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戴兴旺等6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几个村的试点表明,“二次法”选举村委会是建立一种权力互相制衡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所谓“二次法”选举村民委员会,即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时,召开二次选民大会选举村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代表、村民会议召集人、推荐村党支部候选人、确定村民委员会人数;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王振耀河北省固安县韩一村村委会选举会场在农村实行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是继农村经济改革以后所进行的重大政治改革。这一制度实行14年来,全国928312个村委会、400万名村委会干部承担着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并办理农村的公共事...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在全国范围内已完 成它的第一步──村民选 举,广大农民群众开始尝试进行自我管理。但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村委会选举之后,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近,安徽省民政厅、社科院组织有关专家与57位乡镇领导举行了有关村民自治的座谈会,与会人员畅所欲言,既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又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村民自治选举失败怎么办 来自乡镇的干部例举了一些村委会选举失败的例子。 在宿松县某村,有陈、汪、张三大姓。两位村委会主任候选人分别姓汪和张。在正式选举时,由于没有陈家的主任候选人,姓陈的家族坚决不参加选举。直…  相似文献   

4.
村霸当除     
桃源  力扬 《瞭望》2008,(46)
农村近些年确实出现了一批能人,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方面,确实作出了一些贡献。一般说来,能人大抵都有点个性,有点脾气,甚至有点霸气。而有霸气的能人如果不提升自身的修养,甚至霸气膨胀,那就危险了。据报载,陕西省韩城市选举市人大代表,有那么一个村的村委会主任强拉选票,甚至带领8名打手,将一位村民殴打致死。此人是否为村里的能人,尚未可考。但做出如此伤  相似文献   

5.
采访札记     
《瞭望》1997,(22)
福建省自1989年开始的村委会直接选举,已历4届,在不断总结经验和试点的基础上,选举办法日臻完善。特别是今年的选举,作了十几项改革,包括:给外出选民邮递选票,候选人资格审查,预选,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取消委托投票、实行一人一票,实行秘密划票,全部差额选举,等等。全省15072个村,已有98%的村做到了类似际口村这样的选举。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建设处处长张孝敢说,福建村委会的选举程序很规范,民主程度很高。此言不虚。已有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  相似文献   

6.
最新动态:—年后,集乐村再选村官,而被罢免的原村委会主任董寿永参加竞选,结果——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99,(29)
选票不是股票江苏吴小俊不久前,浙江省乐清市磐石镇河北村村民柯某,为竞选村民委员会主任之职,在该村村民直接提名村委会候选人时,以金钱为诱饵,指使同村村民高某当众“买”票。高某以每张20元的价格先后两次“买”得空白选票,然后以每张25元的价格“卖”给村某,从中渔利,最终被查获。低价吃进,高价抛出,这种股市中常见的手段,被运用在我国基层组织的选举过程中,实在令人瞠目结舌。拿选票当股票这种事,虽只属个别现象,但它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异常沉重。首先,选民的选择让人痛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来之不易,却被人家仅仅用20…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央两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选举工作的通知》中涉及到的村委会选举失范问题,学界现有研究大都是政策解读式的理论分析,缺乏必要的解释力。所以本文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个案村庄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贿选,非法使用暴力和村民自治权受到上级部门过度干预等不规范现象进行考察,以形成对当前村委会选举所面临困境成因的更具解释力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制度框架下,一方面,由于缺乏村委会选举权利的救济制度,进而导致村民选举权无法得到及时而有效的保障;同时,另一方面,对行政侵权行为处罚不力,又无法真正对其加以控制,这两者无疑是当下乡镇机关频繁侵犯村民选举权的制度性因素,从而阻滞了村民自治实践的发展。因此,健全村民选举权的宪法、诉讼和行政救济体系,就成为控制村委会选举中行政侵权和规范村委会选举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乡镇政权干预村委会选举,是农村政治“内卷化”的明显表现,其背后隐藏了一种利益博弈的发生机理。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矫正乡镇政权干预村委会选举的不良现象,必须增强村民的博弈能力,提高村民反对干预的成功概率,降低乡镇政权干预选举的期待功效。其具体对策是:完善村民选举权利救济制度,培育村民组织化的社会力量,改革村委会选举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郑云生 《求知》2001,(7):28-30
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被称为“三委”。正确处理好“三委”关系,是目前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重要问题。天津农村从前年下半年以来,按照有关规定,先后进行了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从组织上保证了农村的稳定发展。但在一些地方,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尤其是前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晓莉 《理论导刊》2000,(11):47-48
根据我们在陕北、关中几县农村的实地走、访、查、看,我省村务公开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公布形式不规范。村务公开,使村组织的行为成为“阳光行动”,要求从方便村民了解村内事务出发,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农民广而告之。而我省大多数乡村,村务公开的形式千篇一律,公开场所一般设在村部,公开栏在村部的墙上,有的干脆张贴在村办公室。由于村部离村民聚居点较远,很少有人去看公开栏的内容。   二、公布时间不确定。上级要求村务公开要及时,不得超过三个月,但有的村委会半年才公布一次,有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村委会选举作为我国最大的基层民主选举,开创了我国民主选举的先河。继续做好村委会选举的对策:(1)加大普法力度,提高村民民主与法制意识;(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因谋取眼前利益而参选的行为;(3)健全和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保障村委会选举有法可依;(4)加大对选举的监督力度,使选举更加透明化;(5)实行公开演讲制度,避免村民投票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报》1998年11月26日报道:山西河曲县选举村支书实行“两票制”,这就是先由村民投票决定村支书的候选人,再由党员投票决定村支书。套用文中的标题就是“群众一票+党员一票=村  相似文献   

15.
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山东莱西市(县)具有极强的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调研发现,目前面临着村委会选举贿选泛滥富人争权、村两委交叉任职党政职责不清、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村账镇管监督主体模糊、村企合一加剧农村社会矛盾等新的社会焦点问题。应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严格村委会选举操作规程,完善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厘清村两委权责的定位,构建科学高效的长效监督机制,努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6.
从报上看到一则短新闻,说的是江西省全南县南迳镇中切村几位村民要求减负的事。1998年土地延包时,由于村委会房子倒塌,该村的人均田亩数据被毁,镇干部在对人均田亩数据进行调查时,采纳了一些村民的意见,将人均责任田1.47亩四舍五入,全部以1.5亩计算,这样每人每年就要多交1.5元的税金。  相似文献   

17.
蒋萌 《民主》2008,(1):42-42
北京通州一个“大款村民”近日自曝,自己在村主任选举中耗资150多万元贿选,但最终落败。竞选对手同样财大气粗,也靠“巨资拉票”,却如愿当选。对于“以钱换票”,大款声称是为了“权力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两年半年前,沧州市运河区南陈屯乡大和庄村举行了第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在1500多张有效选票中,王维德获得1200多张,成为大和庄村村委会主任。 王维德深知大和庄村发展的瓶颈,是那条长期以来难以打通的本村通往沧州市区的道路——解放西路。村子要发展,就必须打通这条道路。而长期以来无法打通的原因,就是沿路231户村民拆迁难。于是,他找到了市领导,市领导表态:只要你们半年内拆迁完,就给你们记功,而且市里马上就把路修通。有了市里的支持,大和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民主动员后,没要政府一分钱补偿,仅用了28天就拆迁完毕。路很快修通了,大和庄村与市区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仅用8分钟就可以到市政府办公楼。 第二步他们又瞄准了房地产开发。自己没有资金,也没有开发房地产的经验,通过村民投票,决定与沧州建筑业的龙头企业——市城建公司搞房地产联合开发。这一下,大和庄村开始了腾飞:第一批拆迁的村民搬进了红顶白墙的二层别墅,而一栋栋商品房也拔地而起,销售状况出人意料地好;大和庄村集体积累由两年半前的2万元(其中还有1万元是白条)存款,上升到2002年底的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 大和庄村的富裕,村主任王维德功不可没。他并不是真的能点石成金,但作为第一任村民直选的村主任,他在履  相似文献   

19.
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组织,担负着发展本村经济的职能。村委会的产生、成员素质、决策能力、自身建设程度以及与村党组织关系的不同对该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村委会在村经济发展中有五个方面的作用:提供信息、决策组织、统筹协调、收支税费、投资扩大生产。同时,村委会的其它工作,如教育投资、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精神文明建设等,对村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笔者从村委会自身建设、作用发挥、其他工作的开展三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背景下村两委班子“两张皮”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经验材料为基础,分析了村民自治背景下在部分农村出现的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两张皮"现象.认为"两张皮"现象对当前农村的社会稳定、村民自治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也影响到党的农村政策的贯彻;这种现象既与农村家族、宗派因素有关,又与选举制度的缺陷和村干部的素质有关;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加强教育、深化农村改革、完善选举制度和明晰两委班子的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