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卖官”已经成为某些干部腐败的一只“毒瘤”,这不能不引起我打1的重视。上海(支部生活》不久前揭露了一个罕见的“卖官”市委书记,他就是原郑州市委常委、巩义市市委书记杨振海。一次,某铝厂厂长送给杨两万元,要求帮他女婿调到市委机关。杨收受了两万元,当即向市委办公室主任下达指示,把某厂长的女婿安排到了市委机关局工作。巩义市物资局下属的木材公司某经理,闻知布里各委办局负责人要全面调整,—心想过把领导想的某经理怀揣两万元来到杨振海家,迫不及待道出自己想当物资局领导的念头,同时把两万元塞给了杨振海。杨…  相似文献   

2.
县财政分别给每位中小学生540元和320元面值的“教育卡”。学生凭卡自主择校,学校凭卡到县财政领取教学经费。“监利教改”描绘出另一种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吴亮 《瞭望》2007,(24)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教育投入的政府责任进行量化和明确,列出了政府教育投入的“清单”,有利于执行和落实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热点问题也不断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城里孩子的上学择校、农民工孩子的上学、经济困难家庭孩子的学费,山区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安徽省蚌埠团市委在对特困考生的捐助中,将8位考上高校的特困学生和家长请到团市委办公室,每个学生发给2000元助学金,既没有领导的“莅临指导”,也没有媒体的现场报道,整个捐助活动都在“静悄悄”中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哈尔滨,今年夏季不少家长不再为子女“择校”而犯愁。这是因为,一批原来划入“薄弱校”的中小学经注资改造后已今非昔比,教学环境、教育手段、教学质量……直逼俗称的“重点校” 像众多大中城市一样,哈尔滨 以往“薄弱”校多,而“重点” 校少,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得不通过走后门或花高价等手段“择校”,竞相将孩子“塞”入“重点”校,从而导致,家长们不堪重负,“薄弱”校难以为继。自从10年前哈尔滨市转变教育投资方式,对“薄弱”校进行有计划地注资改造后,家长们的注意力开始由“重点”校向教学质量大大增强的“薄弱”…  相似文献   

6.
陈自力 《民主》2013,(7):27-28
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长期存在,这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差距悬殊、“择校”现象长期“高烧不退”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就必须改革现行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7.
2000年5月9日,太湖寺前镇王畈村。不大的操场上,站满了学生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民进安徽省委“春蕾计划”捐资助学及“手拉手”结队帮扶仪式正在有序进行。民进省委会向寺前镇捐赠近8万元,帮助160余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小学学业;民进安庆市委捐赠5000余元;安徽医科大学附小捐助一批书籍文具并与王畈小学结成“手拉手”助学伙伴。孩子们一  相似文献   

8.
试析中小学学生择校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菁 《青年研究》2002,(4):27-31
本文从具体的择校现象出发 ,尝试性地区分了择校的两种不同类型———成就型择校和资源型择校 ,分析了其中的复杂性及隐含的两难问题 ,进而深入实质 ,探究了引起择校的深层原因 ,并以此作为“择校教学”逐渐偏离轨道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先后向非洲派出了近两万医护人员,救治了近两亿患者这天,段传新医生结束了在非洲莱索托诊所一天的工作。回家路上,两个劫匪拦住了他。“起先我想,得跟他们干一架。”段回忆说。“但考虑到身边女同事的安全,我没动手。”  相似文献   

10.
长弓  韩一民 《民主》2004,(11):35-35
中学择校生收费,是一种管理办法,也制定了相关制度,这是很好的,不过,近日读《春城晚报》,知道有择校生转学时,遇到了退费纠纷,于是引出思考。根据报上的内容,我知道这位学生家长在孩子入高中读书时,交了3年共18000元的择校  相似文献   

11.
以救助失学少年为己任的“希望工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支持、热爱。今年4月15日,当“希望工程”的新举动——“百万爱心行动”开始后,立即出现了群起响应的热烈景象,令人感奋不已。截止8月11日,短短116天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收到来信来电37862封(次),申请和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结对的56369个,捐款人民币747万余元。这还不包括全国有救助任务的23个省区的捐助。这样以来,加上今年4月份以前的捐款,暑假后的新学期一开学,至少有15万名贫困地区的失学孩子得以重返课堂。  相似文献   

12.
天津较低的分数线,成为天津高中招收外地考生的招牌。考生家长告诉记者,10万元购买100分的差价,相当于一分1000元。听起来觉得很贵,可是孩子如果在河南参加高考后,要想获得一分的优势,那花的可就远不止1000元。  相似文献   

13.
茹耀 《瞭望》1986,(18)
一个只有四十多人的四川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共出版各类图书三百五十五种,有两百种书画参加了香港“中国书展”,获得了好评;全年创利润八十四万元,平均每个职工创利润两万多元,这在出版部门是罕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这个美术出版社办得这样有生气,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显著成绩,是与社长兼总编王伟的开拓精神和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一谈起美术和出版事业,这位年过半百的美术编辑有点像孩子般的局促和腼腆。王伟告诉我们,他出生在山西省曲沃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常为乡邻们画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某交警大队在交警岗旁放置“爱心捐助箱”。让“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将1元罚金投入箱内,所有罚金全部捐给市特殊教育中心的聋哑儿童。在法律法规尚未健全,人们的自觉意识还未上升到更高境界的今天,罚款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规范显然不可缺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了一份“50城市捐赠排行榜”。榜单显示,2008年和2009年,北京接受捐赠为18451.72万元,高居榜首,成为中国慈善总量最大的城市,深圳排在第二。  相似文献   

16.
世人皆知盗之为害,孰料,它冷不丁也会曝出点“有益”的副效应,你倒信也不信? 安徽省亳州市某副市长家被盗,公安人员勘察现场时,竟在其“自建”的八间大瓦房顶上发现藏匿的提包,内装两万元现款,八千余斤粮票,一桩副市长贪污案由此“露馅”。 山西省晋城矿务局副科长延某,家  相似文献   

17.
严仍昱 《学理论》2009,(29):186-188
素质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新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各地正在实施的按“就近入学”原则而制定的择校政策,实质是一种教育强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中小学生自由选择就读学校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择校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政策理应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为中小学生自由择校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50)
本刊实习生钟雪冰北京报道: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北京中小学的“择校费”高得没谱。有人粗略统计过,若要让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重点”地择下去,按现行价格计算,差不多要花去十多万元或更多。目前,北京一个适龄入学儿童,基本上是按户口所在区域,“就近”到学区内指定小学就学;小学毕业后,除一部分市、区重点初中及私立学校提前招生按考分录取外,大部分学生将由电脑编号后,随机分配到学区内的各个初中就读;而高中、职高则打破了区域限制,依据报考志愿在全市统一招生,按分录取。小学和初中阶段招生模式的“指派性”与“随机性”,为“择校”留…  相似文献   

19.
陈模 《民主》2001,(11)
去年6月,我的孙女6岁了,她的父母希望她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大栅栏附近的香厂路小学,是个区重点校,又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实验学校,我曾担任过北京市陶行知研究会的副事长,和该校校长比较熟,估计和他说一下,孩子上学的问题不大吧!拖了20多天,报名日期截止时间只剩下一天了,还未得到通知入校。我到该校招生处去打听。得到答复说.我们学校对“择校生”收赞助费12000元,给您减免一点,交8000元就可以入学了。我实在孤陋寡闻,“择校收费”在北京市所有中小学都是这么做的。据北京日报记者张靖同志说,现在一些重点中、小学对择校生收费很高,一个学生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元,实在太离谱儿了。这位记者心怀不安之情,对一些重点中、小学进行了明查暗访。一般的重点小学,对择校生收1--2万元,最高达5万元。区重点中学对择校生一般收费8--10万元之间,有的高达12万元,甚至更多。同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20.
今年暑期的北京,一个个“招收高中复读生”的醒目条幅又悬挂在一些公办中学的楼外、墙外,吸引着不少有意让孩子复读一年高三的家长们前往咨询、报名。另一些地区的人士在给记者的来信中也说,那里的少数公办中学,又在以突破国家规定的班额、挤占计划招生的指标、变相扩大择校的人数等方式,大量“吃进”复读生,以至全校复读高三的学生人数超过了正常升入高三的学生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