入僵局。安理会的分歧主要反映在:联合国如何对美英在未经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霸权...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安理会7月31日通过一项决议,授权组建多国部队,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措施解决海地危机.由谁来组建这支多国部队呢?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马德林·奥尔布赖特直言不讳地说,应当由美国“准备组织和领导”.这项决议为美国手握联合国的令牌对拉美地区进行军事干涉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  相似文献   

9.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霍尔布鲁克今年1月轮任安理会主席。他别出心裁 ,于20日邀请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赫尔姆斯来同安理会成员国“友好对话” ,为这位极端保守派代表人物提供了一个充分表演的机会。尽管他的偏激观点路人皆知 ,但在联合国神圣讲台上如此露骨表演亦属鲜见 ,立即引起安理会成员国的同声谴责。时隔4天 ,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不得不出面澄清 ,说赫尔姆斯的露骨表白不代表总统和政府的观点。赫尔姆斯首先为美国拖延补交联合国会费辩护 ,说美国并非想“赖账” ,但交纳会费不是“行善” ,而是一种“投资” ,必须有回报。按…  相似文献   

10.
国际要闻     
《瞭望》1994,(48)
伊拉克承认科威特主权 伊拉克11月14日向联合国递交了伊拉克关于承认科威特主权和边界的文件。这些文件包括由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签署的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11月10日的决定和伊国民议会同日发表的声明。决定和声明表示伊将按照安理会的决议承认科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承认联合国伊科边界划分委员会划定的两国之间的国际边界。  相似文献   

11.
在1月3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将前往美国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此前的1月27日,联合国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主席布利克斯将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对伊武器核查报告。英美选择这一时机举行会晤,伊拉克问题显然是两国首脑会谈的重点。此次会晤将对最终确定“倒萨”时间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联合国核查报告提供有力证据最终证明伊拉克确实违反了联合国第1441号决议,而萨达姆仍不主动解除武装,美英攻伊自不必说,但如果核查报告无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布什10月16日正式签署了美国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随着国会的授权,布什政府预计不久就将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对伊新决议草案,与此同时,各国要求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16日开始,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公开辩论,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有关各方在联合国内围绕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展开的争论将随着美国新决议草案的正式提交而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王波 《瞭望》2003,(Z1)
元月27日联合国武器核查 机构的负责人向安理会提交了将决定伊拉克命运的核查报告,完成了安理会1441号决议时间表上的最后一个日程安排。解读核查报告,特别是十分关键的监核会报告可以看到,报告是在强大的压力下出台的。虽然这份报告并没有对伊与联合国的合作及其他关键问题做出结论性的判断,大多数安理会成员都认为核查应当继续,但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将置国际社会的反对于不顾,加快其倒萨行动的外交和军事部署。 此间观察家注意到,虽然这一在强大压力下产生的报告力图平衡有关各方的利益,避免作出结论性  相似文献   

14.
凯风 《瞭望》2003,(Z1)
正当人们纷纷猜测美国究竟会在何时对伊拉克动武之际,布什总统在1月28目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一个时间概念,立即引起观察家们的关注。布什说,国务卿鲍威尔将于2月5日向联合国安理会通报美国掌握的有关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美国早就称手中握有此类情报,但一直未公诸于世。它选择此时和盘端出,自有其考虑。联系到联合国核查小组1月27日提交的报告,和这份报告提出将于2月14日再次向安理会作最新情况通报,以及美国在海湾集结兵力的进展、布什最近民调支持率下降等情况,可以看出美国选择这一时机公布这些情报的玄机。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1,(36)
美国总统布什24日提名空军四星将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理查德·迈尔斯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以接替将于今年9月30日任期届满的谢尔顿。 哥伦比亚警方与美国禁毒署在25日的一次联合行动中缴获了3500万美元现金毒资,这是有史以来没收贩毒集团毒资金额最为庞大的一次。 美英飞机25日轰炸了伊拉克南部瓦西特省的民用和服务设施,造成一名伊拉克平民受伤。 加沙地带南部25日凌晨发生一起激烈武装冲  相似文献   

16.
开罗专电 伊拉克驻联合国常驻代表阿布杜·埃米尔·安巴里7月26日会见联合国特使、负责摧毁伊拉克毁灭性武器特别委员会主席罗莱佛·埃克乌斯后宣布,伊拉克和联合国之间就国际检查小组进入伊农业部大楼检查化学、导弹武器卷宗危机已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由此,联合国检查小组对伊拉克农业部大楼核查风波暂告结束。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安理会于7月12日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国际刑事法院在从7月1日起的一年时间内,不时来自《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缔约国以外国家的联合国维和人员展开调查或提出起诉。紧接着,安理会又一致通过了另外两项决议,分别延长联合国驻波黑特派团和联合国驻普雷维拉卡观察团的任期。这三项决议的通过,为美国与其他安理会成贝国之间围绕国际刑事法院豁免权问题所进行的斗争暂时划上了句号,联合国维和行动这艘航船终于避开了来自美国的威胁,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的征途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8.
海湾危机政治解决说明了什么●怀成波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在日内瓦紧急磋商一致同意俄罗斯提出的一项消除海湾危机计划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召开革命指挥委员会会议,宣布伊拉克同意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翌日...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3,(20)
事件 5月9日,美国、英国、西班牙3国在安理会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联合提交工一份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取消除武器禁运外的联合国对伊拉克所有制裁。 法国、德国、波兰3国领导人9日在波兰的弗罗漠瓦夫举行“魏玛三角”会晤,协调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自10月底以来,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伊拉克突然宣布中止与联合国特委会的一切合作,美伊对抗加剧,美国联合英国,摆出了对伊动武没商量的强硬姿态。联合国安理会接连多日关起门来,进行马拉松式紧急磋商,设法化解危机。在多方努力和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