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新经济”又称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是以网络技术、数码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仞于美国的新经济造就了美国战后延续时间最长(11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这期间,在美国经济火车头的带动下,世界各地区经济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许多人认为这是新自由市场主义的胜利,要求进一步放弃政府对经济特别是“新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管制,发挥市场作用。然而最近随着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暴跌,人们又对曾推崇倍至的“新经济”提出了质疑。因而,认真研究分析“新经济”与政府干预之间关系具…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在争论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一段时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风云突变、跌荡起伏,以其领衔的新经济亦渐趋冷静理性。“新经济能走多远”“纳斯达克是否跌碎新经济”等醒目标题纷纷走上媒体的重要版面,关于新经济的一系列争论也有了以往难觅的现实基础,新经济的前景走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新经济”,最常见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新经济指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在技术进步与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一种新状态:即经济出现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且持续近10年,这为以往的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所无法解释润而被称为“…  相似文献   

3.
管进入新世纪美国经济增长会放慢,但到2001年3月,美国经济增长将持续整整10年。今后的经济扩张还将持续多久?多种信息表明,21世纪初美国经济走势,主要取决于如下四大问题的走向:美国经济运行会不会出现“硬着陆”;股市是否转入熊市;新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出现转折性变化;“新经济”的发展是否夭折。影响未来美国经济的四大问题——美国经济会“软着陆”还是“硬着陆”。不少人认为,油价上涨加上劳工供应紧张等将使美通胀压力增长,如果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进一步提高利率,将导致外资撤出、美元下滑、股市暴跌,加上巨额经常项…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与过去大相径庭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持续五六年的高增长速度,却并未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失业率达24年的最低水平。美林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斯但伯格指出:“美国当前完美的经济环境实在至为罕见。”这一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然而人们无法用传统的经济理论解释美国的繁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任·格林斯潘正式提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如下特点:1.持续但适度增长。80年代,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以1984年增幅为最高,达6.8%;1987年最低为2.7%,二者成2.4与1之比。1991年后则…  相似文献   

5.
美国经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 急速下滑,美联储年初两度 采取非常降息措施,仍未遏制滑势,形势比预期严重,调整期可能延长,但传统意义上的衰退似可避免,消费者信心成为左右美国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多重因素加速经济下滑 当美国政府正为其“新经济”现象沾沾自喜、国际社会开始研究“新经济”如何改变美国商业周期之时,美国经济却从经济史上最长的扩张期的巅峰大幅滑落。 导致此次美国经济从高峰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商业周期所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已近10年,“新经济”现象的凸现,使人们误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周期已经淡化甚至不复…  相似文献   

6.
对于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按照人们比较普遍的看法 ,所谓“新经济”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之上的知识经济 ,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知识为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美国“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正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其在提高生产力、增加就业 ,减少结构失业 ,提高经济增长率以及提高消费者购买力等方面表现出的近乎奇迹般的作用让许多人叹为观止。但是从 2 0 0 0年下半年始 ,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放慢的趋势 ,以致于今年初美联储不得不调低利率以刺激经济 …  相似文献   

7.
陈淮 《瞭望》2001,(39)
在过去两年中,“新经济”的提法以极高的频率出现于各种媒体和诸多专家口中。人们被告知,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旧经济”正在逝去,以信息资源、人力资本、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等为增长动力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直到2000年5月之前,作为“新经济”的代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在造就了无数新富翁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关于财富神话的无尽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听到美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经济”的说法。例如,早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就发表了一组文章,认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和以全球为规模的经济正在美国形成。1998年5月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接受(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广播公司有线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时也说,技术进步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可能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周期,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并使经济持续增长。(参见(参考消息N998年5月6日1版)一、美国的“新经济”美国经济自从在1991年走出战后第9次衰退的谷底以后,可以说一…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步入新阶段股市投资中长期看好中国离世界更近了“新经济”:欧洲离美国有多远东南亚经济复苏隐忧仍存 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民经济在未来10年将以年均7%的幅度增长。本文作者据此认为,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股票市场有可能中长期走“牛”,投资者应抓住机会,精心选择具有挖掘潜力的股票进行长期投资。 最近,有关部门公布的各项经 济统计资料显示:在国家适 时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措施(包括大量发行国债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增加…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家和各国政要提出的。他们主要是针对近十五年全球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提出来的。这些特点主要是:经济、贸易、人才竞争的全球化:信息及通讯技术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推动作用;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愈来愈大。对这种经济现象有着不同的表述:“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网络化经济”等等。更为普遍的表述是“新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作为一个新概念,最早的述著见於1996年12月30日的美国《商业周刊》。尽管人们对此看法不一,但是新经济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也不等同于单纯的“网络经济”或“数位经济”,她以信息化全球化为基础。在网络与创新中产生新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法则和经济体制。今年上半年,与传统经济道琼指数相对应的纳斯达克指数的起伏与调整,只会让更多人认识到,新经济的走向成熟。它不是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而是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自启动 以来,在外汇市场上久跌不 止,引起经济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对此探本追源,称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过于强大和欧洲央行干预不力。比利时学者沃尔热另持一说,将欧元的羸弱归因于欧洲“新经济”比美国落后甚多,并下断语曰:只要欧美之间“新经济”差距不缩小,欧元在外汇市场上就难与美元一争高下。 沃尔热先生为欧元前途号脉,准确与否,有待时间验证,但他说欧美之间“新经济”差距甚大,并非虚言。所谓“新经济”,即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之上的知识经济。美国人身体力行推动“新经济”,已有时日;欧洲…  相似文献   

13.
1997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6%,比上一年高0.6个百分点。这与日本经济增长率走低和欧盟国家表现比较平稳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出现 “新经济”的称谓。此外,通货膨胀率下降,美元强势,美国竞争力增强,表明美国整体经济形势继续好转。 美国的经济整体形势继续好转的原因在于: 第一,大力发展高科技,着力经济结构改造。信息技术的开展和运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一方面,使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向知识技术型转化;另一方面,生产和市场信息的准确和快速搜集,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了库存的增长,降低了由…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概念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The New Economy)是现在各类媒体使用较频的词汇,实际上起源于经济学家对美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中有别于传统经济特征的现象的重新解释。最早见之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该周刊记者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新经济的胜利》。 什么是“新经济”呢?目前,媒体上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有十种之多,有网络经济、商务经济、高科技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风险经济、创新经济、全球化经济等,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看法是,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狭义的看法是,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以新型企业和新产业为主。其实,最早宣传“新经济”思想的《商业周刊》,在界定这个名词时  相似文献   

15.
4月上、中旬,美国经济中有两 件事颇为引人注目。一件是 纽约股市大动荡,另一件是克林顿在白宫召开百人大会,讨论美国“新经济”问题。这两件事同时发生,看似偶然,却又有其内在联系。信息业特别是其中的网络业,是“新经济”的重要标志,这个新兴产业的公司股价如日中天,起到了集中资金、支撑“新经济”的作用。然而网络股定值过高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又导致宏观经济的不平衡,对“新经济”的持久不衰构成威胁,这是一个矛盾。纽约股市的大动荡,是一次人们期待已久的网络股大调整。 这次股市大动荡的导火线之一,是因微软公司反…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担心世界经济发生动 荡,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 时,200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却全面好转。 美国经济出现减速势头,有望实现“软着陆”。1999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飞速增长,按年率达惊人的6.9%。进入2000年,美国经济依然高速增长,第一季度达 5.5%,美联储为抑制过热经济,多次升息,尤其是5月1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半个百分点,是5年多以来升息最高的一次,使这项关键性利率达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 6.5%;;一个多月来,美国官方、民间机构的调查都证实,这个措施开始起作用,它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软着…  相似文献   

17.
一、新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    1.各国舆论界,从美国《商业周刊》、英国《金融时报》、德国《时代》周刊、法国《费加罗报》到日本《经济新闻》等,都在竞相发表文章,讨论这一问题。我国《人民日报》去年以来也用几个“国际周刊”专栏讨论它,各国的主要通讯社更是连篇累牍地报道有关新经济的消息和资料,我国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参考消息》从1999年7月以来,已经转译汇集这类文章刊出了几个系列报道,可见其声势之大。    2.世界已经认可新经济。去年3月在里斯本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上,欧洲确认了新经济,认为它“最具有…  相似文献   

18.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内陆经济对特殊政策、资金支持和先发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增长依赖从而易掉入“梅佐乔诺陷阱”.摆脱陷阱的关键就在于内陆经济区面向新经济,利用移动互联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方位融入新经济时代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刘波  吴静潮 《求知》2008,(5):42-44
发生在去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美金融界,唱“衰”了美围经济,也使原本增长强劲的世界经济蒙上了阴影。著名的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对这次危机深表忧虑.称这是美国信贷史上的“最大泡沫”。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场“巨震”,它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都将其列为2007年国际十大新闻之一,称其为2007年特别引入注目的世界经济大事。2008年1月存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美国次贷危机被列为“第一”焦点。  相似文献   

20.
近期欧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基础稳实。但从长期来看, 欧洲经济仍有隐忧。欧洲想用“联合”和“改革”四个字来因应经济全球化,且确有巨大进展,但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这两件大事上毕竟还尚未最终完成;欧洲的“新经济”虽然也有不小成就,但至今仍未涌成洪流;欧洲依然存在着通货膨胀威胁和财政纪律松弛的可能;欧洲正在摸索建立一种既非美国式的资本主义模式,又非旧欧洲的资本主义模式,其结果如何,还需时日证明。经济增长基础稳实 据经合组织最新发表的一份《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欧盟15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